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时代的思路决定一生的出路(白金纪念版)
内容
试读章节

在我国大部分封建社会时期,书生学子们十年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获得报效国家的机会,更能获取荣华富贵,换来光宗耀祖的无上荣耀。

到了当代中国,计划经济时代,上大学成了农村孩子远离贫困的唯一出路,成了城市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选择。人们渴望“一考定终身”。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捧了金饭碗。在学校,学多学少、学好学坏似乎都没有什么差别,只要拿到了毕业证,就等于一辈子都能高枕无忧。

转眼之间,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考上了大学再也不意味着未来之路就是一片坦途,那些躺在床上做着金科美梦的同学们,被抽走了枕头,断了奶。尽管有的同学并不情愿,但是也只好自己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努力去寻找面包和牛奶。然而仍有一些头脑不清,直犯迷糊的同学,并不知道马上去寻找面包牛奶,却还整日得过且过,做着“天上掉馅儿饼的美梦”!殊不知,如此迷糊地对待大学生涯,别说是一辈子高枕无忧了,就连想要顺利读完大学也都会变成黄粱一梦!

2006年8月31日,《中国教育报》上就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

开学前夕,武汉理工大学有大批学生提前返校参加补考,其中近一半是大一学生。这在武汉市民和在校大学生中引起了讨论。有人说,不少学生把学校当做“保险箱”,考入大学就尽情玩,这次大补考是给他们敲响警钟。一位今年刚考上大学的学生家长则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孩子初入大学,离开父母的管教,会不会受到不良学风的影响?据悉,该校这次参加补考的原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大学生多达8466人次,而3个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总数约为2.7万人。补考率、重修率高居,并不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独有现象。据报道,在武汉其他高校也出现类似的学风问题:某学院不足3000人,却有1000余人次参加补考,某些班级甚至80%的学生有不及格科目。探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放松学习。在武汉理工大学的补考生中,近一半人是2005级的大一学生。不少教师认为,大一学生经历了紧张的高中,特别容易放松学习。他们挂科的原因并非是课程难度超出接受能力,而是他们主观上轻视学习和成绩。某大学一女生在BBS上留言:“进入了大学还有必要像高三一样神经紧绷、一刻不落吗?我觉得应该放松自己,逃几次课也没有关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专业的小刘告诉记者,期末考试并不难,同学们的基础差异也不大,有的科目甚至突击一下就能通过,但有些人沉迷网络、恋爱,连最后的冲刺复习都不愿认真对待,等着他们的只能是补考。

有人可能会把出现这样的问题简单地归罪于大学新生纵情玩乐,其实不然。这些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新生们,从小就是家长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学校的骄傲,他们按照家长设计好的路一步步走到今天。习惯了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习惯了成堆的家庭作业,习惯了固定的教室,习惯了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12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考上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高峰强教授说:“这些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习惯了考试,习惯了面对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旦没有标准答案,便不知所措了。他们在进人大学前,总以为象牙塔是神圣的天堂,凭着这个信念寒窗苦读,幸运地通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进入大学以后,中学时代读书那个很明确很具体的目标——考上大学,已经实现了。但是走进大学后,却发现这里竟不是梦中那个“完美世界”。生活的主题仍然是学习,但是学习的方式和目的却完全不同。一下子没有了父母的唠叨,没有了专属的教室,下课后没有老师随时随地的敦促。无论你愿不愿意,你都被当做一个心理和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的成年人来对待。这种相对宽松的教学管理环境,使得很多习惯高中时那种学习模式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要如何支配空余时间。于是,他们变得迷糊了,变得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P2-3

目录

Part1 大学时代,多一些思考,可以让你少奋斗十年

 上大学了,你别再犯迷糊了

 伏案苦学四年,不如多角度思考一秒

 如何让学历超越一张纸的价值,想过吗

 读大学,究竟要读什么

 大学阶段不规划人生,毕业之后就要被人生规划

 思想要独立,不能做别人的“提线木偶”

 现实点,别再活在幻想里

 学习是一生的需要,终生学习才能终生发展

Part2 要就业从入学就要做准备: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

 大学生做兼职,不要光为了钱

 从大一开始就写将来的“就业简历”

 确定职业方向,选择正确的路比跑得快更重要

 四年后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现在就要做好选择

 从政、从商还是搞学术,大一就要做好准备

 新生创业,小心“短命”化

 术业有专攻,一技之长是就业的“筹码”

 专业无冷热: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Part3 四年生涯怎么过才最划算:以最低的学习成本获得最高的人生利润

 不必通读全书,学会快速接受信息

 选修课可以拓宽知识视野

 不读死书,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去图书馆,它是为你而设的

 逃课,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竞争要获胜,就要比别人早一步

 合理安排闲暇时间

 用小目标实现大突破

 培养好口才,机会要靠推销自己来争取

 大学里必须要培养的六种能力

 好心态,永远是你最好的“增长点”

 参加学生会活动,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Part4 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思路完备开阔,出路才显而易见

 放开思路,不要在心中竖起栅栏

 每天读书,铸造求知的人生

 勤能补拙,勤奋才能造就大事业

 一旦分派任务,立刻开始动手

 别担心出错,要有敢于尝试创新的勇气

 寻找非凡的成功者,并与之交谈

 在某方面做到比周围人出色

 让艺术之花在你身上盛开

 校外活动,是你通往社会的真实路口

Part5 大学不仅学知识,还要学做人: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别做大学的过客,要做大学的灵魂

