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蜡像陈列馆之夜/任溶溶经典译丛之午夜大师
内容
编辑推荐

《任溶溶经典译丛之午夜大师》系列丛书共精心挑选了四十九篇神秘惊悚的短篇小说,内容广泛,情节曲折。这些作品,部分出自如莫泊桑、狄更斯等名家之手,是任溶溶先生主编《外国文艺》时编译的菁华,他把它看做是“外国聊斋”。本书为系列之《蜡像陈列馆之夜》分册,收录了《鬼妹传奇》、《街角古玩店》、《蜡像陈列馆之夜》等十四篇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任溶溶经典译丛之午夜大师》系列丛书共分三册,包括《蜡像陈列馆之夜》、《玩偶的幽灵》和《失踪的房子》。丛书共精心挑选了四十九篇神秘惊悚的短篇小说,内容广泛,情节曲折。这些作品,部分出自如莫泊桑、狄更斯等名家之手,是任溶溶先生主编《外国文艺》时编译的菁华,他把它看做是“外国聊斋”,优中选优,选择其中优秀篇章编成“午夜大师”系列奉献给小读者。

本书为系列之《蜡像陈列馆之夜》分册。

目录

谁知道

地狱之行

街角古玩店

鬼妹传奇

鬼友

山间幸遇

安沃思太太

鬼少爷和我

回到古罗马时代

小黄狗

蜡像陈列馆之夜

W.S

五指爬虫

编辑侧记

试读章节

由于我太喜欢独居,甚至不能容忍有人睡在同一个屋顶下,因此我无法住在巴黎。想到有那么多人住在我周围,哪怕他们睡着,我也感受到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只要知道或觉得隔墙有人,我就无法安息。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原因也许十分简单:我对我自己以外的任何事物很快就会厌倦。像我这样的人确有不少,这是一种公认的心理现象——对自己以外事物的专注能力有限,一超过限度就会厌倦。其结果是我喜爱无生命的东西,它们对我犹如人一样重要。我的房子是我过孤独生活的世界,里面塞满了家具和摆设,我在其中感到宁静、满足、快活,犹如在一位爱妻的怀抱里。

房子建造在一个幽静的大花园中,离城不远。当我感到有必要的时候,我便到城里去享受一点社交生活。仆人们住在大花园另一头果菜园中的一座房子里。

那天晚上城里的剧院上演《西居尔》,我还是第一次看这出美丽的音乐神话剧,我感到满意极了。

我轻快地走回家,旋律在我的脑子里萦绕,迷人的场面在记忆中闪现。周围漆黑一片,连路也看不清,好几次差点掉到沟里去。这时已是凌晨一点或一点半,天空忽然微微发亮,下弦月升起来了,古铜色的,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微弱的月光连影子也照不出来。

我家花园在我前面黑魃魃的,不知为什么,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大片树木像个坟墓,我的房子就埋葬在里面。

当我来到房子前面时,感到异样的不舒服。一点声音也没有,树木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这是怎么啦?”我想。十年来我回家从没这样紧张过。我不是害个白,我一向不十白黑。即使看到小偷,我也只会暴跳如雷,扑上去抓住他。而且我有手枪。但我没有用手去掏枪,因为我只想控制住心中的恐怖感觉。

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祥的预感吗?

我继续走,只觉得背脊从上到下在哆嗦。当我靠近房子墙边时,我觉得必须歇一下才能开门进去。我在客厅窗前的花园凳子上坐下,坐在那里心怦怦直跳,头靠着墙,看着黑魃魃的叶丛。我耳朵里嗡嗡响,而且这嗡嗡声十分清楚,不是平常的动脉跳动,而是来自屋内的声音。我听见一种模糊的响声,好像有许多东西在移动,好像有人在搬动我的家具。

起先我以为听错了,便把耳朵贴近百叶窗细听,旋即便断定屋内发生了什么异常和莫名其妙的事。我并不害怕,但是感到吃惊,好大一会儿无法作出决定。喧闹声越来越响,有时候甚至隆隆响到好像马上要发生隆隆爆炸的地步。接下来我掏出钥匙,塞到门锁里转了两圈,用足力气把门推开,门都撞到了里边的墙上了。

