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柏林苍穹下--一位数学家的文化随想
内容
编辑推荐

欧凡,毕业于柏林自由大学。在德读书和工作前后共十余年,1976年底回北京工作,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现已退休),其间曾赴美、英、法、比诸国访问。业余广事阅读,尤笃嗜古典诗词和西方诗歌。平日勤于写作和翻译英、德、法等文字的诗文作品。除了专业著作外,还出版有诗文集《回音壁》,译诗集《歌德诗选》、《黑塞诗选》、《海涅诗选》等。

本书是欧凡先生多年的读书笔记,视野宏阔,主要包括读书、画、音乐、哲学四个方面。

内容推荐

本书是欧凡先生多年的读书笔记,视野宏阔,主要包括读书、画、音乐、哲学四个方面。其读书主要是西方原版书,读画是在国外看真迹原作,其大部分是现代的经典作品,中国并没引进,所以该著新意迭出,启发性非常强,对我们研究印象派绘画、研究德国问题,研究现代派诗歌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目录

一、艺山采薇

米开朗琪罗

梵高和高更

塞尚和左拉:两个艺术生命的悲欢离合

印象主义绘画的前驱

法国风景画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画家的巴黎》

《莫奈在1890年代》和《莫奈在20世纪》

《莫奈笔下的塞纳河和海景,1878-1883》

印象主义绘画的双峰:莫奈和雷诺阿

雷诺阿和他的艺术观

后期印象主义大师秀拉

《巴黎:1900-1968的艺术之都》

另类的现代艺术史

夏佩罗的艺术理论及哲学

马蒂斯和毕加索

抽象绘画探源

德国的风景画

传统与现代

当代画坛怪杰巴尔蒂斯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弗米尔和荷兰画家

基希纳

贝克曼

画家厄夏·高尔基

画廊的女王:蓓姬·古根汉姆

贝多芬

贝多芬的奏鸣曲与音乐的性格

巴赫二三事

巴赫和舒伯特

钢琴家布伦德尔

中欧:世界的音乐之都

舒曼谈创作

德彪西的歌剧创新

一代乐王李斯特

天才的悲剧

二、文海泛波

《湖滨散记》与牧歌

雨果论词语

福楼拜与丹纳

福楼拜的最后一部小说:《不伐和白求》

自然主义小说家左拉

波德莱尔的诗

马利坦论波德莱尔和但丁

玛拉美论诗

玛拉美的诗

加缪的小说《鼠疫》

穆齐尔论欧洲和德国文化

德国诗人海涅

无语问苍天:战后德语天才诗人策兰

加斯论里尔克

诗、神祗、寂寞

波兰诗豪米沃什

缪昂巴的诗,血泪的刚果

学而优则作

罗·弗洛斯特

美国诗人西米契

美国当代诗人斯屈恩

三、斯人已逝

天才与时代的脉搏

天才和创伤

大仲马的黑人血统

毕加索方式

李商隐与兰波

乔治桑和玛丽·达古

爱因斯坦识见过人

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

居里一家

詹姆斯兄弟

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

希腊和现代希腊诗人卡瓦菲斯

罗素的后半生

维特根斯坦

乔治·奥威尔

瓦格纳作客以色列

瑞典女王克丽丝汀娜

四、大浪淘沙

生活的艺术:苏格拉底、蒙田、尼采、福柯

尼采评苏格拉底

西塞罗:近代民主政治之父

培根

启蒙时代的法国

自然状态和国际关系:卢梭和康德

从梦到《文明的缺憾》

提倡无私之爱的哲学家勒维那

卡尔·施密特

历史哲学家本雅明

德国宗教哲学家罗森茨威格

理性的危机时代:1848-1917年间的欧洲思潮

以色列移民点

反犹太主义探源

犹太人错认祖国记

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爱因斯坦

谁可能阻止希特勒登台?

