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经典珍藏版)/国学大书院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部分内容。全收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三字经

《三字经》相传为南宋王应麟所著,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极易成诵。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百家姓

《百家姓》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中有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千字文

《千字文》为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因辑录书法家王羲之笔迹不同字一千个,因而得名。《千字文》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千家诗

《千家诗》在我国古典诗歌选读本中,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受益者多如恒河沙数,和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并称诗苑“双璧”。

目录

三字经

三字经

百家姓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家诗

舂日偶成

舂 日

春 宵

城东早春

春 夜

初春小雨

元 日

上元侍宴

立春偶成

打球图

宫 词

咏华清官

清平调

题邸间壁

绝 句

海 棠

清 明

清 明

社 日

寒 食

江南春

上高侍郎

绝 句

游园不值

客中行

题 屏

漫 兴

庆全庵桃花

玄都观桃花

再游玄都观

滁州西涧

花 影

北 山

湖 上

漫 兴

春 晴

春 暮

落 花

舂暮游小园

莺 梭

暮春即事

蚕妇吟

登 山

晚 春

伤 春

送 春

三月晦日送春

客中初夏

有 约

初夏睡起

三衢道中

即 景

夏 日

晚楼闲坐

山亭夏日

田 家

村居即事

题榴花

村 晚

书湖阴先生壁

乌衣巷

送元二使安西

题北榭碑

题淮南寺

秋 月

七 夕

立 秋

秋 夕

中秋月

江楼有感

西 湖

湖上初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入 直

水 亭

禁 锁

寄王合人竹楼

直中书省

观书有感

泛 舟

冷泉亭

冬 景

枫桥夜泊

寒 夜

霜 月

早 春

雪 梅(其一)

雪 梅(其二)

答钟弱翁

秦淮夜泊

归 雁

早朝大明宫

和贾合人早朝

和贾合人早朝

和贾合人早朝

上元应制

上元应制

侍 宴

答丁元珍

插花吟

寓 意

清 明

清明日对酒

郊行即事

秋 千

曲江对酒(其一)

曲江对酒(其二)

黄鹤楼

旅 怀

答李儋元锡

江 村

夏 日

积雨辋川庄作

新 竹

偶 成

秋 兴(一)

秋 兴(二)

秋 兴(三)

秋 兴(四)

月夜舟中

新 秋

中 秋

九日蓝田会饮

秋 思

与朱山人

闻 笛

冬 景

小 至

送毛伯温

梅 花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干 戈

归 隐

春 晓

送郭司仓

洛阳道

独坐敬亭山

登鹳鹊楼

观永乐公主人蕃

伊州歌

左掖梨花

思君恩

题袁氏别业

夜送赵纵

竹里馆

送朱大入秦

长干曲

咏 史

罢相作

逢侠者

江行无题

答李浣

秋风引

秋夜寄邱员外

秋 日

秋日湖上

宫中题

寻隐者不遇

汾上惊秋

蜀道后期

静夜思

秋浦歌

赠乔侍郎

答武陵太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婕妤怨

题竹林寺

三闾庙

易水送别

别卢秦卿

答 人

幸蜀回至剑门

和晋陵陆承早春游望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春夜别友人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

送友人

送友人人蜀

次北固山下

苏氏别业

春宿左省

题玄武禅师屋壁

终南山

寄左省杜拾遗

登总持阁

登兖州城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崔融

扈从登封途中作

题义公禅屋

醉后赠张九旭

玉台观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江南旅情

宿龙兴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松汀驿

圣果寺

野 望

送别崔著作东征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二)

宿云门寺阁

秋登宣城谢胱北楼

临洞庭

过香积寺

送郑侍御谪闽中

秦州杂诗

禹 庙

望秦川

同王征君洞庭有怀

渡扬子江

幽州夜饮

试读章节

【来历】出自有熊氏。周武王灭商,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其后世子孙就以国名祝为姓。另外,上古时祭祀中主管致辞的官员叫祝,太祝或祝史,世袭为祝的官员后代以官名为姓。

【名人】祝英台:晋代女子,她和梁山伯的爱情传说故事被后人传颂。祝枝山:明代才子,书法家、文学家。祝昌:清代画家。

【来历】周代有虞国人名董父,他为舜帝驯养蛟龙,舜赐他姓董,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春秋时,周朝有大夫辛有,辛有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任太史,董督晋国的典籍史册,他的子孙世袭晋国史官,以官为氏,称董氏。

【名人】董仲舒:西汉哲学家。董宣:汉代名臣,刚直不阿,被称为“强项令。”董源:五代南唐著名画家。董其昌:明代大书法家。

【来历】 出自赢姓。周平王封秦仲第二个儿子康于到夏阳梁山。康于建立了梁国。后来秦穆公灭了梁国,梁国的子孙便按当时的惯例,以国号为姓。

【名人】 梁鸿:东汉著名隐士、诗人。梁令瓒:唐代天文学家。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思成:现代著名建筑学家。

【来历】 尧的后代建立唐国,后来唐被周成王所灭,逃到杜的子孙,以杜为姓,世代相传。另说杜姓子孙是上古黄帝时善于酿酒的杜康的后代。

【名人】杜预:西晋著名军事家。杜如晦:唐初名臣。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圣。杜牧:唐代诗人,他的《阿房宫赋》广为传诵。

【来历】皋陶的后代被封于阮国,在汾水,渭水之间,阮国被周灭了后,阮国的子孙便以国号为姓。

【名人】 阮籍:晋代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逸:宋代音乐家。阮思滦:清代女诗人。

