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16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80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论文集的编撰与这次教学研讨会直接相关,论文集收录的部分论文是这次会议论文的精选。
本书分为教学与理论、教学与方法等部分,具体收录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教学中的几个关系》《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四种意识》等文章。
图书 | 守正与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索) |
内容 | 内容简介 2019年6月14-16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80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论文集的编撰与这次教学研讨会直接相关,论文集收录的部分论文是这次会议论文的精选。 本书分为教学与理论、教学与方法等部分,具体收录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教学中的几个关系》《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四种意识》等文章。 目录 教学与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四种意识 评价尺度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的评价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五对关系——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与“术” 高校教师在红色资源融入德育教学中的主导性问题探析 论“爱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守正”与“创新”问题——基于“05方案”以来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分析 教学与方法 “互联网+”视域下情景式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新教材修订的三个层次与课堂教学的转换问题 ——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版)》教材分析 上海近现代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应然指向与路径建构 新时代背景下百年集美大学校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三位一体”改革模式探索 ——以厦门大学为中心 教学与史观 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 史学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及其批判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以抗日战争历史为例 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审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守正与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佳宏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854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18000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