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知识原理和三篇对话
内容
内容推荐
乔治·贝克莱(1685-1753)是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英国经验论的三个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主观唯心论的肇始者和主要代表。《人类知识原理》(1710年A版,1734年B版)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也是西方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心思想是批判物质的独立存在,证明非物质主义原理,即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物是观念集合”。贝克莱还在该书中讨论了精神的本性和作用,并提出了自己的具有辩证法色彩的“神正论”。
《海拉斯与菲洛奴斯的三篇对话》(1713年A篇,1725年B篇,1734年C篇)通过两人对话的方式,进一步阐释了《人类知识原理》的主要观点。第一篇论证原始性质和次生性质都是心中的观念,第二篇反驳物质存在,第三篇反驳无神论和怀疑论。
新译本根据贝克莱生前在1734年出版的本翻译。合集本由A.A.Luce and T.E.Jessop编入《乔治·贝克莱全集》第二卷,全集于1948-1957年在英国纳尔逊出版公司出版。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使用,译者增加了100多条注释、译名对照表和索引。
作者简介
张桂权,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任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1985年至2001年在四川省社科院哲学所工作,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10月至1995年4月在日本东京大学进修。2001年11月到四川师范大学任教。
出版著作:《玻姆自然哲学研究》(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黑格尔论集》(线装书局2009年版)、《形而上学:经验论、唯理论与康德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出版译著:《自然的概念》(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人类知识原理》(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等。在《黑格尔哲学研究》(日本)、《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发表论文60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研究成果三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人类知识原理
中译本前言
一、贝克莱的生平与著作
二、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
三、有关的中译本
序言
导论
论人类知识的原理
海拉斯与菲洛奴斯的三篇对话
译者前言
序言
第一篇对话
第二篇对话
第三篇对话
附录一 乔治·贝克莱年表
附录二 英汉译名对照
附录三 人名事项术语索引
译后记
导语
本书是作者的主要哲学著作经典之作。他的理论中心是批判物质的独立存在,证明非物质主义原理。即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物是观念的集合”,专门讨论了精神的本性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神正论”主张,具有辩证法的色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知识原理和三篇对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乔治·贝克莱
译者 译者:张桂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36841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22-03-01
首版时间 2022-03-01
印刷时间 202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52
CIP核字 2021169159
中图分类号 B561.27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