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文观止译注(精编本)/国学经典学生读本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古文观止》是作者以犀利的视角,在广博的中华文海中撷采的最为绚丽、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精美古文,因而本书也是最为优秀的古文选本。数百年来,不仅读书人对之耳熟能详,一般群众也是对之喜爱有加,流传广泛。尽管因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使选文带有一些理学色彩,但它的确为读者搭建了一条最能领略古文精粹的捷径,因此盛誉不衰也是必然。 闻钟编写的《古文观止译注(精编本)》中选编了上启东周下至明代的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语言简洁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 作者简介 《古文观止》的作者是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乘权、吴调侯叔侄俩。吴乘权,字楚材,他一生研习古文,好读经史。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就在福州辅助先生教伯父之子学习古文,后以授馆终其一生。除参与选编《古文观止》外,他还同周之炯、周之灿一起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过一个历史普及读本——《纲鉴易知录》。吴调侯,嗜“古学”而“才器过人”,他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家乡同叔父一道教书。二吴编撰《古文观止》费时有年。 译注者简介:郭晓霞,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现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副编审、《内蒙古教育》副主编。参与责编图书30多部,策划专题20多项。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闻钟编写的《古文观止译注(精编本)》中选编了上启东周下至明代的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语言简洁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古文观止》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的境界,这些不朽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成熟的人生经验、艰深的文章美学,乃至博远的宇宙哲理。《古文观止译注(精编本)》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删去了少量篇目,配以题解、注释及译文等,并辅以精美的插图,使之更具时代感。 目录 目录 卷一 左传 石碏谏宠州吁 季梁谏追楚师 宫之奇谏假道 卷二 王孙满对楚子 季札观周乐 子产论政宽猛 卷三 国语 召公谏厉王止谤 叔向贺贫 榖梁传 虞师晋师灭夏阳 檀弓 曾子易箦 杜蒉扬觯 卷四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卷五 史记 货殖列传序 卷六 汉书 高帝求贤诏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 路温舒 尚德缓刑书 后汉书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诸葛亮 前出师表 卷七 李密 陈情表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魏徵 谏太宗十思疏 王勃 滕王阁序 李白 春夜宴桃李园序 刘禹锡 陋室铭 杜牧 阿房宫赋 卷八 韩愈 师说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祭十二郎文 柳子厚墓志铭 卷九 柳宗元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钴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司马光 谏院题名记 卷十 欧阳修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苏洵 管仲论 苏轼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卷十一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同学一首别子固 游褒禅山记 卷十二 宋濂 送天台陈学序 刘基 卖柑者言 唐顺之 信陵君救赵论 袁宏道 徐文长传 张溥 五人墓碑记 本书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读《古文观止》有感 精彩书摘 卷一 左传 《左传》成书于战国初年,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时改名《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用编年体的形式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二百多年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其最主要的文学成就是使中国古代历史散文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左传》具有明显的崇德尊礼的儒家思想特征,但有着浓烈的“崇霸”思想,这又与儒家的“尊王”思想完全不同。 石碏谏宠州吁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三年》,主要讲述了卫庄公过分宠爱自己的儿子州吁,放任自流,不加管教的事件。卫国大夫石碏劝告庄公,疼爱孩子也要按照礼数道义去教导他,才能使他避免误入歧途、招致祸患。但是卫庄公并不听从劝告。 根据史料记载,隐公四年,州吁杀死卫桓公,自立为国君。这则故事深入地分析了溺爱孩子的危害,以及教子须有方的重要意义。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①,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②。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③。其娣戴妫生桓公④,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⑤,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⑥:“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⑦,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⑧。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⑨,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①卫庄公:卫国第十二代君主,姓姬,名扬。齐:国名,姜姓。东宫:太子的居所,这里代指太子。得臣:齐太子之名。 ②赋:动词,赋诗。