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沙漠与文明(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近年来人类文明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立足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依托历时三十多年的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田野调查结果,系统阐释了“人”是什么、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干旱地域与家畜对人类文明形成的贡献,提出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历史观,即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作者明确指出干旱地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并着重申明干旱地域的家畜资源是早期人类文明形成的原动力的新观点。
作者简介
包海岩,2015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民族学学院。长期从事内陆干旱地域畜粪文化研究。论文“TowardsaTheoryofDungCulture:AnInnerAsianCaseStudy"刊载于NomadicPeoples24卷第1期,还有《畜粪民间医疗——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东亚内陆干旱地域畜粪文化研究动态》《畜粪名称体系——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草原生态智慧中的畜粪利用》等20余篇畜粪文化主题论文。
目录
序言 人类文明的悖论
第一章 对地球人类学的立场
一 “完美的人”思想和地球人类学的人类观
二 地球人类学的先驱和辻哲郎的风土文明论
三 再次考察京都学派的生态人类学
四 柏格森的创造生命进化论
五 季风型风土之稻作文化研究
六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和巴朗迪埃的政治人类学
第二章 撒哈拉文明与撒哈拉以南非洲文明
一 摩洛哥行记——撒哈拉文明的一大据点
二 撒哈拉文明——贸易与绿洲的多部族文化
三 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国际化(多部族)文明——撒哈拉南部的巨大泛滥平原地区
四 撒哈拉以南非洲畜牧民建立的国际化王国——在雷布巴的研究
五 撒哈拉以南非洲文明的发现
第三章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结构
一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
二 全球干旱地域的分布
三 草原地区形成的狩猎文化和畜牧文化
四 干旱地域和发展种子作物农业的地域
五 灌溉文化的文明形成力
六 畜牧文化的文明形成力
七 干旱地域的多样性结构
第四章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四种文明类型
一 畜牧能源撑起的欧亚非全球化运动
二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四种生态学类型
三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的四种文明类型
四 基于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的进一步扩展
第五章 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与人类历史
一 人类的形成与干旱地域——人类直立行走与地球环境的干旱化
二 人类在地球上的扩散运动与干旱地域
三 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干旱地域——家畜文化和城市国家文明的形成
四 近代文明的诞生——以海洋为中心的物流和军事体系
五 生命与人类历史的新模式——人类的空间性与时间性运动构成的历史
六 地球文明时代的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沙漠与文明(欧亚非内陆干旱地域文明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岛田义仁
译者 译者:包海岩//闫泽//萨其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26707
开本 32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4-01
首版时间 2024-04-01
印刷时间 202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362
CIP核字 2023181745
中图分类号 P941.73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0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