德国知识分子的无为

哈贝马斯和战后的德国

赫德尔与多元主义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凯恩斯

奥登论危机

尼安德特人

《牛津大英帝国史》

读《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

怀念柏林(代跋)

试读章节

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可说是唯一的一位享誉好几个艺术世代的画家。野兽派画家深受他的启发,而且对他愈来愈着迷。立体派公认他是他们的先祖。蒙德里安最初钻研的是塞尚,后来才转向立体主义,而他是否单从塞尚就可能通向全盘抽象化是个极饶兴味的问题。德国的表现主义者,不论是桥社派还是蓝骑士派,都对塞尚崇仰有加,但又都犹豫着,怎样才能最佳地利用他的遗产。意大利的现代主义者倒是有意避开他,因为他们都过于匆忙,而塞尚需要细看。他们的俄罗斯同行却对他激赏,虽然他们偏重用立体派的眼光看他。俄罗斯同一时代的至上派和构成主义者则公开承认,塞尚为他们开辟了道路。要是勉强举出一个他有可能最赏识的晚辈画家来,那么这个人大概非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莫属。

但是塞尚生前的成名之路却充满荆棘。他从1874年起参加印象派画展。虽然有一位画评家Georges Reviere对他表示激赏,说他的画充满了宁静和英雄气概的气定神闲,“那些嘲笑他的《浴者》的无知之辈,无异于在万神殿前指手画脚的野蛮人。”但总的说来,他受到的攻击远远多于赞扬。一直到1895年一位画商Vollard为他举办了个展之后,他才声名鹊起。

事实上,早在他成名之前,塞尚便深受同行画家的敬重。名家如德加、莫奈和雷诺阿无不对他仰慕有加,毕沙罗更是从一开始就看出了他的超凡脱俗。精明的Vollard对此也颇有所知。塞尚的画也受同行画家的珍藏。这在绘画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毕沙罗拥有塞尚的画14幅、德加7幅、雷诺阿3幅、高更和他的弟子丹尼斯各2幅。1899年,濒临破产的马蒂斯不惜斥资购下了他的《三浴女》(1879—1882),此画在20世纪初期的画坛一度成为众星拱照的北辰。

塞尚比左拉年长一岁,两人是埃克斯(Aix-Provence)梅涅高级中学(今名)的同学。塞尚就是在这所学校培养了对古典文学的爱好。维吉尔是他最钟爱的诗人,他在20岁时就翻译过维氏的《牧歌集》。但他对奥维德、卢克莱修、西塞罗、柏拉图也勤读不倦。对于当代作家,他也留意披览。据说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被他读得散了页。他的饱学,除了德加之外,印象派画家中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但是他并未失去作为一位印象派画家的本色,他不是那种重思考、爱思辨的知识分子(例如高更)。在他的生活中,首要的还是用眼,其次才是用脑。

塞尚和左拉、贝莱在埃克斯共同度过的青年时代,对于塞尚而言,可说是他一生艺术发展的主轴。如画的田园风光和晚期浪漫主义的少年情怀成为塞尚一生想通过图画来表现的理想生活境界(或不妨说乐园)的蓝本。亲密的同性关系也使他感受到生的欢愉和和谐,激发了他日后对生命的意义的不懈求索。

1858年,18岁的左拉来到巴黎。他曾致函塞尚和贝莱,邀他们同赴巴黎,在这个当时的世界文艺之都一展身手。意气风发的左拉相信,合他们三人之力,他们大可领导风骚而有余。塞尚如约而至,贝莱却留在了埃克斯。

塞尚和左拉早期的作品的确有心气相通之处,两人的作品都浸染着浪漫主义的悲剧色彩。例如塞尚在1867年专为左拉创作的《诱拐》和在1870年画的《狂欢》,与左拉同一时期的作品《泰蕾斯·拉甘》(1867)、《穆瑞神父的过失》(1875)都表现了女人成为暴力的牺牲品的主题。

