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赢的秘密
内容
编辑推荐

股票投资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你想知道股票投资的制胜秘诀吗?这是一本全球顶级投资心经。本书作者是一位职业股民(股龄15年,职业股龄约11年)。在本书中,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股票投资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让你在“扑朔迷离”的股市中,避开风险,获取更大的收益。

内容推荐

全球顶级投资心经。本书作者是一位职业股民(股龄15年,职业股龄约11年)。在本书中,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股票投资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内容包括:明天会涨么,股市涅槃,看盘无盘,习惯波动,无心插柳等。

目录

前言

 股市逍遥游/1

我的自述

我是一个事业化的职业股民(1)/1

我是一个事业化的职业股民(2)/2

我是一个事业化的职业股民(3)/4

第一章

股仙餐/2

聪明?/4

智者千虑/6

明天会涨么?/9

时间就是金钱?/11

捂与不捂/13

不得不捂/15

让捂成为习惯/17

第二章

捂事多磨/20

菜根谭股/23

得成于忍/25

陪好股票一起调整/27

耐心/30

挺住,在关键时刻/32

心魔/34

别被吓垮/36

修炼/38

超越猴心,游心于远/41

股市涅槃/43

第三章

股票缘分/46

善护念/52

我悟故我在/55

心莫若和/57

外重者内拙/59

善莫大焉/62

第四章

望一“望”/65

泰勒斯之笑/67

只做不说/70

股市伤心地/71

该信什么/73

我为奥运干点事/76

第五章

为无为/79

“黑马”似梦/83

“黑马”似梦?/85

无心插柳/86

长而不宰/88

贪到底/90

看盘无盘/93

塞其兑,闭其门/96

第六章

关注自我面/99

禅话“禅”/102

禅话“定”/104

禅话“定力”/106

一屁就打过江/108

习惯波动/llO

第七章

职业股民/115

钓者/118

捂者/120

绝顶“捂功”高手/128

我看“你看不看”/130

既适又忘适/132

禅话成功/134  

第八章

捂功何处学/137

捂者观股书/140

知非识/146

体验/149

应无所住/152

捂与试/154

空山中的巢空鸟/157

捂与悟/160

弯腰捂股/162

第九章

“捂功”最难还是最易/165

明智/167

云在青天水在瓶/170

做一个山野股民/172

听水/174

附录

能涨N倍的股票/178

大师谈股/180

我的山野之旅/181

后记

善哉,捂功/188

试读章节

智者千虑

在《聪明?》中,我说:

“假设一只股票从5元涨到20元,再从20元跌到10元,再从10元涨到50元。聪明的人对自己的要求是,5元买进,涨到20元后卖出:从20元跌到10元时再买进,待它从10元涨到50元时卖出。

捂者呢?假设是8元买进的,那就是从8元捂到5元,从5元一直捂到50元,可能还要捂下去。

你看,高抛低吸者多聪明——比捂者多赚了多少差价呀,捂者多不聪明呀。”

看官,你真的以为聪明的人做得到5元买,20元卖,跌到10元再买,涨到50元卖吗?我是说那只是“聪明的人对自己的要求”。

要求与现实可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现实残酷着呢:有的聪明人可能是20元买,10元卖;也有的聪明人还没有等到涨到50元,在20元就落袋为安了;还有的聪明人呢。在由5元涨到6元就获利了结了,毕竟赚了20%嘛。接下来,他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又开始追涨杀跌了。有没有合乎自己的要求的呢?100万个人中恐怕很难找到1个。即使找到1个,恐怕也是只买了100股,而这个人能买的是100万股。注意。据说,跳楼自杀的人往往不是亏的最惨的人,而是能买100万股却只买了100股的人。

