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变态心理学 彩色图解版
内容
编辑推荐
1.这是一套阅读无门槛的心理学入门科普,初中生就能读懂的内容。。
2.百科式、按关注点写作模式,将相对学术性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打散,从一个个有趣的概念、实验、生活实践出发,符合当下读者按需求检索阅读的习惯。
3.学习心理学重要6大分支领域,只要学习心理学就必须了解的模块:
心理学史(心理学大家八卦轶事);
生物心理学(大脑);
认知心理学(学习模式,自我提升);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
发展心理学(教育、身心变化);
变态心理学(心理疾病、自我疗愈)。
4.重视与生活的相关性,强调心理学在每个人生活中无处不在:涵盖了心理学的大家、理论和常见问题,轻松了解这些学科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让枯燥的理论变成有趣的实际生活场景。
5.知识点丰富,版面活泼,易搜索,阅读不疲惫:每本书中都包含近百个知识点,以及关键人物、关键术语、焦点事件、知识要点、重要案例研究、心理学与社会等小版块。
6.图表众多,四色印刷,助理解,帮掌握:每本书都包含几十幅照片、图表、手绘图,简洁流畅的信息图表,为读者直观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点提供基础。
7.英国高校教师团队作品:“心理学轻松入门小百科”系列的作者是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利兹大学、莱比锡大学、华威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与副教授们,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同时关注心理学科普事业,于是他们将其讲授的心理学史、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变态心理学这些课程中适宜心理学“门外汉”的趣味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便有了这套轻松好读的“心理学轻松入门小百科”系列。
8.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与心理学系合作翻译、审校。
9.人人都有“病”,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
医学模型把心理障碍归为一种“疾病”,而心理学将其视为生物学、行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什么人们会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为什么有些人对社交感到焦虑和恐惧?
为什么经历创伤后,我们难以走出阴影?
为什么有些人自恋而有些人自卑?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异常的体验,无论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还是家人朋友身上,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
内容推荐
为什么人们会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为什么有些人对社交感到焦虑和恐惧?为什么经历创伤后,我们难以走出阴影?为什么有些人自恋而有些人自卑?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异常的体验,无论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还是家人朋友身上,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本书阐明了被认定为心理障碍的异常现象的数量和类型的演变,并分析了具体的心理障碍及其病因,最后探讨了心理障碍的诊疗方法。另外,书中还配有大量全彩图示和对知识点的分拆讲解,有助于丰富读者的感官体验,帮助读者轻松了解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本书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心理学从业者的学习和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何为异常/001
心理学与社会:宗教与科学/002
为什么要定义异常/002
偏离规范/003
因适应不良而异常/005
焦点:DSM/005
心理学与社会:对异常不断变化的看法/006
适应性反应/007
文化需求/007
适应不良的程度/008
因个人痛苦而异常/008
社会接受度/009
心理学与社会:关于异常的一些法律问题/010
因障碍而异常/011
实验:心理障碍有多普遍/012
异常的模型/013
医学模型/014
心理学与社会:作为女性是异常的吗/015
焦点:《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016
变态心理模型/017
社会建构“模型”/017
文化因素/018
第二章心理障碍/019
焦点:疾病或障碍/020
历史角度/020
中世纪的疯狂/020
心理学与社会:精神病院/021
道德疗法/022
体因性或心因性/022
医学模型/023
焦虑障碍/023
心理学与社会:精神障碍的类型/024
惊恐障碍/025
特定恐怖症/026
社交恐怖症/026
广泛性焦虑障碍/026
焦点:躯体形式障碍/027
创伤后应激障碍/028
强迫症/028
生物学理论/028
遗传理论/029
行为学理论/029
认知理论/030
焦点:做作性障碍/031
精神分裂症/032
一种不断变化的障碍/033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033
案例研究:障碍的三张面孔/034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037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038
诊断困难/039
医学模型/040
精神分析学观点/041
行为主义者观点/041
