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文学刊物《小溪流》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是我国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三家主要儿童文学刊物之一。《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春,由文学巨匠茅盾先生题写刊名。
2015年是《小溪流》创刊35周年,特别推出35周年典藏书系。小溪流杂志社编写《后山坡上的海/小溪流35周年典藏书系》是书系之一。
《小溪流》清新活泼,图文并茂,贴近时代,关注校园,可读性强。扶持了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和少年作家,深受读者、老师和家长的喜爱,影响着两代人的成长,不少人自豪地说:“我们是读《小溪流》长大的!”《小溪流》35周年典藏书系,精选该刊历年精华,汇集众多名家名作,是《小溪流》陪伴两代人走过的路。
儿童文学刊物《小溪流流》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是我国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主要儿童文学刊物之一,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的纯儿童文学刊物。她创刊于1980年春,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全国少儿报刊金奖、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她是广大小读者、语文教师和家长的良师益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小溪流杂志社编写的《后山坡上的海/小溪流35周年典藏书系》收录了《午后》、《守望》、《想念一个会唱歌的女孩》、《偶遇明星》、《云中回声》等。
午后
一个冬日的午后,太阳如歌如梦地洒落在幽深的小巷里,使两边古老陈旧的居民房有了一份憔悴的美丽,如一位施了胭脂的病妇。而站在罗亦刚的位置从阳台上看过去,恰有一注金黄的阳光穿过屋角的一处空隙落在门口晒太阳的一个白发如雪的老太太身上,那头白发在绚丽的阳光的照耀下蓬勃润泽得如一朵泡发的白木耳。在罗亦刚的印象中,顶着一头白发在门口晒太阳是老太太永远的形象,他不记得在别的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见过她。
“今生今世”,望着老太太的白发,罗亦刚想到了这四个字。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燕尾形的纸条展开,这张从数学练习本上撕下来的纸上写着这么一句话:今生今世就喜欢你一个。当初看到这句话时,罗亦刚的心如同被谁猛地拍了一记的皮球,激烈地蹦腾了几下,然后渐渐地平复下来。毕竟这是一张捡来的纸条,今天上午放学时在花坛边捡到的——不是写给他的。平复后罗亦刚就想:这是男生写给女生的,还是女生写给男生的?罗亦刚细细地看了几遍后,认定是女生写给男生的,倒不是从字上分析出来的,字是四平八稳的正楷字,而是凭直觉,罗亦刚觉得这些字四平八稳得有些女里女气。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女生写的呢?什么样的男生又值得她用“今生今世”去喜欢呢?罗亦刚总是想不透,这便使他有了桩淡淡的心事。
吃完午饭罗亦刚就抓紧时间写作业,下午不上课,教室借给某部门晋级考试做考场,各科老师都不甘心将这大好时光拱手让给其他老师,更不会让学生自己独享,比赛似的出了一大堆足够让人马不停蹄做到晚上九点才能完成的习题。罗亦刚解完一道比较棘手的数学题时觉得眼前一亮,抬头_看,竟出太阳了。入冬以来天气一直阴晦沉郁,上午还飘了几丝毛毛雨,下午太阳竟毫无征兆而又令人欣喜地挂在纯净的天空中,罗亦刚禁不住太阳的诱惑来到阳台上,他看见了阳光下那堆蓬勃的白发,就想到了兜里这张“今生今世就喜欢你一个”的纸条。其实这二者之间没有一丁点儿联系,罗亦刚只是觉得那样一位耄耋老人使得“今生今世”有了一份悠远的韵味。
罗亦刚站在阳台上在融融暖暖的冬阳下对着一位白发老人玩味“今生今世”时,恩卓正饥肠辘辘地往回走。恩卓今天上午玩得极开心,他和一个不认识的黑小子弹了一个上午的珠子。恩卓稀里哗啦地玩弄着兜里的玻璃珠子百无聊赖地在巷子里溜达时,一个比煤球稍稍白一点的小子盯着他说:“来不来弹珠子哦?”这正中下怀,恩卓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跟谁玩:“好!”恩卓满嘴答应。他正找不到玩伴,跟他一般大的孩子要么上保育院,要么进学前班了。恩卓是个极自由又极无聊的孩子,今天可好,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他们找到一块空地摆开了战场。