高抛低吸变成了低抛高吸。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聪明的人想比市场更聪明。

殊不知,股市是无人超越的大智者。

下面看一篇我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

把股市比作大智者,对于有一定股龄的人而言,恐怕没有人会不心服。众人欲击败股市,其结果总是被市场所击败。其智其力,有几人能胜得了?如此说来,股市倒真像一个大智者。一旦股市作为大智者,我等股民自然只是小愚民,或只是芸芸众生中的常人一个。一介股民,如果不对号入座,如果不自忖自己的弱智无知,其结局一开始就注定了。话说回来。诚实地看待自己,自知自己弱智无知,有什么不好呢?古代西方有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德尔斐传“神渝”的女祭司告诉苏格拉底的朋友说,苏格拉底才是人间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感到自己并不聪明。于是去证实这个“神渝”。他到处去找有知识的人谈话,其中有政治家、诗人、工匠等。结果证明这些人并没有知识,因而发现“那个神渝是不能驳倒的”,于是,他反身自问,自己的聪明究竞表现在哪里?他觉得自己其实很无知,因而推论到“自知自己无知”正是聪明之所在。无独有偶,古代东方的老子也言:“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自知自己不知才是最上等、最聪明的人。看来,自知自己无知才是真聪明,相反,自认为自己博学多知甚至能智胜天下者,倒可能是真糊涂。

常听人对庄家动向分析得头头是道,对政策取向阐释得有理有据,对金融方向预测得天花乱坠……不过,反过来一想,庄家被你分析透了还是庄家吗?何况,庄家或许也有灭顶之灾之日。人算不如天算嘛,其实皆然。

俗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大概股市智者也不例外。前些年,有的股价远低于净值尚无人问津。绝大多数转配股“嫁”不出去,该算是市场的失误吧。这可能令西方的随机漫步理论家们大为不快,但毕竟是事实。

智者有失并不奇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股市乃人之群体互动的过程,虽大智也难逃其过。其实,莫说智者,就是神也非无失。太上老君不是错识过孙悟空吗?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在普渡众生时不也有遗漏吗?看来,有失乃必然的、普遍的。再往下说。或许,正因为股市智者有失,股市才得以存在。如果它一贯正确,自然能毫无例外地击倒所有投资者,股市迟早会成为“古市”。正因为有失。才有职业股民特别是大师级股民跳进股海而又不愿上岸。“如果真有来世,我仍愿做股民”,说这种话的人有,且不只一个。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想,得有个前提:智者千虑,只有一失。这对于股市来说,尤其重要。

股市之所以是智者,失误毕竟少之又少,否则怎么能击败众人呢?即使股市智者有多失,但以个人极为有限之知、无限之情而言,恐怕能发现并能抓住的也只有一失。

股市智者之失,对股民而言叫机会。智者千虑只有一失,换成股话讲,叫股市中的机会只有一个。别认为我是“睁眼瞎”。上月那只票翻了番,本周这只票涨了三成,今天有只票飞上了停板,这不都是机会吗?岂止一个!

诸位股家,别忘了这是我们事后才知道的。事前你发现并抓住了它吗?或许那只翻番票你还是“割肉”出局哩。如果你总能抓住这样的机会,一千元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几个亿。这可能吗?要知道股王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也才30%左右。把机会想成多多,受伤的总是想象者,倒下的总是妄想者。既然到处是机会,必见机就乘,不停地杀进杀出。结果呢,有几次不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有多少人不是一次就割掉了若干次的赢利并赔上了老本?如果我们不想欺骗自己,那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并不比对手聪明,并不比市场懂得更多,我们所抓住的绝大多数机会是假机会真陷阱。是否可以这样概括:输家眼里多是机会,赢家眼里多是陷阱。或者,输家总是欲得那智者千虑中虚幻的多失,赢家只得那智者千虑中真实的一失。股道乃诡道,一点不假!

视股市为智者,我们应该虚心;相信其必有一失,我们才有信心:而且相信其只有一失,我们才有耐心。虚心加信心再加耐心,乃逍遥之股道,更是存亡之股道。

看来呀,一个人真要想在股市中混,首先得对伟大的市场悠着点。

捂者呢,有时还心甘情愿地不聪明,自觉自愿地糊涂。原因恐怕就在于此。

捂者……敬畏市场的人!

