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香畹楼忆语今译详考精解(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香畹楼忆语》与其他忆语类作品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写两人的缠绵情意,更多的是将之放置在完整家庭背景中,也让我们窥到了古代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世家的生活状况。 作者简介 杨静,笔名半枝半影,低调优雅的网络作者,安静写作,安静译诗,安静推荐作品。一直坚守老式书斋风格,安守文字世界的平和寂寞,只为性灵所至而书写。 目录 前言 香畹楼忆语·今译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影梅庵忆语·原文 & 注解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家人小传 陈文述 龚玉晨 汪端 梁德绳 陈时 王瑞兰 马又兰 陈丽娵 陈华娵 管筠 陈葆庸 另:小陈的基友们 《香畹楼忆语》中的诗词 后记 疲惫生活中的温柔与光亮 附录 紫湘诔 陈文述 紫姬小传 龚玉晨 紫姬哀词并序 汪端(允庄) 同作 管筠(静初) 同作(又) 陈华娵(萼仙) 同作(又) 陈丽娵(苕仙) 《香畹楼忆语》序(一) 马又兰(闰湘) 《香畹楼忆语》序(二) 王瑞兰 导语 陈裴之是清代钱塘名士陈文述之子,陈家是当时著名的书香门第,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甚至有些“前卫”的“名流家族”。陈裴之则是这个文化家族中最亮眼的一枝,他本人容貌英俊、才华出众,妻子汪端是著名文学家汪宪的女儿,还是号称清代第一才女的顾太清的闺蜜。因为汪端身体不好,陈裴之纳了名妓王子兰为妾,两年后王子兰夭折,陈裴之为悼念她,于是写下了《香畹楼忆语》,又过了几年,陈裴之也去世,汪端出家为女冠。 作为“忆语体”文学的经典之作,《香畹楼忆语》清嘉庆年间问世伊始,即获高度赞誉,尤其笔墨功力“非雉皋所及”。与版本众多的《浮生六记》《影梅庵忆语》相比,与之齐名的《香畹楼忆语》市面上寥寥无几。本书作者继剖解《影梅庵忆语》之后,将《香畹楼忆语》列为“与世书”古文今译系列的第二部。除了延续优美的古文今译、抽丝剥茧的原文考证和注释解读,更进一步“全景再现式”,除了还原《香畹楼忆语》本身,还生动讲述文中男女主人公的家人的生平,并将文中寄情传意的诗词单列注解,同时附上了才学深厚的婆母、姐妹为女主所作的哀悼纪念文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香畹楼忆语今译详考精解(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陈裴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79110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2021-09-01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0 |
CIP核字 | 2021140411 |
中图分类号 | I207.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6 |
宽 | 15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