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过程与实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怀特海创立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的代表作,是一本公认的哲学名著。事实上,随着当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宇宙论﹑进化论﹑系统论﹑自组织论等科学新研究所带来的新思想的传播,怀特海的哲学思想——被称为现代新形而上学——越来越为当代世界所重视,也包括宗教神学界人士和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人士的重视。该书学术价值难以估量,是研究怀特海思想的重要书籍。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思辨体系 第一章 思辨哲学 第一节 思辨哲学;融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观念体系;对经验的说明 第二节 领悟和语言的缺陷;观察条件;严格的经验主义;想象,概括;融贯和非融贯;创造性,终极性 第三节 理性主义和独断主义;作为基式的体系架构,错误命题和真命题,基式的使用;试验性探险 第四节 哲学和科学,普遍性层次;数学的独断论的影响;哲学的进步 第五节 语言的缺陷;命题及其背景;形而上学的预设前提;对语言的过度信任;形而上学与实践;形而上学和语言表达 第六节 思辨哲学和过高的期望;过高期望,独断论和进步;说明和形而上学;更高级的经验要素,主体性和形而上学的修正;与哲学相联系的道德、宗教、科学;宗教与科学的对比;结论 第二章 范畴体系 第一节 四种观念,即现实实有,包容,结合体,本体论原则;笛卡尔和洛克;哲学解释抽象而不是解释具体 第二节 四组范畴;终极性范畴;合与分;创造性,新颖性原则,创造性进展;共在,合生;八种存在范畴;二十七种说明性范畴 第三节 九种范畴性要求 第四节 初步说明;自相矛盾的完全抽象;不息原则和相对性原则;现实实有永远不变;机缘的消逝及其客体的不朽性;终极因和动力因;多样性;实体 第三章 一些派生的概念 第一节 上帝的原初本性;关联,神道;上帝的后继本性;创造性及其获得属性;创造物,客体的不朽性,欲望,新颖性,关联,欲望和精神,概念性包容,纯粹包容和混合包容;同义词和类比,即概念性包容,欲望,直觉,物理性目的,洞察,想象 第二节 社群秩序,确定的特征,实体形式;个体秩序,连续承传,持续客体;粒子性社群 第三节 古典的时间概念,单一的连续性;生成的连续性,连续性的生成,芝诺;原子论和连续性;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第四节 意识,思想,感官一知觉是经验事例中非本质因素 第二部分 讨论和运用 第三部分 包容理论 第四部分 广延理论 第五部分 终极说明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过程与实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怀特海 |
译者 | 译者:李步楼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949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8 |
CIP核字 | 2012226183 |
中图分类号 | B08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8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