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白族通史(公元前31世纪-1956上中下)
内容
内容推荐
该书以白族的起源、形成、发展为主线,涉及古今白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科技、教育、地理、交通等方方面面,本着“中华一体、多元一家”和实事求是、还原历史真相等原则,采用现代通史体例为基础,借鉴和参考部分中国古代通史“纪传体”中的列传、志,以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现代通俗经典著作手法为形,以史为纲,以史实为据,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时代及其自身特点上的创新。
作者简介
杨周伟,1981年11月生,文化传承人、战略学者、历史学者。籍贯比苏石门古镇,祖籍洱海西岸大厘城,出生于白族盐儒世家中丞第。丁丑春束发之龄撰家史,弱冠时游学南中探古今。“中华三次两洋战略实践”、“15世纪上半叶中华大航海”、“1000多年前连接印度洋一云南一太平洋的国际贸易走廊”、“中华(全位)两洋战略框架”、“中华古都体系论”、“泛亚新千年世界文艺复兴”、“华印文化圈”、“中华白学”、“大理古都学和昆明古都学”、“民家心学”、“白族族源‘一主多元’两段论”、“NDS区域发展战略及品牌战略”、“少数民族乡村型近代化模式论”等理论、观点的创建者。
目录
第一卷
序篇 追寻山地一坝区民族的千年时空
横断山脉下的两河流域:白族五千年的故里家园
“一主多元”两段论:白族的族源与流变
第一篇 (远古~公元前17世纪)洱海与摇篮
——地理学与人类学等视野下的白族起源
第一章 沧海桑田,喜马拉雅激起的地理变迁
第二章 银梭岛、海门口,高原湖畔的渔耕史诗
第三章 创世纪,独辟蹊径的史前探秘
洱海文明论
考古人类学与分子人类学等跨学科下的族源探秘
创世史诗下的早期白族先民
区域与演变
第二篇 (公元前16世纪~前222年)古国酋邦的神秘宝藏
——先秦时代白族先民的灿烂辉煌
第四章 剑湖畔、鳌凤山,黑潓江流域的金属宝藏
第五章 点苍山麓马龙城,“叶榆古国”的无字丰碑
第六章 铜棺、权杖、铜鼓,“昆弥白子国”的地下宝藏
第七章 东西相交,“古滇国”文化的参与者
第三篇 (公元前221年~公元6世纪)
叶榆人、昆弥白子、哀牢九隆与昆明人、僰人和爨人
―—秦汉至南朝时期民族格局下的交流与碰撞
第八章 《史记·西南夷列传》的是是非非
诸族及区域之辩
“昆明人”
巂唐
桐师
秦汉初期的“叶榆”与“斯榆”
僰人与白族先民有别
第九章 汉武开滇,郡县制下的纷争乱世
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及其影响
汉习楼船
初定与乱世,郡县制下的社会影响
第十章 九隆之民与哀牢
第十一章 诸葛亮南征与张氏白子国
第十二章 南中大姓爨氏为王
第四篇 (公元7世纪~8世纪)名家与大姓
“大洱海人”与南诏的建立
第十三章 纷争时代,东西洱河人与八诏
八诏并立与洱海地区的局势
铁柱会盟,蒙俭之乱与蒙舍诏的崛起
烽火苍洱,八诏一统
……
第二卷
第三卷
附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白族通史(公元前31世纪-1956上中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周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德宏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805793
开本 16开
页数 1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8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2454
CIP核字 2016253492
中图分类号 K285.2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60
185
6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