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次百年危机孕育的走向世界的契机,一个催生中华民族强国梦的行动时刻,一席企业军团境外决战临征前的盛宴,一声海外中国人爱国情怀的理性呼唤,一部痛快淋漓独创的华尔街激情文学,率先预警“经济危机、科技危机、社会危机”复合的叠加效应!

《剑指华尔街中国在行动》从更深层面分析了华尔街危机背后的潜在因素,以及经济危机、科技危机、社会危机环环相扣的现实处境,并为此种形势下中国所能采取的行动战略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

内容推荐

与市面上大多数立足于经济危机前世今生的经济、金融理论读物不同,本书从更深层面分析了华尔街危机背后的潜在因素,以及经济危机、科技危机、社会危机环环相扣的现实处境,并为此种形势下中国所能采取的行动战略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具备较强的可读性和时效性。

本书读者对象:金融机构投资者,从事海外业务往来的企业高智,政府官员,金融贸易专业的大学院校学生。

目录

序一 百年危机,百年契机,强者胜出

序二 战略突围,并购欧美实体企业

前言 强国战略的世纪一战

图解 战略抄底高盛示意

导读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纪

引子 一只热带雨林中蝴蝶的振翅之力

警世篇

 第1章 百年契机,峰回路转

1.1 危机意识:尽管激烈的对抗已成过去

1.2 金融版图的颠覆:第二波打击已经出发

1.3 科技的“双刃剑”悄然高悬

1.4 血色黄昏:“银发族”危机一触即发

1.5 走出去:在世纪更替中闪亮中华

1.6 玫瑰新政:横空出世后的美国战略

 第2章 不以规矩,岂成方圆

2.1 世界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中颤抖

2.2 历史明鉴:华尔街战略抄底行动的一面镜子

2.3 伺机出手的金石之策

2.4 国家破产:航母下沉

探索篇

 第3章 师直为壮,南山可移

3.1 星罗棋布:金融高手布阵斗法

3.2 断尾求存:风险与回报的对峙

3.3 引领世界航母的历史性机遇

3.4 站在巨人的肩膀:不抄底,大胜何来

3.5 野村的眼睛死死盯着华尔街

 第4章 大道高手,大道无形

4.1 坚冰已经打碎,航道已经疏通

4.2 红海,蓝海:丛林法则与创新典范

4.3 伟大的博弈:高盛离风暴中心同样不远

4.4 策划于密室,玩弄于股掌

4.5 阴谋论贯穿于古今中外的所有战略行动

4.6 不费一枪一弹:一次经济的珍珠港事件

4.7 牛顿:我不能算出人类的疯狂

谋定篇

 第5章 经济复苏,荆棘塞途

5.1 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克星”

5.2 跨越“数字鸿沟”:梁山泊天下英雄排座次

5.3 自由放任主义瓶颈,国家社会主义显现

5.4 争夺制空权:参与全球新经济格局的重定

 第6章 风险监控,处高临深

6.1 布莱克-斯克尔斯模型与金融衍生风险

6.2 在登陆华尔街高滩阵地的行动中避免触礁

6.3 美国的“金融软肋”捏在债权国手里

6.4 海外并购的路从来就不平坦

集结篇

 第7章 骐骥集结,雄才大略

7.1 软实力出发:国际化高端人才战略

7.2 21世纪中国产业链战略突围

7.3 集结在中华民族的旗帜下

7.4 国际金融操盘手的定向定位

 第8章 天时地利,乘时乘势

8.1 先辈的讴歌:中国的再次崛起需要激情

8.2 中国金融新政于华尔街再领风骚

8.3 资本市场是实现财富转移的平台

8.4 剑指华尔街的海内外民间力量

行动篇

 第9章 行动中国,闪亮登场

9.1 强国战略:囤积稀缺资源与兼并支柱产业

9.2 战略抄底:高盛(NYSE:GS)

9.3 战略抄底:欧特克(NASDAQ:ADSK)

9.4 战略抄底:福特汽车(NYSE:F)

