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浪的家
内容
内容推荐
我和姐姐被从荷兰屋扫地出门的那年,我只有15岁。从那时起,我们所有的依靠只剩下彼此。50年间,即便我们看上去日益成功美满,但有关荷兰屋的记忆如影随形;那些讲述了不下千万次的笑泪往事,如藤蔓缠绕心中。我们能做的,只有一再重返荷兰屋,远远看着它:好像一切都还存在里头,好像噩梦不是人生的标配。
直到意想不到的人再次出现,直到我们终于再次踏进荷兰屋……
我想要的,是失而复得吗?
作者简介
安·帕切特(Ann Patchett),美国当代文坛扛鼎作家。
福克纳文学奖、柑橘奖、卡夫卡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等多项大奖得主。
同时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Vogue》等报纸杂志设有专栏。
2002年,凭借《美声》一书,创下百万销售纪录,版权售出30余国。
2012年,凭借《失落的秘境》一书,入选《时代周刊》“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与你同行》为帕切特精心写就的家庭情感力作,一出版便荣膺《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榜首,之后更是入围美国国家书评奖决选,成为口碑与销量双赢的年度话题巨书。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导语
美国当代文坛扛鼎作家,福克纳文学奖、柑橘奖、卡夫卡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等多项大奖得主,《时代周刊》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安·帕切特长篇新作,书写“在家庭伤痛中幸存下来的我们”。
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阿甘正传》男主角汤姆·汉克斯着迷朗读有声书!
每一个不愿放手离去的人,都会在《流浪的家》中看到自己。
艺术家NoahSaterstorm根据小说内容创作封面油画,全球书迷同步珍藏。
精彩页
第一章
父亲第一次带安德烈娅到荷兰屋的那天,管家桑迪来到我姐姐的房间,让我们下楼。“你们的父亲带来了一个朋友,想让你们见见。”她说道。
“工作上的朋友?”梅芙问。她比我大一些,对友谊的理解更为复杂。
桑迪想了想:“我觉得不是。你弟弟在哪儿?”
“窗座。”
桑迪拉开窗帘才看到了我:“你干吗非要拉上窗帘?”
我在看书。“为了私密。”我说道,但8岁的我对“私密”并没有概念。我喜欢这个词,我喜欢窗帘拉上后那种如同被装进盒子里的感觉。
至于客人,那就很神秘了。我们的父亲没有朋友,至少没有星期六下午这么晚时还到家里来的朋友。我从我的秘密基地出来,来到楼梯平台,躺在小地毯上。我以前这么干过,知道躺在地板上,从楼梯端的支柱缝隙望下去,就能看到会客厅。我看到父亲和一个女人站在壁炉前。据我判断,他们是在研究范赫贝克夫妇的画像。我起身返回姐姐的房间,做了汇报。
“是个女人。”我对梅芙说道。这一点,桑迪应该是知道的。
桑迪问我是否刷过牙,她的意思是我早上是否刷了牙。谁会在下午四点刷牙呢?乔斯林星期六休息,这天,桑迪事事都得自己干。她要生火、开门迎客、端茶送水,最重要的是她现在还得负责我的牙。桑迪星期一休息。而星期天,桑迪和乔斯林都休息,因为我们的父亲认为到了星期天,人就不应该工作。
“刷了。”我说道,因为我很有可能是刷了牙的。
“那就再刷一次,”她说道,“梳一梳头。”
梳头的话是对我姐姐说的,她的头发又长又黑又密,就像十匹马的尾巴缠在一起。无论怎么梳,都像没梳一样。
等我和梅芙拾掇得可以见人了,就下了楼,站在前厅的大拱门之下,看着父亲和安德烈娅盯着范赫贝克夫妇看。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或者说没有搭理我们,很难说是哪种情况,所以我们就等着。我和梅芙都知道如何在这个家里保持安静,这一习惯诞生的动机是不想惹恼父亲,可当他发觉我们偷偷摸摸出现在身边的时候,就更恼怒了。此刻,他穿着蓝色正装——星期六他是从不穿正装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后脑勺有了灰白的头发。他站在安德烈娅旁边,看起来比实际的个子更高。
“有他们在你身边,肯定是一种慰藉。”安德烈娅对父亲说道,但她说的不是他的孩子们,而是那两幅画。范赫贝克夫妇叫什么名字,反正我从没听说过,画像中的他们像是老人,但也没到耄耋之年;他们穿着黑色衣服,郑重其事,站得笔直,完全就是另一个时代的风格。他们不在同一个画框中,却如此统一,如此伉俪和谐,让我总觉得他们原本是在同一幅画中,被切割成了两幅。安德烈娅将头往后仰,端详画中那两对精明的眼睛。这对夫妇的眼睛仿佛随时都盯着房间里的小男孩,无论他选择坐在哪张沙发上,他们都是不赞许的样子。梅芙一声不吭,用一根手指戳我的肋骨,就是想让我大叫,可我忍住了。还没人介绍我们给安德烈娅认识呢。她穿着有腰带的裙子,从背后看过去,小小的个子,干净利落;一顶黑色的帽子比碟子还小,别在一团淡色的头发上。在学校,我是由修女们调教长大的,哈哈大笑让客人尴尬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安德烈娅并不知道画像是房子买来时自带的,房子里的一切都是房子买来时自带的。
会客厅里范赫贝克夫妇的画像很是夺目,如真人大小,记录了被岁月冲走的人们。荷兰画派准确的笔触和对光影的描绘展现出了他们严厉而讨嫌的面孔,其他楼层上还有几十幅小一些的画像——过道里挂的是这对夫妇的孩子们,卧室里挂的是他们的祖先,还有他们所仰慕的人,没有姓名,分布在各处。另外还有梅芙10岁时的一幅画像,虽然没有范赫贝克夫妇的画像那么大,但也一样好。当时,我父亲坐火车从芝加哥带来了一位著名画家,据说呢,父亲是想让他给我们的母亲画一幅肖像,但并没有告知母亲画家要在家里待上两个星期。母亲拒绝摆出姿势供人作画,所以画家就画了梅芙。画像完成装框后,父亲把它挂在了会客厅范赫贝克夫妇画像的对面。梅芙常常说,她就是在那儿学会了盯人,把对方盯得不敢对视。
“丹尼,”父亲终于转过头来,一副知道我们在那儿等待的样子,“过来给史密斯太太问好。”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浪的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安·帕切特
译者 译者:熊亭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45931
开本 32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4
CIP核字 2022142555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4: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