砰的一下,开门声像一声枪响,紧接着是从地下室到顶楼的一阵轰隆声。太突然,太可寸白,太震耳欲聋了!我连忙退后几步,明知无用,还是把手枪从枪套里拔出来。

我等了片刻,就听到有一种不平常的声音在楼梯上、镶木地板上、地毯上咚咚响,不是人的脚或者鞋子的响声,而是一些拐杖、一些木头的和铁的拐杖的咚咚声。接着,我看到一把扶手椅,我读书坐的大扶手椅,走出了门口,顺着车道走去。紧接着是客厅里的其他家具:一张张沙发像鳄鱼用粗短的腿爬行一样爬走,所有的椅子像山羊那样跳着奔跑,小凳子也像兔子那样溜之乎也。

我躲进一丛灌木,弯着腰盯住我的那些家具,它们一件接一件出来,由于形状和重量不同,有的走得快有的走得慢。大钢琴像一匹黑马那样奔跑,里面的琴弦发出轻微的叮叮声:一些刷子、镜子和酒杯,像飞鱼那样滑过石子地面,在月下闪着萤火虫那样的光。地毯和挂毯飘起来飞走。后来我的写字台也出来了,这是件18世纪的古董,里面有我所有的信件,是我过去的痛苦与激情的全部档案。我一下子忘掉了害怕,猛地跳起来扑过去抓住它,但是它势不可当地只管向前走,我拼了命也无法使它停下。我马上被拖倒在地,被它拖着在石子路上滚了又滚:随之而来的那些家具在我身上和腿上践踏。等到我把手松开,所有的家具便从我身上很快地冲过去,犹如一队骑兵冲过一个落下马的士兵。

最后我吓疯了,好容易离开车道,重新躲到树丛间,看着我那些小零小碎的东西纷纷离开不见了。

这时候,我听见空屋子里一扇扇门砰砰地先后关上,从顶楼关到楼下,发出嗡嗡的回声。

我撒开腿就向城里逃去,直至跑到了街上,碰到了行人才定下心来。我去按一家熟悉的旅馆的门铃。我拍掉衣服上的尘土,伪称丢了钥匙,回不了家。

我躺在床上,把被单拉到了眼睛上面,但是怎么也睡不着,倾听着剧烈的心跳。我关照旅馆侍者,天一亮就去通知我的仆人,因此早晨七点光景,我的一个男仆就来敲我的房门。他脸上一副难过的样子。

“昨夜出了可怕的事情,老爷。”他说。

“什么事情?”

“所有的家具都被盗窃一空了,真是一扫而光,连最小的东西也不剩。”

听了这话我反而松了口气。为什么?我不知道。

我已经完全控制住自己。我决定不流露出我的情绪,不把我所见到的告诉任何人,而把这件事像什么可卟白的秘密那样藏在心底。我回答说:“准是偷了我钥匙的人。必须马上报警。我这就起来和你一起上警察局去。”

整整调查了五个月,什么也没查出来。既找不到我丢失的任何东西,也找不到窃贼的任何线索。我的老天爷!只要我把我所见到的告诉他们,被关起来的可不是窃贼,而是我。

我知道怎样闭口不谈。我没有再布置我的房子。没有用处,同样的事还会发生。我不愿再回这座房子去,而是到巴黎住进了旅馆,去看医生,询问我的精神状况。自那可个白之夜以来,我的精神状况使我极其担心。

医生们建议我去旅行,我接受了他们的劝告。

P2-6

序言

读外国文学译作,读者往往把译者看得比作者重,因为不是翻译的高手是很难把原作的风韵和作家的风格巧妙地传递给读者的。我想,当你拿到这套悬疑小说时,你也许会同样先看看译者是谁。本书译者就是我国当代鼎鼎大名的翻译家任溶溶先生。早在五六十年前,也许你的爷爷奶奶就是读着他翻译的《古丽雅的道路》和《俄罗斯民间故事》长大的。稍后,他写儿童诗《爸爸的老师》《你说我爸爸是干什么的》等;他的童话更是出手不凡,如《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等;他也写儿童小说,如《我是个黑人的孩子,我住在美国》,这篇小说一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他真称得上是位多面手。这些作品伴随着你的爸爸妈妈们长大。近二三十年来,他更以全副精力翻译世界各国儿童文学名著,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