9.5 锋芒所向:中国的底线不可逾越

9.6 海纳百川:接收华尔街特殊人才的化学反应

9.7 58年轮回:底特律汽车城下沉

 第10章 出手不凡,兵贵神速

10.1 兵不血刃是战略战术的理想境界

10.2 双线迎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10.3 在“复合危机”中寻觅经济复苏的动力

10.4 最后的摊牌:双赢还是皆输

后记 无限感恩,世纪阳光

试读章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一直充满危机和契机。

2009年2月26日凌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所有地球村民发出警告:“世界正处于重大灾难的边缘,时间不多了,希望你们作出明智的决定。”

潘基文言下之意,全球变暖正在演化为地球史上的一场巨大危机,人类正面临着“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险境,生态危机已近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一波罕见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企图将人类社会整体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危机意识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元素,特别是各国领袖和精英决策层的神经中枢。

危机不时地发出警示,以此催生全民共识,集聚举国力量,在战斗中将危机转化为契机,以各种方式求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地球兴亡,匹夫有责。

在人类社会经过无数次革新后的21世纪,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导致灾难性“三大危机”。

经济链、科技链、生存链戛然断裂,三大危机机缘巧合地汇聚在历史长河的同一时刻,释放出短时间难以修复的巨大能量。

对此,人类社会竭尽全力,严阵以待,仍然不知所措,回天乏术。

惊恐世事无常芝焚蕙叹,无奈山河变色尘世沧桑,这一次,起源于人类社会自身的金融风暴,干净利落地终结了“华尔街不死”的神话。

继贝尔斯登断臂夭折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

无论是正式破产倒闭还是重组后起死回生,曾经不可一世声誉卓著的雷曼兄弟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惊天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悲剧性的指标意义。

雷曼兄弟的破产只是无数悲剧中的一个缩影,它标志着金融格局的重新洗牌以及一系列雷曼兄弟衍生危机的来临,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其后续的“雪崩效应”无法预测。

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系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

每一位地球的公民,无不密切地关注着危机将要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深层次变化。

人类社会与危机

宇宙,浩瀚无垠,是所有天体共同的家园。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26亿年前的一天,地球被太阳的引力场捕获,成为太阳系中排行第三的一颗行星,地球从此获得雨露滋润阳关普照,开创了生命的纪元。

自从盘古开天地,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冲击从来没有间断。

距今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表面,致使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的恐龙瞬间全部灭绝,同样悲惨的命运还同步降临到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多种其他的生物。

在最远古的时代,面对危机的打击,生物界只有被动地接受被绝灭的命运,逆来顺受。

“大绝灭”的结果使得地球上生物世界的版图和生态环境发生了突变,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新生命体的繁衍。

人类的幸福,来自于天宇的壮阔、地球的美丽、辛勤的耕耘和社会的安宁。

人类的忧伤,归咎于危机的肆虐、市场的动荡、大地的颤抖和本性的贪婪。

天地间,万事万物,通过宇宙、地球和人类的生态衔接,有机地结成不可分离的生命共同体。

然而,这种生态衔接并不坚固,实际上极为脆弱,极易脱节。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无数次证明,危机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生态系统,甚至灭绝人类本身。

随着人类的危机意识和抵抗力量不断增强,人类社会没有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某一特定时刻定格,人类的祖先在挑战无数危机之中,与天斗与地斗,前赴后继,跨入一个又一个新的时代。

震古烁今,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只有300万年的历史,从宇宙演化角度来看,如此高等的灵性生命形态如此顽强,似乎是在眨眼间出现的,不可思议。

危机的力量,风暴的洗礼,让人类变得更加坚强!

