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淮扬文化研究(第4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淮扬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漕运、河运枢纽和盐业中心,是封建时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域之一。淮扬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尤其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扬文化。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全面系统考察淮扬文化及大运河文化的形成、发展、成因和特色,是为了发掘淮扬文化和大运河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当代淮扬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发展,尤其是为构建大运河文化带提供更多的历史借鉴和参考。本辑刊从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开展淮扬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研究,深入探讨扬州学派与太谷学派研究、淮扬历史文化研究、淮扬区域社会研究、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等主要内容。 目录 扬州学派、泰州学派与太谷学派 宋绵初学术简论 刘师培著述中的江南文脉 太谷学人吴载勋及其著作述论 福建镇海卫扬州籍军户与陈真晟学派渊源考 新见阮元《揅经室集》集外佚文辑释 论泰州学派“平民儒学”思想对晚明以降通俗文艺思潮之影响——兼析明清泰州地区戏曲文化繁荣的思想根源 盱眙第一山藏清代经学家朱彬墓志考释 淮扬历史与文化 程善之和其《洪可亭先生家传》 吴筠孙的殿试卷及其官宦生涯 贞烈女子的时代悲剧——御档载徐氏受辱自尽一案解读 规旋矩折之中仍见维扬风情——民国时期扬州城市规划与建设述评 南宋盱眙古城墙遗址考略 大运河文化及“一带一路” 运河经济对清代淮扬一带民间戏曲音乐的影响——以“徽班进京”事件和“十番锣鼓”形成发展为例 大运河与淮扬菜系 大运河扬州段诗词文化遗存及其传承与弘扬 陕西巡抚诗人张祥河诗咏铜川 书序书评 《清代扬州府科举文献整理》序 梳理学术源流纵观经学成就——评《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部研究张謇的力作——《张謇辞典》简评 附录 《清宫广陵御档精编》发行暨读用座谈会在扬州召开 《淮扬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淮扬文化研究(第4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周新国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856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9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4 |
CIP核字 | 2021121594 |
中图分类号 | G12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