P6-8

序言

股市逍遥游

闲来无事。一位大学学友让我做一道选择题:

第一个选择是,通过不懈努力,赚100个亿;第二个选择是,不太努力便赚100万。我问,假定这一生的基本生活需要花费的钱是多少?学友说,80万。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做第二个选择,即不愿意通过不懈努力赚100个亿。而选择不太努力便赚100万。

这不是假话。我不愿意累。在我的眼中,不懈努力也是一种累。

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富翁到海边度假,他漫步海滩,遇到一个打鱼人正躺在海滩上晒太阳。

“嗨,你好!”富翁主动招呼。

“你好!”打鱼人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慢慢地抬了一下眼皮。

“今天天气真好!”

“是啊,天气不错。”

“没有下海打鱼?”

“回来了,收获还不小呢。”

“天气这么好,收获又不错,干吗不多打一趟呢?”

“为什么要多打一趟呀?”

“那你就会有双倍的收入啊。”

“那又怎么样呢?”

富翁有点不高兴了:“如果你天天多打一趟,你不就富了?”

“富了又怎么样?”

“你就可以买艘大点的鱼船,打的鱼就会更多。”

“那又怎么样?”

“你的钱就会更多,就可以组织一个船队,每天给你打更多的鱼。”

“那又怎么样呢?”

“你可以买一架飞机,每天坐着飞机指挥你的船队打鱼。”

“那又怎么样?”

“你甚至可以买一架宇宙飞船,每天坐着飞船指挥你的飞机指挥的船队打鱼。”

“那又怎么样呢?”

富翁是真的生气了:“那样你就是一个富翁!”

“那又怎么样呢?”

“那样,你就可以悠闲地坐在海边,看看大海,吹吹海风,晒晒太阳,甚至小睡一会儿,多惬意啊。”

“先生,我现在正坐在海边,吹着海风,晒着太阳。现在要小睡一会儿……”

我欣赏逍遥晒。

欣赏逍遥游。

庄子笔下的逍遥游,是大境界,也可以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没有大境界,甚至连小境界也没有。作为一个职业股民,我肯定要靠股票赚钱,不然我就没法生活。所以,不赚钱我肯定不会干,从这种意义上说,我百分之百是一个“钱迷”。还有,我虽然欣赏庄子以及他的逍遥游,但不主张他那种有时靠借米来维持生活的基础上的逍遥游。好一个“钱迷”百分百!

有时,我觉得,庄子笔下的逍遥游恐怕不是旅游,物游,钱游,而是心游。

“乘物以游心”!

为物、为钱所累,不懈地拼命地努力地去赚很多很多的钱,我也不会干,哪怕结果是当世界上一个顶级的富翁。也就是说,我虽然是一个“钱迷”百分百,但千分之千不是一个“大钱迷”。

我想的是,悠悠闲闲地赚钱,或者说,逍遥逍遥地生活。游心为主,赚钱为辅;甚至于,在投资股票之时也要游心。也可以这样说。在游心之中投资股票,而赚钱呢,只是副产品。这好象是:

“乘股以游心”!

游心有一个前提:不为股所累。心被股挂碍,谈何游心?