历史是这样记载中华文化的

大约200万年前,炎黄二祖辗转来到“华夏大地”繁衍生息,中华文明的进化从此源远流长,形成地球上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的人类文明。

受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沉淀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公元前约26世纪,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文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创造小篆。

1054年7月4日,中国人肉眼观察到“超新星”爆炸的天文现象,首次用文字记录。

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1958年,公布使用普通话汉字“拉丁化”方案。

197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迄今为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2001年开始生效),其中的第18条正式确立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法律地位。

中华文化的复兴和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赋予中国人民强烈的危机意识、承受能力和使命感。

美国高度集成的辉煌历史

美国则是通过简捷的方式,仅用了几百年的时间,便跳跃式地集成了人类社会在漫长岁月里一步步沉淀的精髓,迅速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文明的成长路程。

追溯美国的历史,除美国原住的印第安人,美国人民基本上来自世界各地,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经过长时期的磨合和共存结合而形成的,是真正的“民族大熔炉”。

17世纪以前,北美广袤原野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经过百余年的移民,这里已成为欧洲国家人民的新家园,而其中最主要的是英国人建立的13州殖民地,后不久美国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通过不断地协商与改革,联邦体制的美国终于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在世界舞台上正式登场。

美国的历史仅仅235年,其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无与伦比,地球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之匹敌。

美国是崇尚危机的民族,也是制造和传播“危机”的高手,从不以“唱衰自己”而自卑,似乎美国每一天都站立在战争的边缘,迎送着世界的末日。  美国人真实地相信,危机不仅是扩充军备、游弋世界堂而皇之的“理由”,还是凝聚国民向心力、激发人民同仇敌忾走出危机的“法宝”。

危机纵然可怕,但其中蕴藏的“为生存而战斗”的巨大动力,驱使美国人民刻思进取勤奋努力,在危机中成长壮大,一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P22-25

序言

记得是在2001年硅谷的一次高科技创投年会上认识了金博士,从此通信不断,只要有机会,我们就相聚,畅谈有关中美战略层面的话题。金博士总是谈古论今,精力无限,激情飞扬。

昨天晚上,我几乎用了一整晚读这本书稿,在看的过程中总是欲罢不能。虽然我之前读过不少相关书籍,如《大国崛起》《蓝海战略》《货币战争》《世界是平的》《财富裂变》等,但直接深入可操作战略行动的书,还是第一次读到,因此给我的感觉十分新鲜和震撼。

本书推崇的是走向世界的“中国行动”,是华尔街硅谷一线战区传来的真实战况和实战思考,是一部微型的金融战略百科全书。写作风格于诗情画意中不失刚劲有力,经济故事于古今博引中不失精髓本质,解析世界于全盘考虑中不失重点突破,展望未来于高瞻远瞩中不失敦本务实。

当今世界犹如一盘战火纷飞的棋局,金戈铁马中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和失败者现在还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空前的金融风暴将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一个人和角落。在这次百年一遇的漩涡中,已经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所以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各种类别的峰会提出国家之间要携手同心,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但是要做到这样又谈何容易。纵观历史,自15世纪以来先后9个国家崛起衰落,让我们意识到国家之间或许共同的利益比共同的朋友更重要。这次会不会是美国的阴谋?华尔街能不能够将次贷危机转嫁到国外?美国新政府能否重新公正地评估中国的整体实力和全球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的崛起早已是21世纪最为确定的一个趋势,金融危机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难得的“重生”契机。对比世界其他经济体,中国现阶段推出的救市方案不仅可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更将改变中美经济关系和世界格局,“中国奇迹”在经历这场危机后,将变得更加坚实。

但是,现实的残酷却给中国出了一道难题,是进是退、是攻是守成了当下管理层必须作出的刻不容缓的选择。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从计划经济的僵硬走向市场经济的繁荣,从国有资本的退出到民营资本的壮大,从金融体制的改革到资本市场的热闹(之所以用热闹而不是繁荣,实在是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还远未成熟),从群众百姓的羞涩到新新人类的开放,都需要一个全球性机遇来为未来的提升和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如今的中国已是一个外汇储备超过两万亿美元、不容忽视的名副其实的泱泱大国,可是在这场危机中,我们到底有多少积累去面对挑战,又有多少能力去捕捉机会,这是我们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中国这一路走来,风风雨雨,起起伏伏,不可谓没有经历过磨难,但这次如果要激流勇进,战略抄底华尔街却是真枪实弹的战争而非平时的演习,我们不仅缺乏教育,而且缺乏教训。