家庭观点/042
社会文化观点/043
情绪障碍/043
抑郁症/043
典型症状/044
患病率/045
抑郁症的病因/045
季节性情感障碍/046
遗传因素/046
心理学理论/047
精神分析理论/047
人际关系理论/048
认知理论/048
贝克认知三要素/048
焦点:抑郁的认知错误或偏见/049
无助感理论/050
双相Ⅰ型情感障碍/050
双相Ⅰ型情感障碍的诊断/050
双相Ⅰ型情感障碍的病因/051
进食障碍/051
神经性厌食症/052
神经性暴食症/053
生物学理论/053
文化因素/055
家庭理论/055
其他可能的病因/056
焦点:治疗进食障碍/057
药物滥用与上瘾/058
成瘾/058
发病率/059
发展/059
焦点:冲动控制障碍/060
心理学理论/061
酗酒/061
焦点:酒精的影响/061
焦点:成瘾性药物/062
科尔萨科夫氏综合征/062
药物/062
兴奋剂/062
俱乐部药物/063
镇静剂/063
烟草与赌博/063
治疗成瘾/064
痴呆/065
焦点:分离障碍/065
发展/066
发病率/066
阿尔茨海默病/067
焦点:DAT的各个阶段/068
其他痴呆/069
皮克病/070
额叶痴呆/07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痴呆/070
假性痴呆/071
谵妄/071
症状/071
病因/072
发病率/073
治疗/073
谵妄与痴呆/074
谵妄与抑郁/075
焦点:人格障碍/076
第三章发展障碍/078
学习困难/078
焦点:发展障碍/079
其他定义/080
学习困难的诱因是什么/080
教育/080
心理学与社会:教育场所/081
孤独症/082
社会互动/083
焦点:孤独症的主要特征/083
强迫行为/084
其他行为问题/084
孤独症可能的诱因/085
遗传因素/085
分娩并发症/086
神经学/086
饮食的影响/087
治疗孤独症/087
应用行为分析/088
塑造法/089
孤独症及相关交往性障碍儿童的治疗与教育项目/089
课堂结构和课程表/090
促进沟通/090
心理学与社会:《雨人》的启示/091
心理学与社会:阿韦龙的野孩子/092
学者综合征/092
阅读障碍/093
患病率/094
音系学/095
遗传学/095
大脑结构和阅读障碍/096
教学方法/097
阿尔法到欧米茄法/097
案例研究:成功者的故事/098
费尔纳德法/098
计算机辅助学习/099
彩色覆盖层、透镜和灯具/099
书写困难症治疗/099
焦点:ADHD的主要特点/100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100
注意力不集中/101
靠前活跃/101
易冲动/102
相关问题/102
注意缺陷障碍/103
多动障碍可能的诱因/103
神经学因素/103
遗传因素/104
治疗多动障碍/104
医疗方法/104
教育方法/105
心理疗法/105
焦点:多动障碍儿童的教学方法/106
为家庭提供帮助/107
第四章心理疗法/109
心理治疗的目的/109
心理治疗的类型/110
精神分析/110
潜意识/110
焦虑和防御/111
弗洛伊德防御机制/112
压抑/112
合理化/113
投射/113
理智化/113
否认/113
升华/114
置换/114
分析过程中的态度/115
阻抗/115
移情/115
固着/116
弗洛伊德的后继者/116
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性/117
行为主义/118
条件反射/119
与心理动力疗法的区别/120
行为疗法/120
经典条件反射/121
象征性脱敏/122
实际脱敏/122
满灌/123
模范/123
操作性条件反射/124
行为主义的局限性/124
认知疗法/125
认知理论/126
认知和自我/126
理论与实践/127
案例研究:认知疗法自我监测表/128
亚伦·贝克/129
焦点:认知疗法基本知识/129
消极思维/130
阿尔伯特·埃利斯/131
理性情绪疗法/131
理性情绪治疗的变化理论/133
焦点:RET中的10种非理性信念/133
认知行为疗法/134
理论与实践/135
认知疗法的局限性/136
焦点:表述方式在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作用/137
焦点:认知行为治疗实例/139
人本主义疗法/140
其他疗法/141
治疗中的常见因素/142
第五章物理疗法/144
精神病学的诞生/145
医学及心理健康/145
医学模型/145
焦点:医学模型/146
可靠性问题/146
主要物理干预/147
抗焦虑药/147
苯二氮类药物/147
其他疗法/148
抗抑郁药/149
抑郁症/149
三环类抗抑郁药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150
情绪及神经递质/150
百忧解/151
SSRI类药物治疗/151
焦点:抗抑郁药的副作用/152
抗精神病药物/153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53
焦点:技术与多巴胺/154
多巴胺因子/15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55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155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157
抗精神病药物的局限性/158
其他疗法/158
心境稳定剂/159
锂盐/159
物理干预/160
电休克疗法/160
精神外科手术/162
选择疗法/164
效力及疗效/164
非依从性/165
同意治疗/166
信息与选择/166
多因素模型/166
心理社会因素/167
易感性模型/167
治疗选择/167
物理治疗的替代疗法/167
焦点:易感性模型/167
物理治疗与心理治疗/16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变态心理学 彩色图解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罗伯特·F.伯恩斯坦 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646514
开本 24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50000
出版时间 2024-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