在股市里,赚钱的方法很多。可以说,在我不算太短的投资经历(到2007年9月,股龄快15年,职业股龄10多年)中,书本上介绍的那些投资股票的方法,准确地说只要是炒作股票的方法,我大都试过。其中,有很多的方法,今天要猜明天的走势,或这个月要猜下个月的走势,这半年要猜下半年的走势;或者,今天要考虑明天的操作,或这个月要考虑下个月的操作,这半年要考虑下半年的操作;或者,操作后后悔不堪,甚至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等等。我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太累了。即使这些方法很有用,很科学,很赚钱,我也不愿意采用,更何况亏钱的可能性更大。

我要的是乘股以游心。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怎样乘股以游心,这就是长线持股……捂股。我在我的博客中戏称为“捂功”。

“捂功”大概是一种关于“两力”的投资玄学。“两力”:眼力和定力。在两者中,虽然眼力是前提,但定力才是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似乎也可以这样描述,捂者要用90%的精力去修炼自己的定力,余下的10%精力去训练眼力就绰绰有余了。注意,眼力我说的是训练而不是修炼,定力我说的是修炼而不是训练。

在捂功真高手面前,我的捂功功底尚浅。我的股票,捂得最长的也才七八年。短的更不好意思开口了,只有二三年。尽管如此,捂到今天,有的股票几乎没有多少成本了。我追求的是终身捂,但并不妨碍有些股票我只捂上一段时间。

捂是过程。其间,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甚至大风大浪:无数次的盘整,下跌或上涨,连续下跌或连续上涨,甚至连续大跌或连续大涨。结果呢,我觉得还是值得的。捂,不只是在金钱方面让我持续有所得,更让我有了那样一点点这样的味道:“手中有股,心中无股”,“不以跌悲,不以涨喜”,“心如止水”。当然哕,心再也没有被股所挂碍,或再也没有为股所累了。后一种结果。恐怕是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那个心:平常心?

这是我十多年在股市中修炼或锤炼的结果。人说千锤百炼,我觉得还不够,要亿锤万炼!

我捂着满仓的股票,可以到深山老林去游山玩水几个月而心不发慌。我捂着满仓的股票,可以在电脑的股票行情面前无动于衷。我可以气定神闲地看着自己所捂的满仓股票跌停,涨停;我可以若无其事地地看着自己所捂的满仓股票在同一天由跌停到涨停,或由涨停到跌停;我可以目中无股地看着自己所捂的满仓股票在一段时间内玩由跌停到涨停,由涨停到跌停的蹦极跳……

你说,这是不是股市逍遥游?

谭铭

2007年9月

后记

善哉,捂功

他,曾多次想自杀。“捂功”救了他。

他是小周,今年才30多岁。几年前,他几乎将所有的钱在股市里输光。年轻的老婆曾气得离家出走。这位曾经笑傲书市的生意高手,却在股市中屡战屡败,苦不堪言。几年如一日,他在股市中耗费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力,手在键盘上磨起了一层又一层老茧,结果却是输得一塌糊涂。他很是彷徨,迷惑,痛苦,甚至绝望。先是几次准备剃度出家,后多次想自杀了事。

在他最痛苦的时候,我经常约他一起散步。大概是因为我们做股票都在同一家证券营业部,或者是因为慈悲心吧。当然我们谈的几乎都是股票。回想起来,所谈几乎都是“捂功”,即你们正在看的这本小书中的内容。

也是在他最痛苦的时候,我送给他一本我在几年前写的名叫《股市野狐禅》的书。他后来告诉我,这书是放在枕边的书,每夜睡前必读的书。有一次我看见了。书已经破旧不堪,补了又补,上面用笔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你们正在看的这本小书,我大幅扩展和升华了《股市野狐禅》中的很多内容。

他强迫自己修炼“捂功”,彻底放弃追涨杀跌,老老实实捂股。如今,他在捞回全部损失的基础上并有赢利。现在,他恋上了锻炼,常说,自己想活到120岁。哦,几乎忘了告诉你,这小两口也恩爱如初了。

你还记得我的《我的山野之旅》第8集吗?我说的看见天上出现莲花和太极图等奇景异图的另一个人,就是他。

这样的例子还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还有我从未见过此人。

这个人或这些人在网页上写了几封感谢信。是写给我的。

下面摘上几句:

“您的网站对于我们,就如那茫茫股海中那最亮的指路明灯。

“自从登录学习以来,我们真的感到学到很多很多,您对许许多多全球顶级战略投资大师的毕生投资心经的睿智而简明扼要的总结。如春雨不断地滋润着我们迷蒙的心田,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大师们曾经的教训,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大师们毕生成功投资经验的无价的珍贵,并让我们逐渐领悟到投资的真谛,还让我们知道:就算明了了真谛,如果不愿去践行,如果做不到,这对投资又有什么意义?!

