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控制力(哈佛学生必修公开课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理学虽然是近代才开始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哈佛早已有很多学者对心理学进行研究了。在哈佛,心理学是选修人数最多的科目,人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他人的心理,掌控自我心理。金圣荣编著的《控制力(哈佛学生必修公开课第2版)》的第2版。全书根据现在人们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更新。

内容推荐

金圣荣编著的《控制力(哈佛学生必修公开课第2版)》共分为十章,从催眠、情绪、行为、语言、表情、气场、情感、眼神、肢体、推理等十个方面讲述控制力;告诉读者如何去掌控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在第1版的基础上,更新了案例以及各项自测题。本书适合对领导力有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目录

第一章 CHAPTER 01 执行控制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1.确定管理目标以提升执行力

 2.不要让拖延成为执行的障碍

 3.合理授权以提高执行力

 4.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与执行力

 5.恰当的奖惩方式可以提高执行力

 6.有效地沟通可以促进执行力

 执行力测试

第二章 CHAPTER 02 情绪控制力:从情绪变化中提升控制力

 1.保持乐观心态,不要让情绪左右了心智

 2.只有用积极向上的好心态才能击溃烦恼情绪

 3.学会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才不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4.控制好情绪才能提升控制力

 5.淡定情绪是提升控制力的关键

 6.及时察觉并解除负面情绪,才不会丢失控制力

 7.转移注意力,是释放愤怒情绪的有效手段

 情绪控制测试

第三章 CHAPTER 03 行为控制力:让行为打开心灵的枷锁

 1.双手叉腰究竟表现出怎样的一种心态

 2.手臂动作散发出真实的内心世界

 3.手部的细微动作所隐含的心理小秘密

 4.如何从身体的距离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5.如何从握手的方式窥探他人的内心

 6.从躯干动作中同样能够捕捉到对方真实的内心

 7.如何从脚部显示的信息去解析一个人的心理密码

 8.透视托下巴背后的心理行为

 9.人的体型与性格密切相关

 10.腿脚有时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情绪

 行为测试

第四章 CHAPTER 04 语言控制力:如何从语言中积聚控制力的

 能量

 1.超限效应:连续攻击突破对手的心理极限

 2.赞美是打开他人心扉的一把钥匙

 3.慢悠悠说话——窥探他人的内心世界

 4.迂回周旋——让自己更容易靠近自己

 5.口头禅会在你无意间反映出你的真实想法

 6.小心那些虚情假意的言辞

 7.语速的快慢:经常被忽视的透析人心“暗语”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第五章 CHAPTER 05 表情控制力:从喜怒哀乐中寻找控制力

 1.面部微反应:一闪而过的谎言信号

 2.不会说话的鼻子同样可以“讲”出内心的秘密

 3.小心嘴巴的特征及动作将自己出卖了

 4.小小牙齿间滑落的心理学“大学问”

 5.捕捉脸上透露出来的信号,强化控制力

 表情测试

第六章 CHAPTER 06 气场控制力:在一呼一吸间强化控制力

 1.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够有效提升气场能量

 2.心灵的高度,决定了气场的强弱

 3.拥有沉稳从容的心态,才能拥有强大的控制力

 4.自信让气场拥有更为神奇的力量

 5.发型气场——提升控制力不可忽视的因子

 6.形体语言,是打造个人气场的基石

 7.挺拔端正的身姿能够彰显自信

 气场测试

第七章 CHAPTER 07 情感控制力:源自“魔术师”的力量

 1.“野蛮女友”真的让人丧失控制力吗

 2.苹果法则之一:青苹果背后隐藏的情感控制力

 3.初恋——源自魔术师的力量

 4.苹果法则之二:当爱情突然来敲门时,为什么很多男人转

 身而去了

 5.“忘掉”过去,才能提升控制力

 情感测试

第八章 CHAPTER 08 眼神控制力:波光流转间流露出强大的控制力

 1.如何读懂瞳孔里显现出的“摩尔斯电码”

 2.不同的眼神折射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3.眼睛中传递出的心理暗示——“悄悄话”

 4.“眉来眼去”的背后究竟隐含着怎样的秘密

 5.眼神的变化就是心理的“一面镜子”