恩卓对自己弹珠子的能力向来是很自信的。主要是练得多,当然多半是自己跟自己弹,今天终于有了对手,所以恩卓的状态特别好。不过那黑小子也是个高手,他们跪爬跌滚了一个上午,恩卓才将黑小子的珠子全部赢过来。黑小子翻了恩卓一眼,用黑黑的手抹了一下流出来的清鼻涕说:“我去弄珠子,下午再来,还在这儿,不见不散。”
恩卓两只大衣兜让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塞得满满的,他不得不用手按着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走,稍一弯腰或走急一点,珠子就会稀里哗啦跳出来。走到一个垃圾筒旁,恩卓眼睛一亮,他看见旁边有一个黑色的双背带女式小包,捡起来一看,干干净净,只是外层开了裂,搭扣也坏了,但里层还是好的,拉上拉链,蛮好的一个包。恩卓将兜里的玻璃珠子全掏出来,装进包里,背好,感觉轻松而又神气。
恩卓轻松而又神气地走了几步后才觉得肚子饿了,刚走进烧饼巷就听见妈妈唤他的声音。
P1-3
小溪流的歌
汤素兰
对于许多作家来说,《小溪流》是我们第一次发表作品的园地,是我们成长起步的地方。许多作家本身也像小溪流一样,从这儿起步以后,不断地向前奔流,不断壮大自己,最终汇入文学的大海。
我自己就是这样。大学生时代,我读了严文井先生的童话名篇《小溪流的歌》,模仿创作了第一篇童话《两条小溪流》,后来,这篇童话发表在1986年第2期的《小溪流》杂志上。没想到我学习写作的第一篇童话就被《小溪流》采用了,我高兴极了。一直到今天,我依然珍藏着这本刊发我的童话处女作的《小溪流》杂志,我将珍藏一辈子。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小溪流》是陪伴他们成长的亲密伙伴。他们在《小溪流》杂志里得到快乐,学习写作,收获智慧。《小溪流》《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是我国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三种主要的儿童文学刊物,提到《小溪流》,许多人都会说:“我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
《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到今天已经创刊35年了。对于一个人来说,35岁已经步入青壮年。但对于一种儿童文学杂志来说,成长的意义却是不同的。35年来,《小溪流》培养了一代代作家和小读者,她是广大小读者、语文教师和家长的良师益友。她还获得了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以及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等殊荣,跻身中国期刊方阵。但她依然像创刊之初那样充满童真童趣,是孩子们了解世界、汲取知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精神乐园。
35年来,有许多作家在《小溪流》上发表过作品。为了庆祝《小溪流》35岁生日,《小溪流》杂志社特别精选曾经在刊物上发表过的许多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奉献给喜爱《小溪流》、喜爱文学阅读的读者朋友。35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和时尚的变化更可谓日新月异,但那些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却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今天的孩子读来,依然能获得阅读的快乐、情感的滋养、成长的勇气。
“小溪流有一首歌,是永远唱不完的歌。”
《小溪流》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2015年5目19日
祝她永远微小读者的知心朋友。
——冰心
清澈透明,斧流不息。
——严文并
汇聚成浩瀚的文学海洋。
——方卫平
小溪流虽小,但她在自己的历史进程中奋斗着露出头角。
——蒋风
祝《小溪流》走向儿童文学的大海,走向亿万少年儿童的心灵世界!
——王泉根
种下一粒文学的种手,收疚一棵幸福的大树。
——张之路
《小溪流》属于儿童和少年,儿童和少年属于未来,因此我说湘江边的《小溪流》注定是属于新世纪的、属于未来的,这是命运的选择。
——高共波
我读《小溪流》,忘了冬去春又秋;我读《小溪流》,思想知识双丰收。
——陈伯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