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今针灸治验精华/中医药畅销书选粹 |
内容 | 内容推荐 针灸学术,源远流长,历代针灸治验,散见于浩瀚的医学典籍中。本书作者以时代为序,上自秦汉,下抵当今,撷历代针灸学术之精华,融古今针灸治验于一炉,历时三载,成此佳作。读者有此书在手,便可对古今针灸治验之精华,一览无余。相信本书的问世,定会得到广大针灸爱好者的欢迎。 目录 导论 针灸流派概述 一、考订经脉派 二、考订腧穴派 三、发挥穴法派 四、子午流注派 五、注重灸法派 六、刺络放血派 七、针刺手法派 八、综合治疗派 九、临床各科派 十、汇编整理派 十一、现代新兴流派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 马王堆汉墓医帛 一、十一脉灸经 二、《五十二病方》的外治法 《黄帝内经》 一、经络学说 二、腧穴理论 三、刺灸法 四、治病方法 五、原著选录:十二经脉循行和病候 《难经》 一、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二、对腧穴学的贡献 三、对针刺法的贡献 《黄帝虾蟆经》 一、刺灸避忌时日 二、诸木之火的灸法比较 《伤寒杂病论》 一、六经针灸原则 二、针灸的标本缓急 三、针灸取穴法 四、温灸的禁忌 五、针灸与中药的关系 第二章 晋隋唐时期 王叔和 一、三部脉所主脏腑虚实针刺法 二、三部脉各种脉象针灸法 三、五脏病证的四时针灸法 四、对奇经病候的补充 五、对相表里经脉汇合部位的补充 六、原著选录:杂言三部二十四种脉I 皇甫谧 一、对腧穴学的贡献 二、对针灸治疗学的贡献 三、原著选录:溏泄下利、妇人杂病 葛洪 一、几种急症的针灸法 二、取穴法 三、灸法 四、针法 五、原著选录:腰痛、灸肿令消法 陈延之 一、灸治法则 二、几种疾病的灸治法 三、原著选录:灸治法则 刘涓子 一、痈疽灸法 二、痈疽脓破法 三、痈疽针烙法 巢元方 一、中风灸法 二、防治小儿外感的灸法 三、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灸法 四、妊娠十月诊脉法 五、原著选录:针疮、灸疮 杨上善 一、撰注腧穴 二、原著选录:肺脏和肺经 孙思邈 一、对腧穴学的贡献 二、对刺灸法的贡献 三、针、灸和中药的关系 四、临床经验 五、医案选按 王焘 一、对腧穴学的贡献 二、只用灸法治疗 三、原著选录:灸骨蒸法、灸痔法 《黄帝明堂灸经》 一、灸法基本知识 二、灸穴介绍 三、小儿病证灸治法 四、原著选录 …… 第三章 宋金元时期 第四章 明清时期 第五章 近现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今针灸治验精华/中医药畅销书选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克正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105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8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9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8 |
CIP核字 | 2012155929 |
中图分类号 | R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3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