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袁焕仙集(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四川民国的著名学者袁焕仙先生的主要著作结集,本书所收录篇章,都是根据现仅尚存的雕版所精校。本书的出版,将会对四川民国时期的文化风貌有所呈现。传统治学,蜀人治学,所谓“圆融三教”,但究竟如何“圆融”,如何“以佛释儒”“以儒解佛”,这是中国哲学的大问题,尤其作为蜀学的一大特征,究竟蜀人之学是如何进行的,后人的时时提念但又常常似是而非。本书就以此为展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学方式详细的展陈于前。而本书的另一价值,是袁焕仙先生及其门人弟子的参学活动,其学、其说、其行的详细记载,也使得本书具有*高的史料价值,本书也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关于传统文化史的遗存。 目录 代序:袁焕仙先生事迹 上篇 《维摩精舍丛书》都序 告读者 榴窗随判 引言 一、判名 二、判净宗七问 三、判禅密简繁 四、判唯识言有、中观说空 五、判一悟顿超三大阿僧祗劫 六、判三十二相及悟后起修等 七、判三关 八、判五家宗旨、I临济三玄等 九、判行棒、行喝 十、判悟后起修化报 十一、判禅宗支分具否 十二、判止观、话头,为同为异 十三、判上根下劣 十四、判定慧双修及教外别传 十五、判禅宗阶位 十六、判授受 十七、判丹道 黄叶闲谈 序 第一讲缘起 第二讲权开一门 第三讲假说五法 甲,起信 乙,依师 丙,勤三学 丁,警语 戊,悟缘 第四讲或者问 …… 下篇 外篇 附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袁焕仙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袁焕仙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2764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683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60 |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910 |
| CIP核字 | 2022128067 |
| 中图分类号 | B2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29 |
| 宽 | 155 |
| 高 | 3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