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之三)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艺术家与专家学者2019年在第三届艺术介入美丽乡村论坛上的发言、讨论录音、讲稿整理而成,会议主要讨论以艺术的力量熔铸传统与现代,再造生活新空间,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乡村文化复兴,建设21世纪中国美丽乡村。 目录 导言 有关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的策展思考 一、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览暨论坛举办的背景 二、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览介绍 三、展览带来的思考 第一部分 传统艺术与美丽乡村建设 徐平:“无讼”社会轮回与美好乡村建设 萧放:艺术乡建的内生性动力研究 王廷信:山西河津艺术乡建中的传统坚守与时代气息 色音:挖掘民俗旅游资源,助推草原乡村建设——以苏泊罕草原民俗旅游为例 邢莉:泾川的西王母文化与当地的公共文化建设 安丽哲:艺术乡村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 孟凡行:手工艺共同体的理论、意义及问题——以陕西凤翔泥塑村为中心的讨论 荣树云:秩序与生存——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行业习俗之人类学研究 董进智:艺术化,乡村的未来 评议与讨论 第二部分 艺术乡建的经验与启示 王永健:日本“社区营造”对当代中国乡建的启示 袁瑾:从信仰艺术到公共文化——当代乡村庙会艺术重构的趋向研究 渠岩:艺术乡建——中国乡村建设的第三条路径 左靖、周一:作为“遗产”的景迈山 靳勒:村民们的美术馆——石节子美术馆 任珏:从美丽乡村到美好乡村——多主体参与的活态落地营造 汪欣:“乡村+艺术”,乡村振兴的助力 黄桂娥:贵州台江阳芳村艺术乡建的实践及思索 评议与讨论 第三部分 艺术乡建的争议与反思 赵旭东:如何才可能艺术地介入乡村? 于长江:“建设”——艺术乡建的关键词 金江波:用策略介入乡村建设中 欧阳甦:莫干山的艺术乡建经验 罗健敏:从历史观的角度看乡村建设 张航:艺术机构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张玉梅:媒体视角下的艺术乡村建设 陈向宏:乌镇和古北水镇的建设经验 朱利峰:以手工艺振兴修复乡村文化生态 评议与讨论 论坛总结 附录 附录一 费孝通先生家属、国务院参事室费孝通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致辞 附录二 梁漱溟先生家属、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副主任梁钦宁致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之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方李莉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20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4 |
出版时间 | 2022-06-01 |
首版时间 | 2022-06-01 |
印刷时间 | 202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6 |
CIP核字 | 2022010871 |
中图分类号 | F3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4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