《硕人》:《诗经·卫风》篇名。 ③蚤:通“早”。 ④娣:这里指妹妹。戴妫:“戴”和上文“厉妫”的“厉”,都是谥号。 ⑤嬖(bì)人:旧时指受宠爱的婢妾。 ⑥石碏(què):卫国大夫。 ⑦义方:有关义的道理和准则。 ⑧阶之为祸:一步步酿成大祸。阶,名词用作动词,指一步步引向。 ⑨降:地位下降。 眕(zhěn):压制,压抑。 老:告老,年老退休。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为夫人,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漂亮,只是没有儿子,卫国人作了一首诗,名为《硕人》,就是赞美庄姜的。卫庄公又从陈国娶了一位夫人,名叫厉妫,生下一子名叫孝伯,但是早早地就去世了。她的妹妹戴妫后来也嫁给了庄公,生了桓公,庄姜对桓公视若己出。公子州吁,是庄公爱妾生的儿子,庄公十分宠爱他,他爱好玩弄兵器,庄公并不禁止。庄姜因此很厌恶他。 石碏劝告庄公说:“我听说一个人疼爱自己的儿子,会用真理、准则来教育他,使他不会走上邪路。骄傲、奢侈、放荡、安逸享乐,都是走向邪路的开端。这四种情形的产生,都是因为过分的宠爱和优待造成的。如果要立州吁做太子,就应该确定下来,要是还没有决定,再纵容他就会埋下祸根,逐步发展成为大祸患的。受到宠爱但不骄横,骄横但是能安于地位下降,安于地位下降但是不怨恨,有怨恨但是也能隐忍克制自己的人,是很少见的。再说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少的凌辱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人离间旧人,地位低的压制地位高的,淫乱的破坏有道义的,这就是所谓六种悖理的事情。君主行事合乎道义,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祥,儿子孝顺,哥哥关爱弟弟,弟弟敬重哥哥,这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顺礼的事情。不做顺应礼义的事而去做违背礼义的事,就会招致祸患。作为君主,应该竭力消除祸患,但如今反而加快了祸患的来临,这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庄公并不听从劝告。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有来往,石碏禁止他这样,他不听从。桓公即位后,石碏便告老还乡了。 序言 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历史,皆因时代更迭中,民族有魂;而一个人的茁壮成长,在漫长岁月中,尤其需要人生扎根。 纵观时下的学校教育,我们忧心忡忡地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我们带人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外来文化,从精神上的各种大片,到物质上的洋快餐,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如果出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带来的就会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 即便这样的我们,能够成为自诩的“世界公民”,但请不要忘记那句朴实的道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缺乏民族文化传承的“世界公民”,也很难为世界奉献独有的价值,也很难真正走远,最终依然会造成人生的漂浮、迷惘甚至残缺。 一个强壮的民族要有一个最大公约数的共同信仰;一个良好的社会应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一个健康的人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便是当下最紧迫且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以,看见商务印书馆联合著名阅读策划公司智慧熊文化传媒共同策划出版的这套“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我非常欣慰。 出版方力图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国学基础读物,他们联袂众多专家学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精心遴选出约So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他们认真理解经典典籍本义,同时注重主题内容上对价值观的引领,使这套图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强调了国学经典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又兼顾了国学经典中美德要素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直接作用。 如通过《论语》的阅读,学会自省,懂得修身,做一个具有“善良、正直、勤学、慎思”品格的人;通过《道德经》的阅读,了解“上善”“大德”“曲直”的概念,懂得凡事有成“始于足下”的道理,成为一个具有“坚毅、乐观”品格的人;通过《礼记》的阅读,懂得“孝,德之本也”的道理;通过《战国策》的阅读,领略论辩的艺术,学会思辨的智慧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而民族亡。我们不仅要通过阅读,把文化之根深扎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上,更要通过行动,让国学经典通过我们的努力重新焕发生机,让逐日凋敝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躯体重生。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把根深深地扎下去,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阅读国学经典而传承,同时脚踏实地汲取外来文化之所长,假以时日,我们必然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袤大地上,缔结出令世界起敬、令人类受益的中国文化的新成果。与此同时,我们的人生,自然而然会因此创造辉煌,在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之际,也活出了我们的精彩人生。 希望,不仅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也寄托在每一个人身上。 是为序。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文观止译注(精编本)/国学经典学生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文观止译注(精编本)/国学经典学生读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124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2015084752 |
中图分类号 | H19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5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