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一些琐细得不能再琐细的事件,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校园风波”“教室冲突”,甚至根本上算不上“风波”“冲突”,顶多是“杯水波浪”“轻风拂云”。是校园中、教室里面365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日常琐事,全国90%的老师都经历过的“鸡毛蒜皮”,学生过生日啦、不听话啦、试卷不写名字啦、迟到早退啦等等。 但,每一位老师在面对这一堆堆琐碎繁杂时,都从“细微”处表现出“博大”爱意,从“尴尬”中生发出“从容”智慧。教育,不就是365天的琐碎繁杂吗?不就是365天的鸡毛蒜皮吗?
图书 | 教育有悟/新教育文库我的教育随笔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它们,是一些琐细得不能再琐细的事件,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校园风波”“教室冲突”,甚至根本上算不上“风波”“冲突”,顶多是“杯水波浪”“轻风拂云”。是校园中、教室里面365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日常琐事,全国90%的老师都经历过的“鸡毛蒜皮”,学生过生日啦、不听话啦、试卷不写名字啦、迟到早退啦等等。 但,每一位老师在面对这一堆堆琐碎繁杂时,都从“细微”处表现出“博大”爱意,从“尴尬”中生发出“从容”智慧。教育,不就是365天的琐碎繁杂吗?不就是365天的鸡毛蒜皮吗? 内容推荐 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教师必须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这是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教师道德规范。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从而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只有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才有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传授给学生的意愿,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目录 No.1 孩子,你是一本无字的书 “不”是一面镜子 反被学生教育了 好男孩儿 小草也会疼 不要在学生心灵上打桩 教育,需要一颗敏感的心 以人为镜 送不出去的咖啡糖 也从“生病是我的最爱”说起 比裙子更美丽的 老师,你的板书太乱了 “捧教”与“棒教” 小主的忧伤 你的心情,我愿意听 No.2 教育无小事,一花一世界 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倾听 孩子的生日 尴尬的德育 孩子,难说真话 我看“巧克力”变成“长方形” 检讨书的魅力 一件小事引起的思考 你的名字写了吗? 不要漏掉学生的名字 谈话场所,不个被忽视的细节 孩子恶作剧后 教育需要智作支撑 请求回报 No.3 目中有人,就没有“后进生” “后进生”的零重量 教育的尴尬 重拾耐心 给孩子多一份情关注 我当了一回“学困生” 温柔的征服 体验“后进生”走进“后进生” 感悟宽容 用关爱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 忽视,也可能是一种伤害 学会耐心 不虚此生 我们需要一道怎样的墙? 难得糊涂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No.4 教室:奠基生命的圣所 “黑板”跑到前面去了 榜样的力量 “再买一把格尺” “今天有老师来听课吗?” 童心可欺吗? 我被学生将了军 换种方式进行家校联系 从“搬运工”到“设计师” 学生“杂念”当尊重 蓝色树的启示 个人的教室 谁见过风? “新瓶”装“旧酒” 课堂提问的“产婆术” No.5 教育,是一种生活 刨树根 一样的常青藤 关于木桶理论 老师不是万能的 让我轻轻地唤醒你 让学生走进葡萄园 包书随想 是否保存对“文档1”的修改 阳台上那朵逼目的“野花” 等待 是谁在夜色中将灯点亮 苦涩的爱 引领学生追求幸福 有一种伤害叫做“爱” 教师,在聚光灯下 悟 由“小鹰学飞”想到的 监考 老师,请善待学生 老师,你会倾听吗? 品味失败 老师,你真的不在乎考分? 做一条幸福的鱼 雷声掌声 No.6 课改,再自然不过的事 我们的家长会 收获:来自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女儿的两个书法老师 拒绝“简单” 惩罚也是大有学问的 当经验成为“经验”时 天与天外之天 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 课堂上的多言多语 老师,请远离“心灵惩罚” 感悟教育 蝴蝶效应 慎用批评 闲暇和玩耍——学生成长的另类资源 将微笑进行到底 试读章节 我看“巧克力”变成“长方形” 李陈荣 邻居家的小孩上幼儿园,挺可爱的,就是性子有点野,老是不能在学校完成“作业”。所以当老师的妈妈每晚就多了一项功课:辅导儿子做题。 有一次妈妈教小孩“长方形”,他妈问他:“这是什么呀?”小孩脱口而出:“巧克力!”他妈妈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终于孩子一看到“长方形”就能说出来。他妈妈非常高兴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了声“真聪明!”孩子也因为得到了妈妈的鼓励而做“作业”动力实足。 但是却引起我的一丝忧虑。孩子是接受性很强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总喜欢把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去进行比较。家长有的时候由于过于心急地想把孩子的想法往“正路”上引,功利性太强,在辅导中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运用熟悉事物进行叙述的权利。他们喜欢用成人“正确”的观点来直接传授给自己的孩子。但这样做可能短期内会达到父母的要求。但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由于孩子缺少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他没有将他想要说的东西说出来。创新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挥。父母如果在辅导孩子学习“长方形”时,孩子如果说出这是“巧克力”,父母不应该立即纠正,而是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去想想身边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这种样子,让孩子尽情地说,说完后父母可以指出:那么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此时,孩子就会想到书本上的那个“长方形”的图。父母就可以适时地指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就是:长方形。这样做,既拓展了孩子的思维,又达到了父母辅导的目的。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到小学教室的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圆,问小学生这是什么东西?学生有的说是月亮,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零,有的说是盘子……但到中学教室里的黑板上去画的时候,学生们的答案只有两种:零或者字母O。大学生看过之后,留下一句话,出这么简单的题,不做。后来这个实验做到了机关,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这是什么?