“万语千言,无法表达我们对您的感激之情……”

署名是“润泽全体研究员敬呈”。

人们还把我之所以称之为“全球顶级投资心经”。虽然名不副实。但看得出来,他们的的确确受到了一点启发,有点收获。

在我的博客文章后面留言的人当中,很多人也在谈自己的读后心得。我理解这些股民的心情。我也衷心希望他们成为投资赢家,投资高手。

列出以上事实,我是想说明我同意出版这本书的原因。

近年来,很多报、刊、网,想让我当专栏作家。我全部都拒绝了,虽然很多年前我干过。如今,我不会勉强自己写作。我只是一个职业股民。在这里,一并向被我拒绝的报、刊、网致歉。

我写博客,纯粹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老股民特别是职业老股民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股票投资是很孤独的,很寂寞的。我没有其他诸如打牌、跳舞、钓鱼等爱好,只好靠写点博客文章来消磨孤独寂寞的时光。出版商看了博客后,想编辑成书出版。我考虑到上面所说的那些事实,想到我的这些经验、教训以及感悟,或许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加上文章都是现成的,也就应允了。

但愿如此。  这是消磨孤独寂寞的时光留下的作品,也就是说是想些啥就写些啥。其实,与其叫“写”,倒不如叫“记录”……记录当时我的所思所想。大概正因为是记录,故有点文不像文,章不成章。而且有不太精确,甚至于互相矛盾的地方。我又不愿费心“写”“记录”,只好如此哕。

你读后有什么想法或意见,请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如果恰恰有空。我们可以交流看法。请别忘了我的博客地址:

http://tanming.blog.hexun.com

http://blog.cs.com.cn/tanming

谭铭

2007年9月

书评(媒体评论)

bai la

谢谢谭兄!!看你的文章,就感觉你不一般。一个人能在赌场里悟出很多道理很不简单。我或许还需要磨炼吧,尽管我已经28岁了,但是却也希望自己能在股市上有些实在的成就和心得。或许以后我也应该借鉴你的投资风格吧。虽然你在这里对自己的操作手法一直不直接点出来,但是我可以领会到。

匿名

送谭老师一首我很喜欢的诗词,是胡乔木爷爷的诗句,我和他儿子非常要好,别看他比我大三十岁。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挥将日月长明笔,写就雷霆不朽文。只顾崎岖成坦道,笑谈荆棘等浮云。旌旗猎猎春风暖,万目环球看大军。秧

yanbaozhu

好文不断。

yanbaozhu

喜欢看你的文章,是因为你传达出的是一种正确的投资理念,而不是故弄玄虚的标榜。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你的文章里。能感悟衍生更多的东西。《中国证券报》刊登你的文章我还在保存,内容深邃,耐人寻味。

匿名 “哥们,眼力太好了。定力更好。”哦,谭铭老师你这么说真体贴。劝股者很感谢你的肯定!每天都拜读你的文章。获益匪浅!

匿名

谭先生的文章写得不是一般的好,深邃、有哲理,静心品味能悟出人生的很多道理。别人说股市如战场,我认为股市如人生。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是办不成大事的。看到近日几篇文章的回复,好像都是先生的文笔和文风,那是别人模仿假冒不了的,可惜股市中的人们总是好吃快餐,不舍得花时间鉴赏好文美文,看英雄寂寞,可叹!可叹!!武汉 老赵

chenjinghui

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地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忧,快乐健康。喜欢谭先生的文章!

houdun

哲理的语言,独到的见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赢的秘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26750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5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