【来历】 出自芈姓。楚王室后代被封在蓝,子孙因地得姓。另说梁惠王时,秦王的儿子向被封于蓝邑,他的后代以地名为姓,称蓝姓。

【名人】蓝采和:唐代人,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蓝玉:明初大将。蓝瑛:明末浙派重要画家。

【来历】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庄公的儿子当了两年国君就被庆父杀害,谥号闵,历史上称他为鲁闵公。子孙便以他的谥号为姓。

【名人】 闽子骞: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闵贞:清代画家。

【来历】 出自籍姓。尧为部落首领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为帝氏的老翁,击壤而歌。尧拜他为师,席师就是席氏的先祖。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籍谈,他的后代在秦末为了避项羽的讳,将籍改为席,从此形成席姓。

【名人】席豫:唐代诗人。席煜:清代画家。席慕容:台湾当代女诗人。

【来历】 出自姬姓。上古陆终的小儿子季边,他的后代以祖先的排行为姓。另有春秋时期,鲁庄公的弟弟季友平定了庆父之乱,其子孙以他的字命姓,称为季姓。  【名人】季布:秦末汉初游侠,以“一诺千斤”闻名。季本:明代经济学家。季生:清代画家。季娴:清代女诗人。

【来历】出自芈姓。先秦时,楚国的公族熊婴离开楚国来到了齐国,封地在麻,改姓麻氏。另外,周代时,楚国有熊姓大夫食采于麻,其后代子孙以封邑名为姓,称麻姓。

【名人】 麻叔谋:隋朝时主持开挖汴河。麻士龙:南宋抗金英雄。麻九畴:金代著名学者、诗人、经学家、数学家、医学家。

【来历】 出自姜姓。黄帝的玄孙中有叫禺彊的,他的后代以“彊”为姓,因古代“彊”与“强”相通,所以后来改为强姓。春秋时期,齐国公族中有个叫公孙彊,彊和强在古代通用,后代以先祖的字为姓。

【名人】 强存仁:明代画家。强行建:清代学者、诗人、书法家、医学家。

【来历】 出自姬姓。周康王封贾地给叔父唐叔虞的儿子公明,公明的号是贾伯,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贾姓。

【名人】 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思勰:北魏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贾岛:唐代“苦吟”诗人。贾仲明:明初戏曲作家。

【来历】 出自高辛氏。帝喾高辛氏的孙子玄元在尧时立了大功,被封为路中侯,后代便以路为姓。黄帝为首领时,封炎帝支子于潞地,其后代子孙以封地为姓,后去掉三点水为路氏。

【名人】路温舒:西汉人,《汉书》有传。路遥:当代著名作家。

【来历】 出自姒姓。周武王封少康的后代于杞国。杞国被灭后,东楼公有部分后代住在娄邑,他们以地名为姓,称娄姓。

【名人】娄师德:唐代武则天时名相。娄枢:明代经学家。娄琼:明代著名学者。

【来历】虞舜的时代有三苗部落,危姓是其三危氏的后代。另外,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他改姓危后,其后人亦称危氏。

【名人】 危逢吉:宋代学者。危素:明初的文史学家。

【来历】 出自赢姓。为大禹助手伯益后代的一支,受封在江汉之间,子孙就以地名为姓。

【名人】 江总:南朝陈文学家。江淹:南朝梁文学家。

【来历】舂秋时晋国的大夫胥童,他的子孙以童为姓。另说,颛顼帝的儿子老童,他很有音乐天分,擅长唱歌,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中的字为姓。

【名人】童钰:清代藏书家。童第周:现代著名科学家。

P54-56

序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是中国古代四种幼儿启蒙读物,俗称:“三、百、千、千”。《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儿童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极易成诵。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难于确定。清代人多认为《三字经》是宋儒王应麟所作,不管《三字经》的作者是谁,都不影响这部书的价值,因为《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近代经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部内容全面的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人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让读者在学习中平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理解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百家姓》中有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镠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相得益彰,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大有裨益的。

《千字文》是我国成书最早、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读物,作者是南朝梁代人周兴嗣。据说,梁武帝为了教儿子识字习书,让人从王羲之书迹中拓取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每字片纸,让颇有才学的周兴嗣编成韵文。周兴嗣煞费心机,一夜之中即编缀完成且全文对仗工整,宛转有致,令人叫绝,而周兴嗣也因劳思过度而“鬓发皆白”。可见作者为编写这篇绝妙千古的韵文,花费了多大的心思!《千字文》构思精巧、宛转有致,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韵语,叙述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做人处世的道理,其知识性与艺术性,确实堪称双绝。

《千字文》问世之后,即广为流传,历代著名书法家如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頫、文徵明等,竞相书写《千字文》,作为习字范本,从而更加提高了它的声名。《千字文》不仅在国内风行,而且远播海外。在日本、朝鲜等国广为流传,影响甚大。

《千家诗》相传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编选的一部诗集。《千家诗》虽名为“千家”,实录124人224首诗作。其中七言绝句94首,七言律诗46首,五言绝句39首,五言律诗45首。此书所录诗作作者范围非常广泛,从帝王将相到和尚、牧童、无名氏,不论门第贵贱、名气大小,但凭作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从内容上看,大都浅近易懂,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千家诗》在我国古典诗歌选读本中,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受益者多如恒河沙数,和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并称诗苑“双璧”。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者

2007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经典珍藏版)/国学大书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王应麟//(南朝梁)周兴嗣
译者 丁军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469690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2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