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清前期地方财政亏空治理研究(以江苏为例)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传统中国从明清之交的乱世走向又一个盛世的清代前期,清王朝自中央到地方都频频出现财政亏空。国家财政的支柱地区——江苏,甚至成为亏空最多的省份。亏空就如附骨之疽,亏空治理也只是“医得眼前疮”,又或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这不禁让人深思,一个统治时间长达二百多年的王朝,是无法治理亏空,还是无力治理亏空,抑或无心治理亏空?本书研究了该问题的现象、原因,当时处理的措施及带来的社会影响,并尝试探讨传统时期的国家治理问题。 作者简介 龚浩,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博士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财政史与财政理论。在《改革》《财政研究》《中国农史》《求是学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现代财经》《上海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省部级课题。获得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论文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江苏:清朝地方亏空治理的一个缩影 第二节 何谓“亏空”:概念与时空的厘定 第三节 绕不开的“亏空”:学术史的回顾 第四节 拟解决问题与本书框架 第二章 纸面规矩:职官、制度与收支 第一节 职官体系:地方上的“财政官” 第二节 有章可循:地方财政管理制度 第三节 州县的名义账本:江苏财政收支面貌 本节补录:江苏州县财政收支实态 第三章 名与实:关于江苏应征、实征及实得赋税规模的估计 第一节 几组概念的界定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赋税额的各类估计: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至雍正四年(1726年)的数据为例 第三节 清代康熙至道光时期江苏应征赋税的变化 第四节 康熙至道光时期实征赋税与赋税完纳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探析 第四章 打地鼠:顺康时期江苏亏空治理 第一节 新朝的旧疾:亏空由来已久 第二节 江南奏销案:康熙朝早期的亏空治理 第三节 康熙的难题:无纤毫余剩、私征之实与加派之名 第五章 治道务实:雍正时期江苏亏空治理 第一节 失败的“试水”:雍正朝初期的江苏亏空治理 第二节 拿掉地方的“挡箭牌”:制度改革 第三节 归咎胥吏:江苏亏空治理中的“公约数” 第六章 皇帝的新装:乾隆时期江苏亏空治理 第一节 老调重弹:乾隆年间的制度调整 第二节 役侵与民欠:乾隆朝的两次亏空清查 第三节 面子与里子:尹壮图案与乾隆朝治理亏空成效 第七章 故态复萌:嘉道时期亏空治理 第一节 世间安得两全法:嘉庆初期的秘密清查 第二节 疲玩尤甚:嘉道时期的江苏亏空治理 余论 无可无不可的亏空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清前期地方财政亏空治理研究(以江苏为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龚浩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3835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4 |
| 出版时间 | 2022-04-01 |
| 首版时间 | 2022-04-01 |
| 印刷时间 | 2022-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08 |
| CIP核字 | 2022074850 |
| 中图分类号 | F812.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