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形技术人文--郑晓华学术论文随笔集(上下)/当代书法理论文集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大小论文、随笔一百余篇。上卷是论文集,分五个专题。第一部分“从国际学术视野看书法”,收入论文六篇:分别是《书法:艺术的中国模式》《彼岸:中国书法的人文理想》《书法:艺中之“道”》《中国书法的历史约定》《书法的边界、标准与当代审视》《中国书法的多重标准结构》。这一组论文代表了对书法艺术本体的思考。
第二部分“书法的艺术形态学研究”收入论文七篇,分别是《书法艺术构成分析(一):线条论》《书法艺术构成分析(二):结构论》《书法艺术构成分析(三):墨韵论》《自然变异与融合变异:中国书法的“逻辑”》《原创颠覆背叛建构》《心灵、自然和灵感》《一流艺术的三个指标》。
第三部分“古典书学浅探”收入我本专题研究论文六篇,分别是《试论古典书学理论的基本结构及其特色》《刍议古典书学理论发展的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成就》《孙过庭书学思想理路再寻绎》《第三条道路——张怀瓘书学理论初探》《尚“意”中的差异——北宋四家书学思想抉微》《从“意”到“法”——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学发展理路》等。这一部分是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根脉作一些历史回望。
第四部分“书法的当代审视”收入研究论文五篇,分别是《全球化:危机下的沉思——兼谈书法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理想的重建》《二十世纪中国文人书法的“绝响”》《学院派书法——书法画:土壤、动机、愿景》《像探索科学一样探索艺术》。这一组论文代表了对当下书法艺术发展的思考。 第五部分“书法的历史和文化”。这一专题收入论文五篇,分别是《从平淡到辉煌——中国书法笔法演变考察》《走出历史的误区》《书法与传统文化精神》《大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过去与未来》等。这一部分代表了我对书法史和文化相关问题的思考。
下卷收入作者的书法类其他文章、学术随笔八十余篇。涉及主题比较庞杂,包括书法史、古书论,书法创作、教育、书法批评、鉴赏等。
作者简介
郑晓华,1963年出生于浙江缙云。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1998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在欧阳中石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等。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市文艺人才百人工程”“全国第二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工程暨‘四个一批’人才”。为九届全国青联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8)。
著有:
《大师——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书谱》中华书局,2012
《艺路鸿影——郑晓华书作》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行书临摹与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颜筋柳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中国书法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书法艺术欣赏》台湾五南图书公司,2001
《翰逸神飞——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古典书学浅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艺术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公司,1999
《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10卷)(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个展:“从书法看中国——郑晓华翰墨中华展系列”山西美术馆展(2013.11)、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展(2014.1)、日照白鹭湾枫林美术馆展(2014.8)、哥伦比亚大学展(2014.10)贵州黄果树美术馆展(2014.12)等。
目录
上册
中国书法艺术的定性定位《郑晓华学术论文随笔集》序/金耀基
读了苕溪卷,方识郑晓华——写在《郑晓华学术论文随笔集》出版之际/贺耀敏
自序/郑晓华
第一部分 从国际学术视野看书法
书法:艺术的中国模式
一、百年文化嬗变中的中流砥柱
二、世界艺术的独特样式
三、独特的“生态”形式
四、独特的艺术理念
五、书法——中国人的白日梦
结语
彼岸:中国书法的人文理想
精英政治与书法
书法艺术的三重境
彼岸:书法的艺术升华
结语
书法:艺中之“道”
一、天道、易象、书法
二、从王政工具到艺术审美
三、美的征服和王朝的教育危机
四、形美与意美:书法的表达
五、书法的形式语言工具——笔墨
中国书法的历史约定
历史约定一:书法是汉字单一时空的有序书写
历史约定二:高端书法,都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笔墨形式的高度统一
历史约定三:实用的书法、纯艺术的书法,两者同体共生,不可分离
书法的边界、标准与当代审视
一、书法的边界
二、“当代书法”审视
三、结语:书法文化建构
中国书法的多重标准结构
第二部分 书法的艺术形态学研究
书法艺术构成分析(一):线条论
一、导语:新概念引入——汉字书法形象
二、线条静态分析:书法线条的审美特质
三、运动与变化:书法线条的二维空间形式创作规律考察
四、结语
书法艺术构成分析(二):结构论
一、结构的意义
二、书法结构的规则(1):重心
三、书法结构的规则(2):对称
四、书法结构的规则(3):匀称
……
第三部分 古典书学浅探
第四部分 书法的当代审视
第五部分 书法的历史和文化
下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形技术人文--郑晓华学术论文随笔集(上下)/当代书法理论文集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晓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323631
开本 16开
页数 8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2021-12-01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1432
CIP核字 2021120785
中图分类号 J292.1-53
丛书名
印张 5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4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