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赫尔曼·黑塞诗歌中的乡愁书写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赫尔曼·黑塞为德语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爱好音乐与绘画,也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不仅表现了对过去时代的留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情表达。本书基于“乡愁”视角,即现代人对精神依托的渴望,对黑塞诗歌进行了研究,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黑塞诗歌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审美思考,更进一步理解黑塞诗歌所传达出的宝贵思想价值: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思考、对个体心灵的尊重、对生命的真诚信念和对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 作者简介 王雯鹤,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文学。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奖”等奖项。出版《试论寂静之地》《第二把剑》两部译著。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作为诗人的黑塞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乡愁”概念及黑塞诗歌创作中乡愁意识的形成 第四节 黑塞诗歌创作中乡愁书写的发展阶段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第二章 黑塞前期诗歌中的乡愁书写 第一节 黑塞前期诗歌中的家乡图景 一、童年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精神自由与艺术繁荣 第二节 寻乡之路上的希望与绝望 一、在艺术创作中构建理想世界 二、经由死亡之门抵达理想世界 第三节 诗人——孤独而坚定的寻乡者 第三章 黑塞后期诗歌中的乡愁书写 第一节 “一战”带来的反思 第二节 黑塞后期诗歌中的家乡图景 一、“精神”的内涵:超越对立的一体性 二、还乡的可能性——“精神”在心中 第三节 内向的寻乡之路 一、在静修中感知“精神” 二、在神秘的氛围中体验与“精神”的合一 三、跨越人生阶段以无限接近“精神” 第四节 诗人——“神圣敬畏”的守护者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文中所引诗歌的德语原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赫尔曼·黑塞诗歌中的乡愁书写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雯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2327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9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6 |
CIP核字 | 2022154444 |
中图分类号 | I516.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5 |
宽 | 16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