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
内容
编辑推荐

梁僧祜《弘明集》和唐初道宣《广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两部极为重要的典籍,也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的重要典籍,受到学术界的极大重视,许多论著都不断加以称引。李小荣博士的《<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是他在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所作的工作报告。该报告以《影宋碛砂大藏经》本为底本,参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中华大藏经》本及其他相关版本,将《弘明集》和《广弘明集》这两部典籍结合起来进行了综合研究。

内容推荐

梁代僧佑的《弘明集》与唐初道宣的《广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两部极为重要的典籍,它们为研究汉唐之际的三教关系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者针对二书中共同关注的思想问题进行了探源性研究,主要包括化胡说、夷夏论、因果报应论、形神论、道教《灵宝经》与佛典关系等。此外,还对历来争论不休的《牟子理惑论》、永平求法说之真伪以及《弘明集》的撰成经过,悉做了一些文献学上的考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牟子理惑论》再检讨

 一、研究史的简单回顾及本人的研究思路

 二、从《牟子》的卷数、引文等方面来看今本《理惑论》的真伪

 三、《牟子》原本产生的年代

 四、《牟子》所见之佛教初传时的思想概况

 五、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永平求法说平议

 一、研究史述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相关史料的辨析

 三、永平求法说的成因

 四、余论

第三章 化胡说再检讨

 一、化胡说的由来及《化胡经》的演变

 二、佛教方面的反应

 三、余论

第四章 夷夏论

 一、夷夏问题的由来

 二、中古时期的夷夏之争

 三、李唐时期的夷夏之争

 四、余论

第五章 因果报应论

 一、印度佛教中的业报轮回说及其在中土的流行

 二、《弘明集》、《广弘明集》中的因果报应之争

 三、余论

第六章 形神论

 一、印度佛教中的形神观与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形神论

 二、《弘明集》、《广弘明集》中的形神论争

 三、余论

第七章 道教《灵宝经》与佛经关系举隅

 一、《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

 二、《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三、《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四、《度国王品》、《度身品》

 五、《济苦经》

 六、《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七、《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

 八、《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九、《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第八章 附论:《弘明集》撰集方面的两个问题

 一、《弘明集》的材料来源

 二、《弘明集》撰集的经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又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小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97637
开本 32开
页数 6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2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3
14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