本书共十章,含电网络分析和电网络综合两大部分。第一至六章主要内容为网络分析,包括:网络元件和网络的基本性质,网络图论与网络方程,网络函数,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线性网络的信号流图分析法。第七至十章主要内容为网络综合,包括:无源网络综合基础,滤波器逼近方法,电抗梯形滤波器综合,有源滤波器综合基础。
本书可作为电类(电工、电子、通信与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学科有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供在该学科领域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或参考书。
图书 |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修订版高等院校信息与电子技术类规划教材)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十章,含电网络分析和电网络综合两大部分。第一至六章主要内容为网络分析,包括:网络元件和网络的基本性质,网络图论与网络方程,网络函数,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线性网络的信号流图分析法。第七至十章主要内容为网络综合,包括:无源网络综合基础,滤波器逼近方法,电抗梯形滤波器综合,有源滤波器综合基础。 本书可作为电类(电工、电子、通信与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学科有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供在该学科领域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网络元件和网络的基本性质 1-1 容许信号偶和基本元件组 1-2 电阻元件 1-3 电容元件 1-4 电感元件 1-5 忆阻元件 1-6 网络的线性和非线性 1-7 网络的时不变性和时变性 1-8 网络元件及网络的无源性和有源性 1-8-1 电阻元件的无源性和有源性 1-8-2 电容元件的无源性和有源性 1-8-3 电感元件的无源性和有源性 1-8-4 忆阻元件的无源性和有源性 1-8-5 无源网络与有源网络 1-9 受控元件 1-9-1 二端受控元件 1-9-2 受控电源 1-9-3 运算放大器 1-10 阻抗变换器和阻抗逆变器 1-10-1 阻抗变换器 1-10-2 阻抗逆变器 1-11 类型转换器 l-12 零器和泛器 习题 第二章 网络图论和网络方程 2-1 网络的图和图论基本术语 2-2 图的矩阵表示 2-2-1 关联矩阵 2-2-2 回路矩阵 2-2-3 割集矩阵 2-2-4 邻接矩阵 2-2-5 矩阵A、Bf、Qf之间的关系 2-3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和支路电压电流关系的矩阵形式 2-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矩阵形式 2-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矩阵形式 2-3-3 一般支路电压电流关系的矩阵表示 2-4 直接分析法 2-4-1 阻抗矩阵法 2-4-2 导纳矩阵法 2-5 节点方程、割集方程和回路方程 2-5-1 节点方程 2-5-2 割集方程 2-5-3 回路方程 2-6 改进的节点方程 2-7 含零泛器电路的节点方程 2-8 混合变量方程 2-9 撕裂法 2-9-1 节点分析 2-9-2 混合分析 习题 第三章 网络函数 3-1 网络函数及其极点和零点 3-2 多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 3-3 不定导纳矩阵 3-3-1 不定导纳矩阵的定义和特性 3-3-2 原始不定导纳矩阵的直接形成 3-3-3 Yi(s)随端部处理的变换 3-3-4 用不定导纳矩阵分析含运算放大器的有源网络 3-4 网络函数的拓扑公式 3-4-1 节点导纳行列式△的拓扑公式 3-4-2 节点导纳行列式的对称代数余子式△ii的拓扑公式 3-4-3 节点导纳行列式的不对称代数余子式△ii的拓扑公式 3-4-4 策动点函数和转移函数的拓扑公式 3-4-5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拓扑公式 习题 第四章 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4-1 状态变量法的基本概念 4-2 网络复杂性的阶数和状态变量的选取 4-3 线性非常态网络的状态方程 4-4 对不含受控源的线性网络建立状态方程的系统公式法 4-5 对含受控源的线性网络建立状态方程的系统公式法 4-6 建立状态方程的多端口公式 4-7 状态方程的时域解 4-7-1 状态方程时域解的形瓦 4-7-2 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方法 习题 第五章 线性网络的信号流图分析法 5-1 信号流图 5-2 信号流图的变换规则 5-2-1 同方向并联支路简化规则 5-2-2 同方向级联支路简化规则 5-2-3 支路移动(节点消去)规则 5-2-4 自环消去规则 5-2-5 倒向规则 5-3 Mason公式 5-4 线性网络的SFG分析 5-5 状态转移图 习题 第六章 灵敏度分析 6-1 网络的灵敏度 6-2 灵敏度恒等式 6-3 增量网络法 6-4 伴随网络法 6-4-1 特勒根定理 6-4-2 伴随网络 6-4-3 用伴随网络法计算灵敏度 6-5 符号网络函数法 习题 第七章 无源网络综合基础 7-1 最小相位函数 7-2 希尔伯特变换 7-3 正实函数和无源性 7-4 电抗函数 7-4-1电抗函数的性质 7-4-2电抗函数的实现 7-5 RC函数 7-5-1 RC函数的性质 7-5-2 RC函数的实现 7-6 双线性转移函数和双二次转移函数 7-6-1 双线性转移函数 7-6-2 双二次转移函数 习题 第八章 滤波器逼近方法 8-1 滤波器的转移函数和特征函数 8-2 滤波器的技术条件 8-3 逼近函数和逼近类型 8-4 巴特沃思逼近 8-5 切比雪夫逼近 8-6 椭圆逼近 8-7 贝塞尔逼近 8-8 频带变换 8-8-1 低通-高通变换 8-8-2 低通-带通变换 8-8-3 低通-带阻变换 习题 第九章 电抗梯形滤波器综合 9-1 电抗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9-2 电抗函数的极点移出和部分极点移出运算 9-2-1 四类电抗函数 9-2-2 极点移出运算 9-2-3 极点的部分移出 9-3 双端接载LC滤波器 9-3-1 转移函数H(s) 9-3-2 反射系数与特征函数 9-3-3 多项式P(s)、E(s)和F(s) 9-4 设计阻抗 9-5 用十种极点移出运算综合电抗梯形滤波器 9-6 网络定标 9-7 双端接载LC滤波器的灵敏度 习题 第十章 有源滤波器综合基础 10-1 有源滤波器 10-2 双二次型有源滤波器 10-2-1 负反馈型单运放双二次节 10-2-2 正反馈型单运放双二次节 10-3 高阶有源滤波器的直接综合法 10-4 高阶有源滤波器的级联实现 10-5 对LC梯形的元件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修订版高等院校信息与电子技术类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吴宁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1084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14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03-03-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16 |
CIP核字 | 2002080487 |
中图分类号 | TM711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1 |
宽 | 18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