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丽重庆/美丽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前所未有的高度,紧扣时代的脉搏,认识重庆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展现重庆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发展现状,突显重庆在中国大地上的特殊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担纲顾问,地理专业权威专家组成编委会,展现最新地理学科研究成果,解读重庆的魅力与时尚。

重庆的自然地理状况、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风民俗在这里呈现,优美的文字将它们之中蕴含的自然与历史之美娓娓道来。

专业摄影师的杰作,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情感关怀,展示重庆最迷人的美景和魅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风民俗、文化积淀……在移步换影中呈现。

张妙弟创作的《美丽重庆》是近三十年来关于重庆最权威、最详实、最通俗的地理科普读物。

内容推荐

张妙弟创作的《美丽重庆》是近三十年来关于重庆最权威、最详实、最通俗的地理科普读物。

重庆,名副其实的山城,她的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山脉撑起了重庆的脊梁,而嘉陵江和长江的流淌交汇,则为重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液,赋予了重庆鲜活的生命。这坐山拥水、水雾缭绕的钟灵之地,又引得多少文人骚客的倾心,生出多少丰富多彩的文化。《美丽重庆》,既为读者提供了重庆最基本的地理概况,又把重庆美丽的城市风光和人文古迹以及重庆独有的特色等一一体现,一本既有科学普及作用又有人文历史关怀的图书。

目录

01 印象重庆:冬春雨雾夏火炉,巴渝文化共山城

 山城雾都: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

 重庆的前世今生

 三峡航运通道:连接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

 古老灿烂的巴渝文化

02 自然奇观:上苍恩赐的奇山异水

 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廊

 大宁河小三峡:美丽奇特的峡谷风光

 芙蓉洞芙蓉江喀斯特系统:水流侵蚀切割的自然奇景

 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天赐的"一峡两坑三桥"

 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冲蚀型天坑的杰出代表

 仙女山:武隆山区最美的高山草场

 小寨天坑和奉节地缝

 缙云山:天然的植物宝库

 千瀑之乡四面山

 金佛山:生物多样的喀斯特山地

 酉阳桃花源:重庆的特色森林公园

 巫溪红池坝:高山上的绮丽风景

 金刀峡:古老神奇的惊险峡谷

 千野草场:风吹草低见牛羊

 茶山竹海:绿色悠悠 茶意浓浓

03 人文胜迹:千年前世,许你今生繁华

 大足石刻:三教融会的石窟造像群

 古栈道:天无绝人之路

 白帝城:文人墨客争相赞颂的"诗城"

 白鹤梁: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石宝寨: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张飞庙:文武合庙

 丰都鬼城:彼岸的华丽想象

 鹅岭公园:站在重庆半岛最高处的俯瞰

 洪崖洞:巴渝民俗风情地

 钓鱼城:蒙古大军折鞭处

 红岩村:红岩精神的发祥地

 歌乐山烈士陵园:烈火中永生的红岩之魂

04 风情古镇:穿越时空,感悟小城的魅力

 磁器口古镇:老重庆的微观缩影

 偏岩古镇: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

 双江古镇:"清代一条街"的建筑传奇

 涞滩古镇:山寨式的场镇

 万灵古镇:濑溪河畔的清丽水乡

 塘河古镇:水色烟云中的"八卦迷阵"

 中山古镇:原味的古朴与沧桑

 宁厂古镇:上古盐都 巫巴故乡

 龙潭古镇:千年古镇的艺术魅力

05 巴渝风情:骨子里浸透的豪放热辣

 巴渝魂:战国将军巴蔓子

 铜梁龙灯:龙舞东方

 金桥吹打:深山里唢呐声声

 綦江农民版画:故事在民间

 啰儿调:土家族的乡音乡韵

 摆手舞:祭祀大狂欢

 重庆火锅:重庆人的麻辣生活

 餐饮老字号和风味小吃

 重庆温泉:重庆人的养生之道

美丽重庆地理名录

试读章节

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廊

全长193千米的三峡是长江最具神韵的地方,有雄奇豪放的山峰、艰险的明滩暗礁、汹涌奔腾的江水,还有变幻莫测的云彩、神秘缥缈的雾气,从而构成了长江最奇峻、最壮丽的三个大峡谷。三峡也是如今世界上唯一可以乘船游览的大峡谷,"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梦想在这里变为现实……

绵延四百里的长江三峡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以气吞山河之势一路向东,在四川盆地以东如利斧般横切巫山山脉,形成了近东西走向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长江中最壮丽的一段峡谷。早在1500余年前,郦道元就在其著作《水经注》中写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见长江三峡的非凡魅力。

