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将自然引入城市(景观人居环境自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人居场所、人文精神、文化传统、中西交流、心理感知、小型景观、植物造景、生态系统、景观再生九个篇章,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城市、自然与我们的关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以此为开端,继往开来,今后能在“自然和城市”的课题上取得远胜于我的成果,为自然之和谐、社会之和谐、城市之和谐作出贡献。 目录 1 人居场所 旧居住区的景观重塑 南京民国居住区景观特征分析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安全隐患问题的研究 新更新时期英国居住区的文化景观 寻找后工业时代下的理想人居 2 人文精神 城市广场中的人文关怀 运动的城市:体育休闲景观 人文精神影响下的北京官式牌楼的艺术特征 乡村景观意象下的艺术至境美学研究 3 文化传统 道家思想对庭院景观意境构成的影响 后现代古典主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现代江南地区佛教文化景观研究 竹的隐喻文化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禅意文化在养生会所空间中的体现与研究 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研究 象征艺术与中国皇家园林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延续古城历史文脉 中国传统历法对皇家园林景观设计影响研究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建筑 园林铺装中的石元素 4 中西交流 天国乐园——欧洲皇家园林 城市景观中的新古典主义 哥特式教堂的光影邂逅 人性化和艺术性的融合 英国“如画式”园林的发展对我国乡村景观设计的启示 欧洲斯图加特中央公园群在城市中的角色扮演 丹麦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设计经验之借鉴 消费社会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症候 5 心理感知 景观不仅止于视觉满足 从人的地方感知看城市 我心中的纽卡斯尔:关于河道景观中的情感化设计 纪念性景观探究 地方感知与城市植物景观设计 6 小型景观 城市商业综合体绿色空间 慢商业建筑屋顶花园景观 慢设计理念下的图书馆景观 慢消费时代的当代私家庭院景观文化 现代中庭空间艺术 自然体验式的城市生态公园 7 植物造景 城市公共空间植物色彩组合研究重塑 让自然唤醒城市——植物多样化的艺术性创造 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造景之美 植物景观在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语言 江南古典园林片石山房的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园为例 回归自然的城市植物园景观设计 8 生态系统 特色旅游小镇生态景观艺术设计策略与方法 城市边缘区景观空间 城市雨洪资源景观 互动共生型海涂湿地景观设计 微气候与城市景观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对丹顶鹤栖息地的影响 9 景观再生 城市废弃地——时光记忆的延续 城市景观设计中失落空间的优化利用 矿山废弃地的景观重塑与生态恢复 弃耕地的修复与再生 追寻城市记忆的老街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将自然引入城市(景观人居环境自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丁山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9087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8 |
CIP核字 | 2020208940 |
中图分类号 | TU98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