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滨孙漂流记/世界经典名著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年轻的主人公鲁滨孙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他不满足于殷实、安稳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于是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航海生涯。在他第三次航海的途中遇到了风暴,船上的人全部遇难,仅鲁滨孙一人活了下来,只身漂流到一座孤岛上,他以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在岛上开始了二十八年的与世隔绝的生活,最终在一艘英国船的搭救下回到了祖国。

内容推荐

出身于17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鲁滨孙厌倦了英国家里恬静的生活,他决意成为一名海员,周游世界。他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冒险经历,并于一六五九年登上了一艘从巴西开往非洲的船只。一天,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帆船开始碎裂,克罗索和他的朋友们立即为求生而与愤怒的大海抗争。所有的朋友都死了,惟有鲁宾孙活下来了并到达了陆地。他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荒岛上,孤独无援,没有食物,没有船只无路可逃。随后的二十七年他将在那儿生活……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试读章节

我于1632年出生在约克市的一个上流社会家庭,父亲原籍德国,后移居英国的赫尔市,经商发家后就不再做生意了,他搬到约克市定居,并在那儿娶了我的母亲。母亲娘家姓鲁滨孙,所以给我取名叫鲁滨孙·克罗伊茨内。因为英国人一读“克罗伊茨内”这个德国姓,总要改变读音,他们便把我叫成了“克罗索”,我也只好这么叫、这么写了。因而,朋友们也都叫我克罗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是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的一名中校,但他在敦刻尔克附近阵亡了,那是一场与西班牙人的战争。对二哥的情况我知之甚少,正像父母对我后来的情况一无所知一样。

在家里我排行最小,我从小爱幻想,梦想着遨游四海。父亲给了我受教育的机会,他一心一意地让我学法律,可我对法律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到海外去。

父亲曾多次开导我,给我一些有益的忠告。那天,他痛风病发作了,把我叫进他的卧室,问我为什么想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并分析说,我所处的社会地位是最幸福的,既不像上层人物那样骄奢,也不像下层人物那样劳苦;自己又不是身无分文,也不想暴富。有理智的人也一再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希望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父亲提醒我用心观察,灾难多发生在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身上,只有中间阶层的人灾祸最少。中间阶层的人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兴衰荣辱转瞬即变;而且中间阶层的人既不会像阔佬那样成天花天酒地弄得疾病缠身,也不会像穷人那样为吃穿终日操劳而搞得精疲力竭。只有处在中间阶层的人才有可能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因而他们才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深刻地感受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父亲感到很幸福,并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他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

父亲劝我别耍小孩子脾气,别自讨苦吃,他会安排好我的生活,让我安心留在家里,不要去远游。

我终于被父亲所感动,我并不是没有感情,我决定放弃航海,安心在家。可是几天后,我竟然忘记了曾下定的决心。我躲着父亲,去找母亲,让她劝父亲允许我出航一次,假如事后我再也不喜欢航海了,我会加倍弥补我浪费的时间。

母亲生气了,她知道父亲是不允许我去的,父亲的忠告没起作用,母亲为此十分担心。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不会同意我出洋远航,而我认为我如果遭遇不幸,与他们无关,更不会与他们纠缠不清。

虽然母亲当面答应我不向父亲提及此事,但最后还是将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很伤心,因为在他看来,我会把自己从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变成最不幸的人。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同意我去航海。

时隔一年,我终于离家出走了。在这一年里,家里人曾多次劝我,但我就是顽固不化,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反而总是与父母纠缠,求他们不要阻挠我的心愿。一天,我偶然来到赫尔市,那时我并没想出走。我遇到一个旧友,他将乘他父亲的船去伦敦,劝我与他一起去,并且我不必付船费。这样,我就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这是1651年9月1日,我不知道这一天是否是良辰吉日;但我坚信,没有谁会像我这样一出门就倒霉。我们的船刚驶出亨伯河就刮起了大风,场面惊心动魄。我因为第一次出海,晕船反应很厉害,心里又害怕。我开始后悔了,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我应该受到如此惩罚。

我想起了父母的忠告、父亲的眼泪、母亲的哀求,我突然间良心发现。开始谴责起自己来:我应该听别人的忠告,坚守对上帝和父亲的天职。

我从未见过海上风暴,虽然比起我以后多次见到过的咆哮的大海,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即使是与我几天后见到的情景也不能相提并论。可那时,对于我这个对航海一无所知的人来说,也够胆战心惊了。  每当我们的船跌入旋涡时,我就想我们一定会葬身海底。我惊恐至极,并发誓,只要上帝留我一命,我一定立刻回到父亲身边,放弃航海,我一定听父亲的话,再也不自找麻烦。那时,我翻然悔悟,父亲关于中间阶层生活的观点,句句是真理。我觉得他一生实在平安舒适,既没有遇到过海上的狂风恶浪,也没有遭遇过陆上的艰难困苦。我决心回到家里,回到我父亲的身边。

这样的思想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暴风雨过后,海面平静了。我开始对海上生活慢慢地习惯起来;但我仍是愁眉苦脸,再加上晕船,更是无精打采。傍晚,天气晴了,风也停了,黄昏景色美极了,那晚到第二天一直是风和日丽。阳光照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令人心旷神怡,那样的美景是我以前从未见到过的。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好,第二天也没再晕船,因此精神也为之一振。望着前一天还肆虐咆哮的大海,现在竟变得如此温柔,真是不可思议。那位怂恿我上船的朋友唯恐我下定决心不再航海,就过来看我。“喂,伙计,”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你现在觉得怎么样?那天晚上吹起一阵微风,把你吓坏了吧?”“你竟然说那是微风?”我说,“那是一场可怕的风暴啊!”“风暴?你这傻瓜,”他回答说,“那算什么风暴!只要船坚固,海面宽阔,像这样的风根本不算什么。当然,你第一次出海,难怪你害怕。来吧,我们喝点酒,忘掉那场风暴。你看,天气多好啊!”而我也不想再提及这段恐怖的回忆。