粉碎“四人帮”之后,任溶溶调到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主编《外国文艺》双月刊。这是个主要介绍外国成人文学作品的刊物。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也亲手编译了不少作品。看似远离了他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直以翻译外国儿童文学为主的航道。其实世界上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超越读者的年龄界限的。例如我国的《聊斋志异》,成年人读得着迷,其中不少篇章是很好的童话故事,小读者也爱不释手。选在这套“午夜大师”系列中的作品,部分出自如莫泊桑、狄更斯等名家之手,是任溶溶先生主编《外国文艺》时编译的菁华,他把它看做是“外国聊斋”,优中选优,选择其中优秀篇章编成“午夜大师”系列奉献给小读者。

这套书中的故事大多写鬼和幽灵,但并不阴森可怕,而是温暖感人。民间故事中的幽灵是邪恶的化身,但在《玩偶的幽灵》中却充满了爱的温暖和人情味。主人公玩偶医生帕克勒日久生情,爱上了别人送来修理的玩偶尼娜,实在不想把它还给顾主,只好让女儿埃尔丝代送。可是埃尔丝却迟迟没有回来,焦急等待的帕克勒好似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尼娜的幽灵出现了,带引帕克勒找到了车祸受伤的埃尔丝……这篇故事不仅写得充满人情味,而且人物是童话里的人物,环境是童话里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童话般的关系,尽管出现幽灵,却丝毫没有一点恐怖的感觉。

在鬼的故事里不做毛骨悚然的细节描写而是表现关爱的话,就会冲淡阴森的感觉。如《鬼友》就是讲述孤儿莫尼卡与七位鬼友相处甚欢的故事。孤僻成性的莫尼卡平时很少说话,老是一个人待在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的那间空教室本来是一个女子学校的教室,莫尼卡在这里认识了因病去世的七位女孩的魂灵,她们成了好朋友,她也从中找到了童年的快乐,出现了许多温暖感人的场面,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从此变成了活泼乐观的小姑娘。

孩子们出于猎奇,为了好玩,喜欢寻找刺激,因此他们爱读一定程度的惊恐故事,如《鬼伯爵寻仇记》。这个题目听起来有点吓人,对有好奇心理的孩子却颇有吸引力,也许有人会担心孩子读了会受到惊吓,实际上它只是讲了一个伯爵被冤死之后要为自己正名的故事。虽有点有惊无险的恐怖气氛,但故事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已经稀释了惊悚惶恐的气氛,字里行间还带了一点诙谐打趣的意味,把鬼伯爵的形象描绘得幽默风趣,令人忍不住发笑,更大大冲淡了恐怖的氛围。读似类的故事,小读者在感到可怕的同时,在恐怖刺激之后,竟是难以言说的轻松之感。

有的篇章把鬼魅或幽灵的形象淡化到如魔术师制造幻觉一样轻松有趣。如《圣诞节的真谛》一篇,在德布里奇公司工作了二十年已经去世的那个修女,被幻化成圣诞妈妈,把一张大奖的票,给了渴望为重病卧床的弟弟得到一份圣诞礼物的穷女孩,处处洋溢着爱和温暖,并融化在过节的欢乐氛围中。读者早已感觉不到她是鬼魂,当然也不会产生阴森恐怖的感受了。  从上述信手举的几个例子来看,年龄大一点的小读者是会在故事中发现一个个幻想而读得津津有味的。可能在有些家长眼里,讲鬼和幽灵的故事还是不太主张让孩子阅读的,担心读了以后会产生恐惧心理,受到惊吓。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首先,译者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也是一位有国际影响的翻译家。他熟谙儿童心理,一生致力于文学翻译事业,几乎世界上重要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都有他的译本,其眼光之准,用力之专,成果之显赫,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他认为:好的鬼故事其实是童话的化身,从中往往能体会到温暖的东西。其次,今天的孩子见多识广,他们虽带着恐怖心理去读鬼和幽灵的故事,但他们也清醒地知道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鬼和幽灵。为此我特地到我所在的金华市一家重点小学,找了低、中、高三段各两个班级作了一次简要调查——“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结果是除低年级有少数人相信有鬼,中高段四个班学生绝大多数不相信有鬼存在。可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孩子们普遍喜欢历险、悬疑、刺激和一定程度惊恐的故事。在阅读这类作品时寻找刺激从中获取乐趣,正好像他们在儿童游乐园坐过山车一样,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惊恐情绪,但惶恐之后是无穷的乐趣。我想读鬼故事也一样,只要阴森描写不要过度,没有过分渲染恐怖,照顾到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且主体倾向是表现爱,表现善,表现温暖,就能勾起他们情感里那些美好的东西,在文学幻想中体验到世界从未存在过鬼魅的事实,彻底从鬼和幽灵的精神束缚中解脱出来,懂得在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幻想的世界,让他们的心灵逐渐成熟起来,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更加无畏。

