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哲学》一书充分表现了黑格尔的“資产阶級与貴族阶級联合”专政的根本政治立場,也就表現他在德国当时“半封建半官僚的专制政治”的条件下,多少吸收了一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来“贊助中等阶級”,亦郎贊助当时德国新兴的、比較軟弱的資产阶級的傾向。这书的保守之处主要表現在黑格尔是以君主、貴族为这个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的主导方面。《法哲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大部门。
图书 | 法哲学原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发哲学》一书充分表现了黑格尔的“資产阶級与貴族阶級联合”专政的根本政治立場,也就表現他在德国当时“半封建半官僚的专制政治”的条件下,多少吸收了一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来“贊助中等阶級”,亦郎贊助当时德国新兴的、比較軟弱的資产阶級的傾向。这书的保守之处主要表現在黑格尔是以君主、貴族为这个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的主导方面。《法哲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大部门。 目录 序言 导論 法哲学的概念 意志、自由和法的概念 第1—32节 本書的划分 第33节 第一篇 抽象法 第34—104节 第一章 所有权 第41—71节 一 取得占有 第54—58节 二 物的使用 第59—64节 三 所有权的轉讓 第65—70节 从所有权向契約的过渡 第71节 第二章 契約 第72—80节 第三章 不法 第82—104节 一 无犯意的不法 第84—86节 二 詐欺 第87—89节 三 强制和犯罪 第90—103节 从法向道德的过渡 第104节 第二篇 道德 第105—141节 第一章 故意和責任 第115—118节 第二章 意图和福利 第n9一128节 第三章 善和良心 第129—141节 恶的道德形式 伪善 盖然論善 善的意图 信念 諷刺 第140节附释 从道德向倫理的过渡 第141节 第三篇 倫理 第142—360节 第一章 家庭 第158一18l节 第一 婚姻 第161—169节 第二 家庭財富 第170—172节 第三 子女教育和家庭解体 第173—181节 第二章 市民社会 第182—256节 第一 需要的体系 第189—205节 一 需要及其滿足的方式 第190—195节 二 劳动的方式 第工96—198节 三 財富 第199—293节 第二 司法 第209—229节 一 作为法律的法 第211—214节 二 法律的定在 第215—218节 三 法院 第219—229节 第三 警察和同业公会 第230—256节 一 警察 第231—249节 二 同业公会 第250—256节 第三章 国家 第257—360节 第一 国家法 第260—329节 一 內部国家制度本身 第272—320节 一 王权 第275—286节 二 行政仅 第287—297节 三 立法权 第298—320节 二 对外主权 第321—329节 第二 国际法 第330—340节 第三 世界历史 第341—360节 譯后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哲学原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黑格尔 |
译者 | 范扬//张企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191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1961-06-01 |
首版时间 | 1961-06-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3.125 |
印次 | 7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7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