《穆瑞神父的过失》是部很受后世学者争议的作品。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书中过分营造的抒情风格,而抒情性并非左拉的所长。用左拉自己的话说,他在这部小说中要表现的是“自然与宗教的冲突”。小说的情节十分牵强。主人翁穆瑞神父因为不能忍受教区会众的粗野、庸俗(只想一代代生男育女,比他们农场上的牲畜高明不了多少)和苦于不能帮助他们提高精神生活而导致精神分裂。他被医生送到一个僻远的庄园去疗养。这个名为Le Paradou(乐园)的庄园里住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女童阿萍(Albine)。阿萍是个孤儿,没有受过人世的教育。Le Paradou则是左拉为小说人物创造的伊甸园,它显然是埃克斯乡间田园风光的缩影。穆瑞逐渐恢复了记忆和健康,精神上也感受到喜乐和净化,但却没有能抵御代表尘世和土地的阿萍的诱惑。穆瑞最后重新获得了信仰,但却从圣洁的圣母转到受难的基督。阿萍则死在用自己的手堆满鲜花的床上。左拉大约在1869年开始构思这部小说。在同一时期内,塞尚创作了《圣安东尼的诱惑》、《野餐》和《田园曲》。它们所表现的主题是(道德的和性的)诱惑、遁世、对性的屈从以及它们与自然和艺术的关系,可说与《穆瑞神父的过失》一书的主题如响斯应。《穆》出版后的一到两年内,塞尚继续创作了《休息中的浴者》,此画是“浴者系列”中最具有自传意味一幅,而“浴者系列”无疑是塞尚作品中影响最深远的。画中的景色是一处世外桃源,Le Paradou的影子呼之欲出。据专家们考证,Le Paradou的原型是一处叫做Domaine de Gallice的庄园,是塞尚和左拉少年时代在埃克斯乡间漫游时的偶然发现。P10-13

序言

这里收集的是我历年来阅读笔记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西方历史上文艺学术界人物的介绍,偶尔也涉及一些我们比较熟悉或关心的历史事件,但仍以人或群体的命运作为这些事件的重心。

集中所选的人物,自然以我个人的偏嗜为主。大致说来,是文采风流者多、英雄割据者少。不过其中也有许多人物是我所知极少、甚至是见闻所不及的,为了增加自己的历史和文艺领域的知识,我曾“发愤苦读”这些人物的传记评介,苦读之余,自然也有自娱之时,所以这些笔记事实上是我自课自娱的记录。

以史传人,以传征史,是中外史学家共同的追求。好的传记,不但是通向知识殿堂的阶梯,也是魅力独具的文学享受。这是为什么一些名人的传记吸引许多学者才人一再重写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各主要国家基本上处于一个“承平”的时期:做学问的人多了,前事堪惊;反思的人也多了,新的思潮和历史观不断涌现,学术真正达到了一个“盛况”(使我们不胜“羡鱼之情”)!加上新资料不断开放和解密,更符合时代进展的、新的史学著作和传记自然应运而生。我在介绍这些传记主人翁的同时,也怀着借传记作者们的生花妙笔,把一个更现代的西方世界,一个更加拒绝歧视、提倡宽容和多元主义的世界介绍给读者们的私愿。正因为这些作者大多数都接受了这一现代精神的洗礼,他们才有了重新叙述他们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不息冲动。借这些作品反映出来的这样一个满含动力和魅力、面貌日新的西方社会对于我们开放思想、认识世界的努力肯定也是一个莫大的激励。

对我个人而言,我确实通过这些入门的介绍燃起了更炽热的求知热情,也找到了几个更适合我深入探索的领域,找到了不少令我更加忘情浸淫其中的书,我的读书之乐也因为更贴近内心的追求而得以更上层楼。我当然不敢企望读者们会从这本集子中得到任何类似的收获,但我至少希望能藉它与读者交换心得,以增读书之乐。也许主要是出于这样一种求其友声的愿望,在内容的安排上。除了粗略地分为艺术(艺山采薇)、文学(文海泛波)、人物(斯人已逝)以及学术思想与历史事件(大浪淘沙)四个领域外,我不再引入任何秩序化或系统化的努力。我希望藉浓厚一些的随意性,让读者们在读这本小书时,能多想象几分和一位不甚通晓世故的陌生人煮酒论交之乐。