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后记

2009年春天的一个中午,阳光很好,心情很好,我们几位编辑与三个可爱纯真的小学生混为一伍,来到任溶溶先生的寓所采访已经87高龄的老先生。

大朋友们、小朋友们,还有外婆级的老朋友们,七八个人将任老先生简朴的客厅挤得满满的。老先生温和地在说,大家安静地在听,院子里的夹竹桃绿油油的,弄堂外的车马声仍然有点喧嚣,看着书架上可爱的童书,突然很想让这一刻停住……

我们将此次采访如实地记录下来,尽可能地将任老先生的原音重现,以求葆有这不可复制的气息和情境。

小记者问:任爷爷,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为小朋友写书的?

任先生答:我开始为小朋友写书的时候,估计你们的爸爸还没生下来呢,那是1945年,离现在有六十多年了。你们的爷爷那时候恐怕都还很小吧。

小记者问:任爷爷,您平时有什么爱好?您觉得这些爱好对您的写作有没有帮助?

任先生答:我的爱好很多,恐怕跟你们的差不多,我觉得我生活里经历的什么事情对我的写作都有帮助。我最喜欢吃,我是广东人。我最爱吃,爱吃好啊,让身体好起来。你们看我活到多大了?我今年87岁了。当然,一个人不能光是吃和睡,还应该做事情。比如说,爱好文艺什么的。我爱好文学,我从小就爱看书,哎呀,我读的书太多了,我可以骄傲地说,我看了很多书。我是读私塾的,私塾在过去要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什么的。我识了字就看小说,那时候还是石印的书呢。我爱看武侠小说,看《三侠五义》《小五义》,一直到后来能够读小说。

我喜欢看小孩子看的书。我最爱的一本书是《木偶奇遇记》。这本书太好看了!你们看过没有?等到长大了以后,我爱听古典音乐。你们古典音乐听不听?钢琴啊,小提琴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啊(又唱起《欢乐颂》中的一段旋律……)。我还爱看京戏。京戏你们看不看?京戏你们看还早,要年纪大一点才好。不过我现在也不太看了。京戏唱得好不容易。

文艺里面好的东西很多,将来你们爱的东西也会很多。我知道还有很多东西是很好的,但是我不爱。文艺这个东西,各爱各的,你爱的别人不一定爱,别人爱的你不一定爱。但是都能给你们好处。

小记者问:我读过爷爷您写的一些书,特别喜欢《没头脑和不高兴》,里面的主人公很可爱。您最喜欢您作品中的哪个形象?