缺乏教育就是人才危机——低端过剩高端稀缺,这迫切需要加强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当务之急我们要抄底的绝不仅仅是公司,还有人才,拿来主义,为我所用。

教训更是不胜枚举,据估计,中国对外投资项目有过半的收购价格过高,其中有不少已定义为失败,原因诸多,包括战略整合、价值完整、现金预期、整合成本、人力、环保以及技术规模等估计的偏差,但这一切又非一日之功力,所以我们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更需要各个层次的技术和文化沟通。

此书理论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作者笔锋如行云流水,回肠荡气,是一本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巧妙融合的好书,值得精读。

2009年3月12日于中国北京

后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美交融珠联璧合,故乡桑梓朝思暮想,搏击天涯的游子,深存无限的思念,矢志不渝。

感恩,人世温暖;感恩,世纪阳光。

欣逢《剑指华尔街 中国在行动》出版之际,我要向一路给我信心、勇气和帮助的亲朋好友表示深深的敬意。

感谢妻子詹醌馥、孩子史蒂文、查理和西西丽娅一如既往的牵挂,以海洋般的胸怀理解、宽容和支持我的爱好和执著。

感谢挚友高群耀全程关注,深层指导。

感谢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2008年感恩节间访问硅谷和斯坦福,专程赐教。

感谢中国检验集团欧洲总裁杨凯峰2008年10月于我在欧盟7国讲学问悉心指点,激发了写作本书的冲动。

感谢斯坦福大学教授程震与我不时地就金融危机和科技危机“华山论剑”。

感谢中国建设银行前投资专家、现启立投资公司副总裁叶本炎悉心点拨。

感谢威尔逊·桑西尼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周巍的法律指导。

感谢中国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熊政平友情支持。

感谢加州大学教授李百炼、马玉龙学术指导。

感谢中国培训财富网首席执行官郑石明友情相助。

感谢中国西南大学教授王志章、四川大学博士候选人郭凌友情联络,为早期创作提供了大力帮助。

感谢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龙凯策划网络效应。

感谢中美人才交流基金会会长苏光明理论指导。

感谢湖北省海外同乡会会长牛飞月友情指点。

感谢郝继刚、袁蕾夫妇热情支持。

感谢《世界日报》资深财经记者大卫·王热情联络。

感谢西南大学陈晓青、唐小晴、赵贞、谭霞、兰剑和任俊霖同学的早期资料搜集工作。

感谢罗纳德·贝利、皮保安、卢智俊、王建华、间小鹰、陈锋、邓强、王钢锋、程维英、冼小棠、张汉详、柴睿、杨正茂等朋友热情相助。

我还要特别感谢为本书进行全面策划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经济管理分社谢小梅社长以及编辑和发行部门,正是他们的鼎力相助,使这一适时地充分展示华尔街金融风暴衍生的“三大危机”和实施中国登陆华尔街和美国产业腹地战略行动的作品能够冲破常规的束缚——要么“学术味极浓不适合大众读者,要么文学性太强漫无边际缺乏实战意义”,而更加翔实、精彩和具有可读性。

电子邮箱:christopher.jing@gmail.com

书评(媒体评论)

《剑指华尔街中国在行动》推崇的是走向世界的“中国行动”,是华尔街硅谷一线战区传来的真实战况和实战思考,是一部微型的金融战略百科全书,写作风格于诗情画意中不失刚劲有力,经济故事于古今博引中不失精髓本质,解析世界于全盘考虑中不失重点突破,展望未来于高瞻远瞩中不失敦本务实。

——高群耀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凤凰卫视执行董事、微软(中国)前总裁

《剑指华尔街中国在行动》给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从中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行动的价值。

——熊焰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冷静地面对危机带给世界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以直接的感受、翔实的资料和理性的分析得出坚定的结论,进而提出一系列有效建议,是海外中国人对国家社会的忠诚奉献。中国迫切需要的不只是华尔街分析的百家之谈和宏观预言,要的是在这一场百年一遇的危机中,如何因势利导,决定性地走出去,要的是可操作的战略行动和具体实施步骤。

——程震斯坦福大学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克里斯托夫·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70409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6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5.9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3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