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曲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曲艺种类丰富,包含了评书、弹词、鼓书鼓曲、杂曲、琴书、相声、快书、渔鼓道情等诸多品类。
本书从概述、评书评话、弹词、鼓书与琴书、鼓曲与杂曲、相声、其他曲艺等方面,对中华曲艺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能够让读者在了解曲艺文化的基础上,将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图书 | 中华曲艺文化/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华曲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曲艺种类丰富,包含了评书、弹词、鼓书鼓曲、杂曲、琴书、相声、快书、渔鼓道情等诸多品类。 本书从概述、评书评话、弹词、鼓书与琴书、鼓曲与杂曲、相声、其他曲艺等方面,对中华曲艺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能够让读者在了解曲艺文化的基础上,将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李燕,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汉文化推广工作。目前已出版《语言与文化十五讲》等著作4部,主持和参与北京市教委“一带一路地区汉语国际教育规划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什么是曲艺 二、探秘中华曲艺的发展 三、丰富多彩的中华曲艺 四、曲艺的艺术手法 五、为什么要了解中华曲艺 第二章 评书评话 一、评书的前世今生 二、评书评话的种类和取材 三、评书的语言和人物刻画 四、评书评话的表演技巧 五、北方评书与南方评话大对比 六、陕北民间特色:陕北说书 七、陕北说书的特点及艺术特色 第三章 弹词 一、什么是弹词 二、弹词鉴赏:再生缘 三、苏州弹词的历史传承及发展现状 四、苏州弹词的艺术特色及表演风格 第四章 鼓书与琴书 一、什么是鼓书 二、鼓书和鼓曲“两兄弟” 三、南方鼓书代表:湖北大鼓 四、以扬琴为伴:琴书 五、农家自娱庄家耍:山东琴书 第五章 鼓曲与杂曲 一、品味鼓曲的美与奇 二、声情并茂的京东大鼓 三、妮妮动听的梅花大鼓 四、唱腔多样的西河大鼓 五、浅谈杂曲 六、东北艺术奇葩:二人转 七、该谐有趣的龙舟歌 第六章 相声 一、相声的发展历史 二、相声种类形式知多少 三、相声的四门功课 四、你不可不知的相声术语 第七章 其他曲艺 一、快书代表:山东快书 二、独具特色的说鼓子 三、渔鼓道情 四、独角戏与谐剧 导语 中华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品类众多,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我们民族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推动中华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拯救中华曲艺艺术衰败之势,成为现在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要传承中华曲艺艺术,首先要了解中华曲艺文化。 本书是介绍此的专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曲艺文化/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李燕//罗日明 |
绘者 | |
出版社 | 应急管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0893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0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86 |
CIP核字 | 2021199689 |
中图分类号 | J826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