 6.视线变化是心理出现“波澜”的征兆

 眼神测试

第九章 CHAPTER 09 肢体控制力:比说话更有效的控制力

 1.头部动作是泄露心理秘密的暗号

 2.嘴部行为是打开对方心扉的有效“窗口”

 3.形体背后反馈出来的信息可以透视人心

 4.简单的手形同样能够洞察他人的真实意图

 5.手势虽然不会讲话,却能告诉你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6.触摸胸口:让自己的内心一览无余

 肢体语言测试

第十章 CHAPTER 10 推理控制力:从蛛丝马迹中彰显无声的力量

 1.海盗分金:实现推理控制力的挑战

 2.利用惯性思维,集中火力打击对手

 3.“南风”效应:暖风之下的心理推理

 4.只有比对方分析得透彻,才能比对手推理得更准确

 5.囚徒效应——用推理的方式让对方吐露“真情”

 6.合理的推理让“无逻辑犯罪”无处藏身

 7.“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提升推理控制力的关键

 8.理清思路是完成推理控制力的关键

 推理能力测试

试读章节

6.及时察觉并解除负面情绪,才不会丢失控制力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经过长期地研究后发现,情绪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产生,当自己发觉时,它已经作用于你的内心,并开始对你的行动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每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伴随着身体的变化,如果我们仔细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就能及时捕捉自己的情绪,从而将坏的情绪驱逐出去。

事实上,每一个情绪都是一个信息——一个来自你灵魂的信号。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认为,情绪是由外在环境引起的。当你遇到美好的事物时,你就会产生高兴愉悦的情绪;当你遇到挫折或者苦难时,悲伤便会爬上你的心头,覆盖你的额角,让你愁眉苦脸。然而,心灵畅销书作者加里·祖卡夫却从相反的角度来认知情绪。他告诉我们,情绪的产生,并不依赖于外在环境,而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能量系统。当能量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变化时,就会相应的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认为,要想从根本上了解情绪,以合理的方式处理情绪,首先要通过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察觉到情绪的改变。

为了更好地阐释这一点,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将人们身体中的能量系统如同古印度瑜伽的修行理论一般分成七个中心,从头顶到脚底依次分布开来,当能量从能量系统中的每一个中心流过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同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就是你的情绪。比如,第五个能量中心处在喉部附近,当能量以以爱和信任的方式经过第五个中心——喉部附近时,你会清晰而流畅地表达自己,声音洪亮有力。当能量以恐惧和疑虑的方式经过第五个中心时,你的表达是紧缩的,声音会变得细弱无力。

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还特意强调,当一个人与他人交谈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喉咙是放松的还是紧缩的,他的声音是微弱无力还是清晰有力,他是否在表达你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到,情绪是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的东西,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要先认清它的本质。任何情绪都只是灵魂向我们发出的信号,如果我们接收它,并和它进行积极的对话,那么,我们即可有效地避免负面情绪带来的伤害。通过能量系统来阐释情绪在我们身体中的影响,而这正是一种自审的态度。当积极的情绪来临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它,而不是让它恣意生长,因为积极的情绪在被过分放大时,同样会给我们带来伤害。人们通常所说的“乐极生悲”正是这个道理。当负面情绪来临时,应该认真分析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而不是选择逃避。如果你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藏在内心的某个角落,不去正视它,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你消除了负面情绪,但其实负面情绪一直藏在你的心里,它带给你的影响也会一直存在。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说:“人们有能力把自己当作一个与己无关的客体,然后在对这种特殊客体的观察中,发现和完善自我。”我们往往在看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清楚事情的真相,而在面对自己的事情时,却总是不能看明白。所谓“旁观者清”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们把这个道理运用到体察自己的情绪上,不就能够更加了解自身的情绪变化吗?

