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精)/经典建筑理论书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荣获1985年建筑批评家奖,该奖为当时建筑批评出版物奖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艾伦·科洪的批评和理论一直代表着一代建筑师的良心,他的严谨和明晰的概念始终引发着争论,并成为理论和实践中求索新方向的动力。这本17篇的评论集标志着20世纪后半叶建筑思想发展的脉络,实际上包含了建筑领域的“现代建筑理论”。内容涉及现代建筑运动以来影响建筑艺术进程的重要建筑实践和风云人物,剖析了现代建筑运动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潮,同时也紧扣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中的许多焦点问题,从他的建筑批评中可以触摸到现代建筑发展跳动的脉搏。 作者简介 艾伦·科洪(Alan Colquhoun),英国建筑师、历史学家、评论家,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名誉教授。他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伦敦Whitechapel美术馆、Forest Gate高中、萨里皇家霍洛威学院化学大楼的翻建工作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已出版的代表作包括《建筑批评中的散文:现代建筑与历史变迁》《现代建筑》等。 目录 序 导言 现代建筑与历史性 第一章 现代建筑与符号的向度 第一节 现代建筑运动 第二节 技术的象征与字面上的表征 第三节 形式与功能的相互作用:对柯布西耶两件后期建筑作品的研究 第二章 类型和它的转换 第一节 类型学与设计方法 第二节 柯布西耶作品中的概念转移 第三节 规则、现实主义与历史 第四节 阿尔托:类型对应功能 第三章 建筑与城市 第一节 超大街区 第二节 比希尔中心 第三节 比奥博格高地 第四节 构架与架构 第四章 历史与建筑符号 第一节 历史主义与符号学的局限 第二节 符号与实体:对复杂性、拉斯维加斯和奥伯林的反思 第三节 贡布里希和黑格尔主义传统 第四节 巴黎美术学院的设计方案 第五节 从凑合到神话,或如何将一堆东西重新结合在一起 第六节 形式与图像 注 参考书目 图版引用 人名中英文对照 导语 本书的作者艾伦·科洪是一名建筑师,更是一位出色的建筑批评家,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厚实的理论功底使他的批评具有一种穿透力。作者的视野非常广阔,既有对现代建筑运动中历史建筑和历史人物的批判,也有对当代建筑创作中所呈现的文化和艺术现象的深刻分析。书中触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既有城市问题,也有环境问题;既有艺术问题,也有技术问题;涉及社会政治、美学、历史、语言学等诸多方面,展现了现代建筑评论的广阔疆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精)/经典建筑理论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译者:刘托 |
编者 | (英)艾伦·科洪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728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72 |
CIP核字 | 2020213673 |
中图分类号 | TU-8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9 |
宽 | 149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