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存在诗学论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存在诗学论集》收录了作者三十年来以“存在诗学”为主题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二十二篇,包括《论追问艺术本质的方式之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崛起的文化历史探源》《荒诞: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大风格》《“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及其诗学意义》《“言道的悖论”及其超越》等多篇文章。 作者简介 钟华,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两部:《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人民出版社2011年),两部图书分别荣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二等奖,前者多次重印并已再版;在《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摘要或收目。 目录 序(王本朝) 论追问艺术本质的方式之误 也谈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 源于“人生悖论情结”的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崛起的文化历史探源 荒诞: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大风格 超越此在之非本己本真存在 论海德格尔关于文艺的神性维度之思 论海德格尔关于文艺的源初道德维度之思 海德格尔“思与诗的对话”思想研究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及其诗学意义 《庄子》:海德格尔诗学的一个“秘密来源” 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之可通约性述论 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之差异述略 论海德格尔诗学的话语方式与《庄子》之学理联系 对“在一世界一中一存在”本身之“畏” 西绪福斯推石与吴刚伐桂 “人生的艺术化”:理解朱光潜早期文艺美学思想的枢机 “言道的悖论”及其超越 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影响 交往时代的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AI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里诗人何为?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存在诗学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7115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1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2 |
CIP核字 | 2021215358 |
中图分类号 | I10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