感谢我的诸多亲友们为我提供供我耽读的大量书籍和报刊;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书虫之旅肯定不能成为长征。特别感谢奥顿先生和夫人,他们为我打开了面向现代世界的第一扇窗户。

也同时感谢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同仁们,全靠他们的鼓励和鼎力相助,这些芜杂的篇章才有了一个能见世人的面目。

后记

读到布罗茨基对列宁格勒(现已恢复圣彼得堡的原名)无任怀念而又迟迟不愿还乡一行,我也兴起了对柏林的怀念,而且颇能理解布氏不愿重访故里的心情。

据俄罗斯女作家托尔斯泰娅的分析,圣彼得堡在布氏的回忆中太珍贵了,因此他不愿回去,深恐碰伤了他过去的生命,因此他宁愿让这一段过去长留在记忆之中,不愿让任何现实的触摸玷污它。

柏林的生活对我也是一段珍贵的回忆,当然,我无须近乡情怯。但是,如果我重访柏林,我将做些什么呢,怎样才会使我不虚此行呢?因此,我总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我也总是以此来回答建议我重游德国的朋友们,而且也总是不被完全接受和理解。事实上,如果我学作诗人,我也许终身也不能准备好。因为诗人必须是完美的。

柏林无疑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驿站之一。我在那里从头至尾经历了七年的大学学习和其后四年的工作实践。重要的不是那十年寒暑,而是我经历了精神上的蜕变和成长,我从一个完全感性的、满怀空想也带着模模糊糊的爱国感情的年轻人转变成一个知道尊重理性的人。我的求知欲也被重新燃旺,并且找到了宣泄的方向。几十年来,我都因为这一股求知的热忱而从来不曾感到寂寞。

由于理性,我逐渐学会了分析自己,联系自己的过去和所来自的社会。我痛苦地发现,自己所受的教育是多么贫乏和褊狭。在自然科学方面,一直到大学阶段,所学的都是些技巧性的、机械性的东西,却没有学到一点对方法的尊重和对求知的挚爱。在人文科学方面,到处充斥着空洞的民族感情和对古老精神帝国的恋栈,也没有学到任何对人性的尊重和善与关同精神生活的联系。

这些思想和反省把我引向一个结论:我所来自的社会要想实现老一辈人那种富强的理想,必须先有健全的教育;健全的个人是健全的社会的基础。只看到富强是短视的,是舍本逐末,是非人性本位的,而且几代人以来,“富强”成为一种魔念,实际上和“虚强”、“蛮强”纠缠在一起。

遗憾的是,自从我回到工作的地方以后,我所处的社会的教育状况并没有本质上的改进,它反而变得更表面化、更急功近利、更标榜非理性的民族感情。中、小学的教育过程事实上成为一个压抑人性和抹除个性,迫使受教育者屈从于权威和时流的过程。

如果我重访柏林,那我一生中真正受教育的地方,在它的苍穹下,在那些我熟悉的场所和经常留连的地方,我拾回的也许不是当年的欢乐,而是许许多多冥思苦想的时刻:为学习上的难题,为寻找自觉,为乡愁,为个人和所属群体的命运。

我离开时满怀激情和希望,也把哈贝马斯对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要求和期望融进了我的理想。如今我是否长进了呢?我是否做到了几分不负少年志,不负前贤的教诲呢?这些涂涂抹抹、学语学步式的小文是否能为我开脱一二呢?或徒然更增我的愧疚呢?

我真的还没有准备好,为我的重访之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柏林苍穹下--一位数学家的文化随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1022
开本 16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92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