人们在面对自己时,不妨把自己当作另外一个个体,然后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审视自我的情绪,说白了,这也是一种自我审查。加里·祖卡夫告诉人们要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然后回头去剖析情绪带给物质身体的变化。而詹姆斯教授告诉人们,离开自己的物质世界,然后回头去看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

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接触社会,然后社会向我们反馈某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这种方法,有时未免会产生误解。所谓误解,就是社会向人们传递的信息,人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分析。例如,当一个人夸另外一个人时,被夸奖的人将他人向自己发出的信息误读或者过分夸大,这样很容易使他对自己的定位出现偏差。比如,面对成功时,听了他人的夸奖沾沾自喜,骄傲自大;面对失败时,听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后妄自菲薄,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人们能直接以旁观者来审视自己,那么,就不会出现上述信息中传递错误的现象。

心理学家库利在詹姆斯教授的基础上,将这种自审的方法进一步推广,并称为“镜中我”。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情绪中,如果你面对镜子,观察自己,你就会发现某种情绪开始在你的身上出现。身体上的任何变化都会在你的眼中一目了然。

苏格兰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说:“我们刚刚学会欺骗,就编织出如此混乱的丝网。”……

P38-40

序言

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与人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群体生活,更高效地达成各种目标,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而其所依赖的正是一个人掌控自我行为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又来自何处呢?人们如何才能获得它呢?

众所周知,人类的任何行为和语言都有其一定的原因,也就是以其思想为主导。所以,想要了解他人的行为,一定要清楚其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做到这点,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观其细微动作、辨析语言的声调与修辞等,以迅速分析判断出其行为的真正目的。只有清楚他人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才能找到正确应对他的办法,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与人交往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所以在社会生活中,有人能如鱼得水,有人却寸步难行。哈佛经理人在管理学中,特别强调管理者的洞悉能力,尤其是对于员工的心理了解。在他们看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了解他人的能力。同样,对于自身行为方面的认知,人们也要从自己的个性及由它而产生的各种细微的心理变化入手。一个人的人生必然有很多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如果能了解这些规律,对帮助了解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多一些了解,才能更全面地理解问题,更有信心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并对周围做出更周全的反应。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心理学专家早已给出了各种建议。

心理学,虽然只是近代才开始的一门学科,但在哈佛早已有很多学者对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在哈佛,心理学是学生们最受欢迎的科目。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很多迫切需要实现的愿望。人们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努力超越他人,做到更好。但是,人们在关注自身能力的同时,却忽视了内在的心理力量。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日益深刻,并开始正视自身性格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开始在校园中流传开来,并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随着哈佛大学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哈佛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崛起,其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在哈佛,心理学是选修人数最多的科目,人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他人的心理,掌控自我心理。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和他人聊天时,对方总是在不经意间的走神,自己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和一个人交谈时,感觉他是在说真话,但事后证明他是在说假话;有时候和人谈话,对方总在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但自己却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更有甚者,自己明明什么话都没说,但对方已经知道自己的想法了。面对交流时出现的这些情况,人们有时知道他人想要表达什么,这完全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但又不知道原因。心理学中的控制力就是要告诉人们,为什么自己或他人有时能感觉到彼此的想法,并能通过这样的了解,使人们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更顺畅。

人的心灵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但是也很容易被各种情绪所左右,使它的力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希望帮助人们找到一条更好的调控自身情绪的途径,从而让人们发挥出心灵的巨大正能量。哈佛的很多心理学家认为,高情商的人一定是控制情绪的高手,低情商的人情绪控制能力一定很差。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已经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因为高情商的人善于控制、利用自己的情绪。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拥有高情商的人往往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情绪智商其实就是心理上的一种情绪的塑造与控制,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拥有高智商,但性格孤僻、自卑、脆弱,无法面对挫折,或急躁、固执、自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即便他的智商再高,想要取得成功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而情商高的人,自我认知能力强,善于控制情绪,有较高的抗挫折能力,同时喜欢与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分享或者合作,而这些都是一个人开启成功之门的关键因素。因此说,成功若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子里,那么善于控制情绪,就是开启这问题大门的钥匙。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对情商作过详细而明确的说明。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人的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第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第三,以自己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第四,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第五,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而在这五个能力中,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最关键的。

丹尼尔·戈尔曼教授认为,长久持续的负面情绪会让人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危害人的健康。但如果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生就会更加顺畅。当强烈的负面情绪占据了内心的时候,人们不要任负面情绪摆布自己,而应该从负面情绪里跳出来,寻找控制自我情绪的力量,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立意之一。

编者鉴于当今社会中的人们,对自身心理认识的欠缺,对心理改变的迫切需求,从而编写了这本书,希望人们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自身心理有所认识,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帮助。

编 者

2016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控制力(哈佛学生必修公开课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金圣荣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216085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6052594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