长江三峡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的。距今约7000万年前,我国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经过燕山运动,四川盆地和三峡地段原本呈水平状态层叠的岩层被挤压得弯曲起来并形成褶皱。这些褶皱中向上凸起的部分被称为背斜,向下凹陷的部分被称为向斜。三峡地区就是在燕山运动后,出现了三座背斜夹两座向斜的形态。当长江水一路向东奔流,冲刷着该区域时,江流的侵蚀作用切穿了三座背斜,从而形成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和湖北宜昌五县市,全长193千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喀斯特峡谷。瞿塘峡位于三峡的西段,在重庆所辖的奉节、巫山境内,夔门是其峡口。峡口两岸山峰壁立,就像两排侍卫守护着城门。巫峡位于三峡的中段,地处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之间。巫峡谷深峡长,似一位端庄典雅的少女临风而立,窈窕娉婷,惹人怜惜。西陵峡位于三峡的东段,整个峡谷都在湖北境内。西陵峡历来以"水急滩多、行船艰险"令人生畏,后来经过大规模整治,如今条件已大为改善,并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长江三峡,瞿塘峡险峻,巫峡瑰丽,西陵峡雄奇,绵延数百里的层峦叠嶂既带给人浪漫和诗情画意,也带给人急流险滩的惊险刺激,让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险峻的瞿塘峡

长江三峡之瞿塘峡,西起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至重庆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千米,是长江三峡之中长度最短的峡谷。虽然最短,瞿塘峡却最为雄伟险峻,自古就赢得了"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的称誉。

瞿塘峡河谷狭窄,江面最窄处不足百米,最宽处不过150米。西端入口处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两岸断崖壁立,山势陡峭欲坠。江北有赤甲山巍峨耸立,江南有白盐山峙立江上,两山之间,江水滔滔,激流汹涌,奔腾向前,山高水急,蔚为壮观。因此说瞿塘峡能"镇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若顺江而下,水流湍急,水天一线,舟行其间,给人以"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瞿塘峡内有很多名胜古迹,其中以摩崖石刻和绝壁栈道遗迹最为著名。在瞿塘峡北岸的绝壁上,有一条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从白帝城下连通巫山青莲溪,全程艰险异常,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上有一处临江石壁,上面镌刻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书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山川相得益彰。

瑰丽的巫峡

说起巫峡,人们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以及"巫山云雨"的传说。长江三峡中的巫峡,确因巫山而得名。巫峡自重庆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6千米,有大峡之称,以俊秀绮丽的风光著称。

巫峡是长江三峡中最连贯、最整齐的峡谷,分为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的西段和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的东段。这两段峡谷内名胜古迹众多,两岸群峰各具特色,最著名的就是巫山十二峰,自古就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浪漫传说。云雾缭绕之下,十二峰更似十二仙女亭亭玉立,让人神魂颠倒。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俏丽,上有一挺拔秀丽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传说神女峰每天最早迎来朝霞,又最后送走晚霞,故又称"望霞峰"。

幽深秀丽的巫峡两岸是嵯峨连绵的奇峰,江流曲折百转,江面之上是氤氲缭绕的烟云,清幽的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由于峡谷内长年云遮雾绕,常常细雨蒙蒙,因此形成了"巫山云雨"的奇妙景观。这样一座处处皆景的绝美峡谷,激发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妙笔生花,写下了那一篇篇动人的诗章。

雄奇的西陵峡

全长76千米的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西起湖北省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的西边而得名。西陵峡山奇水秀,尤以"峡中有峡、峡峡相连"的独特风景闻名于世。其中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更是号称"西陵四峡",其内的怪石飞泉、苍藤古树让人过目难忘。

西陵峡自上而下分为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西陵峡下段峡谷四段,沿江有巴东、秭归、宜昌3座城市。每一段峡江中都分布着多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香溪宽谷中有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崆岭峡等景点,庙南宽谷中有灯影峡、黄牛峡等景点。峡谷两岸还有许多著名的溪、泉、石、洞,历史上的诸多名人如屈原、昭君、白居易、元稹、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寇准、陆游、冯玉祥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诗赋。  西陵峡自古以来就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新滩、崆岭滩等险滩或由两岸山岩崩落而成,或由上游砂石冲积所致,或是岸边伸出的岩脉,或是江底凸起的礁石。总之这些地方水流如沸,汹涌激荡,惊险万状。P32-37

序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的夏日。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以秦岭一淮河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至辽河上游的广大地区之间,“南稻北黍”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渐趋定型,其他地区或处在向逐水草而居的粗放游牧经济过渡,或仍处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因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遗址也更多。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一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璨。而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敬畏自然与历史;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用精选的图片表达出诗般的柔美。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

中国地理学会

“美丽中国”丛书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丽重庆/美丽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妙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412831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2014246198
中图分类号 K927.1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