没想到这些官员面面相觑,最后来了个“等研究研究再给你答案”。 为什么学的东西越多,创造力反而越不如以前了呢?关键是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功利性太强,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当我们父母在抱怨孩子越来越“笨”的时候,也许你不会想到,是因为小时候的一个“长方形”的教学过程,关闭了学生创造力的大门。你的孩子也随之越来越缺乏创新的能力。 P51-52 序言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的重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教育过程是师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过程。师生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教育以师生间心灵沟通为前提,连接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是彼此间的爱。因此,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教师必须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这是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教师道德规范。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从而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只有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才有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传授给学生的意愿,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爱学生就是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给他们信心,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现在,大力提倡“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赏识学生,走向学生,缩短了师生情感距离。享受过赏识的人们都不会忘记那种美好的感义。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所憎恨的老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可能从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什么事情做得好的老师。”为人师表,要不失时机地赏识、信任、尊重、宽容和提醒学生。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亲切的动作,温暖了学生,也亮丽了自己。 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正从不完善、不成熟走向完善和成熟。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具有诸多发展的潜能。然而有许多老师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潜藏的极大的可能性。相反,学生某种身心发展不足之处和思想行为上的错误则极易被夸大,这些学生被打上“差生”的标签,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发展变化阶段的特点,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学生。 自尊心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丧失了自尊心也就丧失了人格。而自尊心是要通过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从小尊重而培养起来的。自尊心又是和自信心连接在一起的,有了自尊心就会建立起自信心;反过来,有了自信心就会促进自尊心的确立。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自尊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中小学生有时难免会犯错误的,但老师在教育犯错误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方法,要尽可能保护孩子的稚嫩的自尊心。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态度和感情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常常会形成两种循环:一种是良性循环,在这种循环中,教师以爱对待学生,学生则对教师产生好感,也以爱对待教师;另一种是恶性循环,教师用冷漠、鄙视的态度对待学生,必然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厌恶。学生这种情感反过来影响教师,以致在师生之间产生隔阂、感情淡漠、互不关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难以进行。而老师的微笑就是一缕冬目里的阳光,在潜移默化中温暖了学生的心,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前苏联革命家捷尔任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马卡连科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原则是: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要求学生,其实也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另一种表述。就心理学而言,中小学阶段是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渐渐形成的时期,此时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对孩子的教育要宽容,要耐心,要擅长用引导的方式进行教育。说到底,就是用爱去教育孩子,就是要去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信赖他们。 书评(媒体评论) 讲述中国教师自己的故事,感动中国教师的精彩人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 真正的教育叙事研究,真正的教师成长档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四川省新教育实验学校副校长——李镇西 在这里,您会看到中国教师的梦想故事、情感故事、课堂故事,看到他们行走的足迹,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高万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育有悟/新教育文库我的教育随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397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7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6 |
出版时间 | 2005-04-01 |
首版时间 | 2005-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