任先生答:这个《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我偶然间想到的。那时我经常到学校给小朋友讲故事。我做的最多的事是翻译,我翻译了很多书,后来我想,我也应该讲两个自己想出来的故事。就这样写了《没头脑和不高兴》。我恐怕是有点“没头脑”。我平时经常没头脑。其实每个人都有点没头脑,早上妈妈让小朋友多穿件衣服,头一摇说“不一高一兴”,让他帮着做些事,更是“不一高一兴”……孩子经常会有“不高兴”……后来我就想把“没头脑”和“不高兴”发展一下。你们爱不爱坐电梯?哎呀,你们真幸福,你们现在住高楼,可以天天坐电梯。我就最爱坐电梯。我现在连二楼也走不上去了。所以我想,如果一个高楼没有电梯怎么办?“没头脑”这个形象我设计他是个建筑工程师,忘记设计电梯。故事中的少年宫我原来写了三百层,重写后改为一千层,反正是夸张嘛。结果小朋友们辛苦极了,去少年宫看戏还要带着干粮,并且在那里碰到了“不高兴”。

我写“不高兴”也是有来历的,我当时看到一个小报,说有一个演员,是抽鸦片的,他老是借钱抽鸦片。鸦片太可怕了,我小时候在广州看到有人烟瘾发作,眼泪鼻涕一起流。那个抽鸦片的演员是演老虎的,他向演武松的那人借钱抽鸦片,武松不借,于是就老打不死。后来没办法,只好借钱给他。我把这个故事变了一下,改成老虎不高兴让武松打死。这个故事就是这么来的……你们生活里有许多故事,可以借来变成故事。

小记者问:我看过任爷爷您翻泽的《安徒生童话》,您翻泽了这么厚的一本书啊!据说您会四国语言?能给我们说一下吗?

任先生答:四国语言我是学过,我懂得点外语。我中学时学英文,是在一个英国人办的学校读的,英文还可以。后来又学俄文。“文革”时期闲着没事,我就自学意大利文和日文。其实只是懂一点,真的不精。我是做编辑工作的,做编辑也不需要什么都精,能够提出问题就行,所以我都学一点很有用。我最好的语言是中国语言,中国语言可不是简单的啊。我生在广东,我会广东话,我长在上海,我会上海话。我现在讲普通话。语言不妨多学一点,这很有好处。我现在还想学点韩文呢。语言多学点没坏处,可以互相比较。

小记者问:在您创作的作品中,任爷爷您最喜欢哪部作品?

任先生答:我创作的作品也不多。我有一本翻译的诗歌叫《给巨人的书》,这里面有些儿童诗我是很喜欢的。我大部分创作是写诗,比如,收到教科书里的有一篇《爸爸的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还可以,希望你们也看看。

小记者问:我听说您最近编了一套“午夜大师”,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鬼故事对小孩子有不好的影响,怕他们受惊吓,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任先生答:要我讲真心话?我从小就爱听鬼故事!我倒是从小不相信鬼,我没见过鬼,也不相信有鬼。我听鬼故事就像听童话一样。鬼故事是人创作的。我们中国有本伟大的文学名著,叫《聊斋志异》,里面有画皮、鬼怪啊,这本书是文学名著,并没有把人带到迷信里去,而是通过这部作品让读者知道一些人世间的事情。因为讲鬼其实也是在讲人世间的事情。鬼是没有的嘛。我觉得小朋友是最懂得看童话的。有些大人,或者过去的老师,甚至认为乌会讲话,狗会讲话,这是骗人的嘛。但是小孩子从来不这么想。小孩子也不是傻瓜,小孩子真的相信狗会讲话吗?我就没相信过狗会讲话,家里面也养过狗,我从来没想到过要和它讲讲话。这是童话。所以我认为鬼故事也是一种童话。假使你们家长认为,这个鬼故事不好,看了会怎么样,其实没关系,这就是童话。这套书很快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还请了一位著名的学者蒋风先生,写了一篇很长的序。蒋风先生是原浙江师范大学的校长,也是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所以有了这篇序,请你们都看看,就知道该怎么看这些故事。假使你们家长有疑问,也请家长去看看。因为我认为鬼故事很好看,这完全就像看童话一样。

短短四十分钟的采访结束,外面的树影西移了一点。老先生坐在椅子里,言谈风趣,声调顿挫;粉红面庞的小朋友们围坐身旁,脆声脆语,献上带有童真涂鸦的礼物——这一刻多么美好!其实我们知道老先生已经很累了,于是我们又依次走出这扇门,在阳光明媚的院门外合影留念,留下没有说出的祝福和祈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蜡像陈列馆之夜/任溶溶经典译丛之午夜大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溶溶
译者 任溶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52099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