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建学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目前全球绿色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向往舒适、健康、安全、界面友好的绿色建筑,空气、水、噪音、碳耗等成为主宰生活品质的关键,可感知、可互动、可度量的绿色建筑将成为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存环境的改善,而绿色建筑将不再是因拉动基建或政绩需要的形式,而是将给未来人们生活带来本质变化的必要手段。《可感知的绿色建筑》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深入地探讨目前绿色建筑发展碰到的瓶颈与制约,以创新的思维与技术手段解决当前人们对绿色建筑实践的困惑,为我国探索新基建时代绿色建筑的发展开辟一条道路。 目录 一、可感知的未来社区 1 望江未来社区创建规划思路 陈峥嵘 陈萧羽 2 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人民社区 俞坚 3 未来社区新范式——以杭州望江社区南站地块为例 陈峥嵘 4 厦门橙联跨境电商产业园海绵城市方案设计总结 王平香 5 可感知的绿色校园——中法航空大学创作心得 陈峥嵘 6 中小城市建筑设计实践中的“绿色”思维——兼谈绿色建筑的可感知性 鲍冈 7 片区开发与未来社区共推城市发展 周敏建 二、可感知的绿色建筑 1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价值及应用研究 于天 赤郑懿 2 可感知的木结构低碳建筑 ——富春湾新城未来城市体验馆 陈敏 陈萧羽 王龙岩 3 被动式建筑室内舒适度技术解决方案 ——可感知与可量化的绿色建筑 田山明 董小海 4 夏热冬冷地区自采暖市场机制研究 周俊邢艳艳梁利霞钱杰 5 一起“橙”长——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绿色建筑设计 郑懿 刘瀛 6 外高桥保税区75—76号仓库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张洁 7 社区共享智慧装置:零排放木盒子 陈峥嵘 后记 赵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建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峥嵘//于天赤//鲍冈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675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4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8 |
CIP核字 | 2021211276 |
中图分类号 | TU-0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