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6卷2)》主要收录的学术论文内容是反映近期国内学界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尤其是百年中国社会与文学的互动学术研讨会上的精选文章。
按照论文涉及的主题可以分为:作家作品研究、现代论坛、当代文学史透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研究、戏剧与影视研究等研究专题。这些论文的作者多为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学者、教授,或在校博士生。全书稿学术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6卷2)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6卷2)》主要收录的学术论文内容是反映近期国内学界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尤其是百年中国社会与文学的互动学术研讨会上的精选文章。 按照论文涉及的主题可以分为:作家作品研究、现代论坛、当代文学史透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研究、戏剧与影视研究等研究专题。这些论文的作者多为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学者、教授,或在校博士生。全书稿学术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作家作品研究】 莫言研究述评 讲述平凡人们的改革故事 ——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改革想象 张楚“小镇/小城”系列作品的叙事特质与意义 徐怀中军旅小说的艺术持守与风格演变 ——从《西线轶事》到《牵风记》 小报视域中的丁玲 ——兼论三十年代的文学、女性与政治话语 “孤岛”时期徐訏小说创作中的彼岸追寻 图像再现与意义重释 ——视觉鲁迅的意指、形式及内涵(1949—1976) 【现代论坛】 察析以“西部”为关键词的几种书写方略:叙事位置、空间构建和经验书写 论顾彬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从欧美文化中心主义者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相对主义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林语堂文化转向的原因探究 第三种“模子”的发掘及其之于中国新文学理论建设的启示 从本事出发让诗思升腾 ——阎晶明《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的守正与创新 【当代文学史透视】 九十年代小说对经济改革主题的多维透视 ——以刘玉民、高晓声、肖克凡以及贾平凹等作家作品为考察核心 飘散在城市空间的乡土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乡土书写 “80后”成长小说的教育叙事与省思 ——以韩寒、春树和孙睿的创作为核心 论新时期以来南京城市小说的审美特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研究】 隐秘而奇异的民族史学空间 ——论现代电影文学史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包天笑的电影文学创作 民国时期苏联电影早期在沪传播史迹述略 中国早期电影编剧观的生成与形态(1919—1929) 表演·身份·话语——作为作家明星的艾霞之死 【戏剧与影视研究】 以梦为真:徐訏戏剧的审美现代性追求 ——以拟未来派剧和荒诞剧为中心 论中国早期电影“革命”思潮 论冯叔鸾电影批评的戏曲美学范式 新冠疫情形势下地方影视产业的突围与重生 ——以江苏为例 “文学结构”与“乡土情怀”的媒介跨越 ——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6卷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光芒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516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2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42 |
CIP核字 | 2021249257 |
中图分类号 | I206.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85 |
宽 | 21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