我们调制了甜酒,尽情地喝酒胡闹,竟忘记了恐慌时的忏悔、反省和决心。总之,风暴一过,大海又静如止水,我的胡思乱想也随之一扫而光,被大海吞没的恐惧也消失殆尽。我又开始热衷航海,把在危难中下的决心和发的誓言一概抛至脑后。

我发现,虽然有时我也会想起那些忏悔与反省,但我却总是竭力想摆脱它们,努力使自己振作起来。因此,我经常和水手们一起喝酒胡闹。就这样,我很快就控制了自己的懦弱,并将它强压下去。几天之后我便战胜了自己,不再受良心的谴责。但正因为如此,我必定会遭受新的灾难。上帝见我不思悔改,决定严厉地惩罚我——我没有把平安渡过第一次难关看做是上帝对我的警告,下一次一定会大祸临头。那时,恐怕连船上那些胆大包天的水手也都要害怕,都要求饶。

出海第六天,船行驶到大雅茅斯海口。因为逆风行驶,船没走多远,我们不得不在海中停泊处抛锚。从西南刮来的风吹了七八天,其问,许多从纽卡斯尔来的船只也都到这一开放海口停泊,因为这里是海上来往的必经之路,船只都在这儿停泊等候风向转变,一旦转为顺风,船只则乘风驶入泰晤士河。

我们本不该在此停泊太久,应该趁着潮水驶入河口。但风太大了,停泊了四五天之后,风势更猛了。这地方是公认的良港,我们的锚又十分牢固,船上的锚索、缆篷等设备也都十分结实,因此水手们根本不把大风放在眼里,生活照旧。不料,第八天早晨风势猛然增强,全体船员都动员起来。大家落下了中帆,安顿好船上的所有东西,使船能抵御狂风,安然停泊。中午时分,大海卷起了狂澜,我们的船头多次钻入水中,水灌进了船舱。有几次,我们以为船脱了锚,于是船长下令放下备用大锚,就这样,我们在船头下了两个锚和全部锚索。

随后的风暴来势更加凶猛,我发现水手们也开始惊恐起来。船长小心谨慎,力图保护自己的船,但我却听见他一直在低声祈祷:“上帝啊,保佑我们吧!我们都活不了啦!我们都要完蛋了!”

在最初的一阵纷乱中,我不知该怎么办,但我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忏悔,而是冷静地面对着这一切。我走出舱房向外一看,眼前是我从未见过的凄惨景象:海面波涛汹涌,巨浪不时地向我们扑来。周围的境况更是悲惨,停泊在附近的两艘船,因为载货过重把船侧的桅杆都砍掉了。突然,我们船上的人惊呼起来,附近有一艘船沉没了。又有两艘船被狂风吹得脱了锚,只得冒险驶向大海,但船上已经没有一根桅杆了。

傍晚,大副和水手在征得船长同意后把前桅和主桅都砍掉了,船上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甲板,显然这是船长极不情愿的。

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我只是一个初次航海的年轻人,面对小风浪都感到害怕,何况遇到这样的大风暴呢!

风暴越刮越猛,水手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生平遇到过的最可怕的风暴。我们的船虽然坚固,但因载货太重,吃水太深,一直在水中剧烈地摇摆颠簸,水手们不时地喊叫着船要“founder”(沉没)了。当时我不知道“founder”是什么意思,这对于我倒也是件好事,后来别人才告诉我“founder”究竟是什么意思。

P7-10

序言

长久以来,外国名著以其多样的题材,精巧的构思,细致生动的笔触,灵动鲜活的角色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影响了一代又~代的青少年。在我的青年时代,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成为我枕边案头的亲密伙伴,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令我十分神往,在我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相信他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伴随着无数青年走过了他们神采飞扬的花样年华。

外国名著熔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炉,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呈现有情世界的动人色彩。它们题材多样而风格迥异,有的笔触细腻,唯美精致,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与慰藉;有的激越奔放,充满张力,唤醒人们心底沉睡的力量;有的侧重对历史文化的寻根溯源,展现历史的厚重积淀;有的力求对人类内心情感世界的深度剖析,探寻人类心灵的奥秘。一本本魅力四射的名家名作,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物质生活风貌。

这套从诸多外国名著中精心选编的“世界经典名著文库”,囊括了在国际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丛书装帧精美、译文精妙,充分显示出蜚声国际文坛的大师们深厚的写作功底和独到的写作风格。旨在为读者朋友们打造一个深具异国文化氛围的阅读空间,领略外国名著的艺术魅力,获得高雅的审美享受和人文熏陶,提升文学素养和人生品位。由于所选作品的译者全部是对外国文学素有研究的学者,他们高品位的人文修养,准确而传神的译笔,为本套丛书增色不少。

鉴于外国名著带给我如此愉悦的阅读感受和深远的人生影响,我致力于将本套精品之作推荐给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希望能够带给你们更加富有层次的阅读体验。培根曾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登上这艘满载着知识与快乐的希望之舟,遍览国外精品,传承文明薪火,共享经典珍藏。

《格言》总编辑:李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滨孙漂流记/世界经典名著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笛福
译者 曹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392775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27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