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贯通教学是复旦附中黄荣华老师倡导并践行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理念,对上海乃至全国语文教学一直具有引领意义,与2019年全国开始实施的“双新”语文倡导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契合。
本书呈现了复旦附中2019年实施“双新”语文以来高中教材七个单元的贯通教学案例。其中《诸子“星光”——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十课时获2021年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代表上海参加全国赛。其他六个单元的部分课例或为全国“双新”语文教研活动展示课,或在上海市语文大讲堂、上海市空中课堂讲授。
图书 | 复旦附中双新语文课单元贯通教学样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单元贯通教学是复旦附中黄荣华老师倡导并践行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理念,对上海乃至全国语文教学一直具有引领意义,与2019年全国开始实施的“双新”语文倡导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契合。 本书呈现了复旦附中2019年实施“双新”语文以来高中教材七个单元的贯通教学案例。其中《诸子“星光”——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十课时获2021年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代表上海参加全国赛。其他六个单元的部分课例或为全国“双新”语文教研活动展示课,或在上海市语文大讲堂、上海市空中课堂讲授。 作者简介 黄荣华,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上海市特级教师 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著有《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穿行在汉字中》《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黄荣华卷》《高中语文阅读试题解密》《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主编《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中国人》《中华古诗文阅读》《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等。 目录 “以道驭术”——单元贯通教学诠释(代序) 一、“青春的价值”——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定位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一】“青春之理想”(上)——读《沁园春·长沙》 【课时二】“青春之理想”(下)——读《沁园春·长沙》《哦,香雪》 【课时三】青春的力量——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 【课时四】青春的奉献——读《百合花》《红烛》 【课时五】诗歌的真实——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诗歌意象学习 【课时六】《青春的力量》诗歌创作、修改与展示 【课时七】《青春的力量》单元贯通作文展示 二、从凡性到神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定位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一】劳动者之歌——读《芣莒》《插秧歌》 【课时二】劳动之繁——从《茉莒》说开去:袁隆平、钟扬、张秉贵、鲁迅、米开朗基罗 【课时三】劳动之繁的言说方式——从《芣莒》到新闻通讯及新闻评论的写作 三、“学习之道”——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定位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一】“成圣”之学——读《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节选)》 【课时二】“学以自新”——读《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课时三】“假物”而学——对《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节选)》《读书:目的和前提》的梳理探究 【课时四】学会“拿来”——比喻论证与“拿来”的内涵 【课时五】《“劝学”新说》单元贯通写作与讲评/() 【课时六】“我说‘学习之道’”单元贯通作文展示与讲评 四、“探索与创新”——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定位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一】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时二】赤子之心,探求之源——再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时三】科学的直感——从课文《说“木叶”》到福井谦一的《对科学的直感》 【课时四】“走进科学”单元贯通作文讲评 五、诸子“星光”——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定位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一】无处不在的“仁”——读《<论语>十二章》 【课时二】从“仁心”到“仁行”——梳理《<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课时三】“道”生于“无”——读《(老子)四章》 【课时四】“无为”的智慧——与儒家“有为”思想对照 【课时五】墨子贵“兼”——读《兼爱》 【课时六】“兼爱”何以成“绝响”——儒、道、墨三家的“爱” 【课时七】诸子为何这样“言说”——取譬论说 【课时八】藉外论之,婉曲达意——寓言论说 【课时九】《从儒、道、墨之“爱”说当下“爱的教育”》单元贯通写作与讲评 【课时十】从儒、道、墨“争鸣”看当下“人之价值”重构 六、走入经典小说的方式——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定位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一、二】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读《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课时三、四】走近小说的现实世界——读《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课时五、六】走入小说的主题世界——读《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课时七、八】走向作家的艺术世界——读《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课时九】他们向“我”走来——单元贯通学生习作的分析和评价 七、“回到历史现场”——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定位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一】人物选择的可能性及必然性——读《屈原列传》 【课时二】人物选择的差异性——读《苏武传》 【课时三】作者的观点及传达方式(一)——《屈原列传》与《苏武传》 【课时四】作者的观点及传达方式(二)——《过秦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 【课时五】后世传承与当代立场——探讨李陵、屈原等历史人物 【课时六】当代的回响——单元贯通写作与讲评 附录 落实“双新”语文课程要避免三种关系误读 “天理”可依——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个单元贯通点的叙述 高一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单元贯通学习(2008年的单元贯通教学) 单元贯通教学的产生(代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复旦附中双新语文课单元贯通教学样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黄荣华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448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6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76 |
CIP核字 | 2021238530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