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闭门雕虫--张通海学术论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以古代文字学研究为主的个人学术论文集。本书主要论述了上海博物馆藏楚简《中弓》《容成氏》《缁衣》《孔子论诗》等中的字形、字义、字用、语法,兼论清华楚简《周公之琴舞》《良臣》《厚父》等中“引”“大”“殷”“启”等构字特征;此外,个别篇目探讨了楚系帛书文字字用研究的学术价值、语气词考察、甲骨文中合文的意蕴、《古代汉语》教学方法、方言古音等。本书收录论文既有微观研究,以单个字为中心进行纵深阐释;又有宏观研究,旁征博引,以求整体上阐释楚系文字的书写规则,对古代文字学的研究和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目录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之《中弓》散记 上博简《容成氏》补释数则 试谈楚系简帛文字中涂黑别义现象 浅谈俗字“口(特殊字)”(钱)的造字理据 释《包山楚简》中的“口(特殊字)”字 上博简《缁衣》“於幾義之”字句新解 探索中华文明的独特视角 ——读黄德宽教授的《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释上博简《孔子诗论》中的“口(特殊字)” 战国楚系文字中合文运用特点探讨 战国文字字用中通用字概说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散记(一)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随记(三则)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二则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散记(二)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三)札记二则 “王卬(仰)天,句(后)而洨(詨)”解 楚系简帛文字字用研究的学术价值 近出楚简中的语气词考察 谈楚简文字字用中“以形别义”意识的自我觉醒 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散记(三) 读清华诸简札记 甲骨文中合文的意蕴试探 谈沭阳方言中的一些关于程度的表示法 谈《古代汉语》教学的几个方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闭门雕虫--张通海学术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通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3890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6 |
CIP核字 | 2022165237 |
中图分类号 | H1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