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物中的鸟兽草木(精)/中华文化新读 |
内容 | 内容推荐 出没于古代器物与画像中的鸟兽草木,题材广泛,映现着人们与自然界生物丰富密切的关联,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含义和艺术脉络。本书通过描述这些图案、纹样的风格,剖析其意涵,来推想古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改造与利用,复原彼时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活,追踪古族的征伐与迁徙,再现悠远的宗教礼仪与信仰,呈现出考古材料多方面的价值。 作者简介 刘敦愿(1918—1997),湖北汉阳人。山东大学历史系、中文系教授。有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美术史学家。1930—1944年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毕业后曾在四川省图书馆等单位工作。1947年应聘于山东大学,先后在中文系、历史系执教。早年致力于山东地区田野考古调查,对建立山东早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有重要贡献。晚年专注于美术考古研究,针对史前陶器艺术、商周青铜艺术、东周与汉代绘画艺术等问题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刘敦愿文集》。 目录 卷一 古代动物画艺术中的细节 鹳鱼石斧图的艺术性及其他 甘肃黑山岩画狩猎图像中的飞鸟 西汉动物画中的杰作 卷二 饕餮(兽面)纹样的起源与含义 夜与梦之神——鸱鸮 含义复杂的虎崇拜 神圣的昆虫——蝉 卷三 山西石楼龙觥与鬼方 云梦泽与商周之际的民族迁徙 周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 聪明的蜻蜓与神异的蜈蚣 卷四 岳石文化陶器上的叶脉印痕 鸡卣与貘尊 战国铜鉴上的庭园植树与观赏鹤 文物中的“食物链” 铜鼓上的牛鸟纹样 古老的啄木鸟 导读 碎金屑玉的意义 郑岩 ——试说刘敦愿先生关于古代鸟兽草木的研究 出版说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物中的鸟兽草木(精)/中华文化新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敦愿 |
译者 | |
编者 | 郑岩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282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22-11-01 |
首版时间 | 2022-11-01 |
印刷时间 | 202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8 |
CIP核字 | 2022178870 |
中图分类号 | J522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5 |
宽 | 136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