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一课千经(基于萃取技术的课程开发)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一刻千金萃经验,一课千经传经验。课程是载体,经验是内容,每一次萃取都是在为传承做准备,但只有好“课”才能让学员学完全“程”,只有好“课”才能让组织愿意持续进行内部传“承”。一课千经,好课都要承载各种好经验;一经千萃,每个内容都要历经多次迭代,这样才能开发出“课上人人爱”“课后人人用”的好课。期望每个读者通过本书都能学会如何做到“一课千经”,都可以开发代表自己才华的好课。 作者简介 王兴权(王萃取),国际萃取技术协会(IETA)中国分院院长,北京正德咨询组织经验萃取研究院院长、首席讲师,北京微助网络组织经验萃取首席专家,时代光华特聘高级讲师。 自2009年开始致力于组织经验萃取技术的研究、培训和咨询,萃取技术开创者、传播者,萃取技术版权课开发人,人称“王萃取”。13年培训和咨询经历,长期致力于为各类组织萃取各种经验,已经服务过百余家客户,帮助组织产出几万条案例、微课、课程等多种形式的经验。 主讲课程: 《萃取技术》认证课 《内训师经验萃取与课程开发》 《关键岗位的最佳实践萃取》 《业务专家的最佳实践萃取》 《管理干部的最佳实践萃取》 《基于主题的经验萃取》 《基于问题的经验萃取与创新解决》 目录 第一章 价值:好“课”才能传“程” 面授就得有课程 课程开发三大难 打造“四有”课程 好“课”才能传“程” 第二章 目标:定位课程有目标 基于地图定信息 基于痛点定背景 基于学员定挑战 基于任务定目标 第三章 结构:框架清晰有结构 拆分方式 课程结构 课程大纲 第四章 内容:萃取经验有干货 知识类经验 技能类经验 态度类经验 第五章 素材:多样素材有趣味 文字类素材 图片类素材 音视频类素材 第六章 道具:自制道具有惊喜 借用道具 自制道具 第七章 组装:开场收官有课程 开场内容 收官内容 单元内容 第八章 设计:教学设计有策略 开场策略 讲解策略 示范策略 练习策略 收官策略 第九章 课程包:系统教学有保证 课程说明书 讲师手册 学员手册 测试考试题 教学素材库 第十章 磨课:不磨不活有迭代 打磨方式 打磨内容 打磨形式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课千经(基于萃取技术的课程开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兴权//陆九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8307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2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4 |
CIP核字 | 2021161331 |
中图分类号 | G4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