 诚信的价值观是成功的基本条件

 学会负责,永远不要找借口

 坚持走自己的路,你才不会随波逐流

 做人要积极,别把失败看成是终点

 年轻时,要能为别人的成功而喝彩

 摆脱嫉妒的禁锢,让心灵享受自由

 把自省当成人生的长久课题

 坚韧:耐心能把冷板凳坐热

 宽容: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Part6 树立人脉管理理念:让你认识的每一个人都能为你的人生助力

 拓展人脉圈,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同学圈,一定要有几个密友

 与你的教授成为好朋友

 分享是最先要学会的人脉技巧

 赞美是一块磁石,能将他人牢牢吸到你身边

 君子相交,不计名利

 要做大先做小,能低调才能高就

 如果不懂得奉献,你就会失去他人的拥护

 会沟通的人才能广交天下朋友

Part7 处世能力也是竞争力:世上无难事,只要会“办事”

 趁着年轻,学点人情世故

 训练自己成熟冷静的能力

 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

 谨慎做出你的承诺

 发怒时,学会控制自己

 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无谓的争执

 别介意那些用心不良的评论

 要有协作精神,学会把一变成多

 要学会感恩,不要总爱抱怨

Part8 30岁以前创出天地:大学时代如何培养自己的财富思维

 机会总是跟着有强烈欲望的人

 大学阶段要打造完美的成功者基因

 要不断搜索致富的新点子

 小富由俭,大学生必须要“小气”一点

 不做“卡奴”做“卡神”

 别盲目跟风,创业要学会“脑筋急转弯”

 选对池塘钓大鱼,选择最佳创业行业

 市场盲点蕴藏无限商机

 毕业就创业,3D岁前功成名就

Part9 大学绝非爱情的最佳收获季节:大学里的爱情之路为什么易短路

 大学爱情:必修课?选修课?

 大学谈的不是恋爱,谈的是寂寞

 把爱情当成炫耀品,你如何会有真爱

 大学生总想营造浪漫,但爱情账单谁买单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自然承受不了爱情之重

 分手的确痛苦,但不要刻意沉迷

 性,该远离还是该靠近

 大学里的爱情到底能走多远

序言

大学,也许是你从小向往的目标。经过多年对它孜孜不倦的

追求,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高考结束后,你成功地被某一所大学录取,高中的生活即将变成过眼云烟,而你就要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大学时代,将会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多彩最难忘的阶段。大学四年,不仅意味着可以尽情追寻乐趣,更是步入社会的起点,是成就事业的基础阶段。尽管大学时光很短暂,但却是十分宝贵的。时任Google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在《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中说:“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时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接触社会实践,第一次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迈入大学,这许多个第一次让你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着憧憬。但是,你有没有真的为这么多的第一次做好准备呢?

有的同学大学四年过去之后,说出了这样的话:“在大学里纯粹是瞎玩,虚度了几年光阴,真的是很后悔啊,现在出来不得不重新学习,好累啊。”很明显,他们后悔了,但他们不是后悔上了大学,而是后悔在大学里没把握好自己,虚度了年华。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以及长远的眼光来看,上大学是一件不让人后悔的事情,然而从眼前一些同学的状态来看,上大学似乎又是一件后悔的事情,那么,我们能不能避免这个短期的后悔呢?可以肯定地说,这绝对是可以的。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大学生千万不要等到毕业后再去后悔自己大学四年白白浪费了,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抱怨自己为什么上的是那所“烂”学校。或许等到你后悔、抱怨的那天,才是你开始思考自己人生之路的时候,你在犹豫,你在徘徊,你迷茫,你终于开始思考自己,可是,这时候你却可能已经浪费了整个大学的时光。

大学时代的思路,决定一生的出路。与其等到后悔的时候才想到要重新开始,为什么不在刚入大学时就开始把握自己呢?

本书正是为了那些刚步入大学的莘莘学子而作的。书中系统地从大学时代要进行哪些思考,应该如何规划这四年,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人脉对未来人生的影响以及大学时应该如何看待爱情及把握爱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因此,如果刚进大学的你对未来感到彷徨和无助,那么不妨仔细阅读这本书。因为它将告诉你,大学时代要如何才能把握自己,成就自己!

内容推荐

大学时代的思路,决定一生的出路。与其等到后悔的时候才想到要重新开始,为什么不在刚入大学时就开始把握自己呢?

因此,如果刚进大学的你对未来感到彷徨和无助,那么不妨仔细阅读这由周志宏和梁力编著的《大学时代的思路决定一生的出路》。因为《大学时代的思路决定一生的出路》将告诉你,大学时代要如何才能把握自己,成就自己!

编辑推荐

由周志宏和梁力编著的《大学时代的思路决定一生的出路》正是为了那些刚步入大学的莘莘学子而作的。书中系统地从大学时代要进行哪些思考,应该如何规划这四年,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人脉对未来人生的影响以及大学时应该如何看待爱情及把握爱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时代的思路决定一生的出路(白金纪念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志宏//梁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66907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1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