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论丛”以收编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的论文集为主,重点编入涉及上述课题的论文集,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内容的文集。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为的是展示海内外同行学者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借此以文会友,交流研究心得,促进学术进步,争取早日建立起中国宗教学自己的体系。
本书收录了丁培仁道教学术研究论文若干。
图书 | 求实集--丁培仁道教学术研究论文集/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论丛”以收编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的论文集为主,重点编入涉及上述课题的论文集,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内容的文集。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为的是展示海内外同行学者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借此以文会友,交流研究心得,促进学术进步,争取早日建立起中国宗教学自己的体系。 本书收录了丁培仁道教学术研究论文若干。 目录 自序 道教:一种可能的普世宗教的选择 基督教与道教比较论纲 试析道教的“长生不死”信仰 道教与民俗浅议 ——以斋醮、礼俗为例 北宋儒家士大夫、理学与道教 道书分类法之我见 关于《上清经》 陈抟其人其著作及其《易龙图》等著述的象数体系 ——兼论他对宋代理学象数学的影响 《洞玄灵宝定观经》等经与司马承祯的“坐忘”修炼法 “天人之道远而应近” ——蹇昌辰《黄帝阴符经解》哲学浅析 读书札记三则 贾善翔的《高道传》 《至游子》非明作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非吴筠作 读书札记二则 《天童经》有加句、加加句本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等出自牛道淳弟子 山田俊编《稿本(升玄经)》 ——兼谈《升玄内教经》 明《道藏》有关文昌梓潼帝君文献考述 道与神 道教是多神教吗? 三清、玉皇原起考 太一信仰与张角的中黄太一道 北宋内丹道述略 《灵宝毕法》四题 华阳子施肩吾的丹道思想 北宋的修道科仪和斋醮科仪 北宋天心法 钱镑道教《水府告文》新释 ——兼谈龙简与醮 道教与中国画略论 “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从吴镇画骷髅说起 从黄公望《写山水诀》看道教悟性思维方式 关于早期正一道的几个问题 治、“道罴”教义与正一道首治——阳平治 都江堰神祠与道教 ——兼论道教与中国传统祭祀宗教的关系 近代成都道教活动管窥 ——从《八字功过格》说起 历史上的《峨眉山志》与佛教文化 关于黄巾起义时间的几个问题 黄巾起义与太平道的神学观念 道史小考二则 吴猛 许逊 施肩吾与“钟吕传道” 随想录 人类中心主义 事实与价值 因果性与目的性 形而上学与科学 循环历史论的困境 天命论历史观及其他 社会性、文化性与自由 附录:抱膝斋存稿 丁培仁诗词选 丁培仁新体诗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求实集--丁培仁道教学术研究论文集/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培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59947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5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4 |
宽 | 141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