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上成都(修订版)/巴蜀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肖平著的《地上成都(修订版)》是一本全面介绍成都历史、掌故、街道、人文、物产、城市变迁及轶闻趣事的文化散文集。内容分为古史篇、城市篇、街道篇、人文篇、物产篇、悬疑篇。如同作者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气质一样,作者肖平的文字也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但却不是闲谈,篇篇文字的知识密度极大,注重知识的延展;也不是枯燥的城市史考证,文字的趣味性、文学性都非常突出。此外,该书的编排体例,将知识分门别类,便于读者选读。总体上说,这是一本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品读城市特质的大文化散文,是一张成都的文化名片。

内容推荐

肖平著的《地上成都(修订版)》内容有鳘灵、开明十二世、五丁力士、“金牛道”与秦国灭蜀、“五”这个神秘数字、“蜀”与四川之名的来历、街道:寻常巷陌间的人文记忆、成都街道斜向布局之谜、成都街名汇释、风俗:天府之国的风土人情、茶馆等。

目录

城市:成都城的若干次

 龟化城

 大城,少城

 锦官城

 笑蓉城

 罗城

 皇城

 满城

 “成都”的得名

历史:揭开古蜀神秘面纱

 蚕丛

 柏灌、鱼凫

 杜宇

 鳘灵

 开明十二世

 五丁力士

 “金牛道”与秦国灭蜀

 “五”这个神秘数字

 “蜀”与四川之名的来历

街道:寻常巷陌间的人文记忆

 成都街道斜向布局之谜

 成都街名汇释

风俗:天府之国的风土人情

 茶馆

 梨园

 楼苑

 交子

 蜀锦

 李冰

 文翁

 薛涛

 大石之谜

 蜀官夜宴

 锦江埋银

 保路运动

美食:正宗川味和它们的发明者

 麻婆豆腐

 夫妻肺片

 官保鸡丁

 东坡肘子

 姑姑筵

 赖汤圆

 龙抄手

 蛋烘糕

 铜井巷素面

 郫县豆瓣

 全兴酒

 郫筒酒

 荣乐园

 耀华餐厅

 痣胡子龙眼包子

 珍珠元子

 老字号“张鸭子”

 韩包子

 谭记唐场豆腐乳

 八洞神仙菜

 老8号颗颗酥

名胜:锦官城漫步

 锦江

 大慈寺

 杜甫草堂

 武侯祠

 春熙路

 文殊院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龟化城

一只龟和一座城

成都的别名中,龟化城(或日“龟画城”)是最早出现的一个。话说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秦国的金戈铁马沿着金牛道浩浩荡荡穿越秦岭,以排山倒海之势灭掉了不可一世的蜀国。蜀国最后一代君王——贪恋女色的开明十二世,被秦军乱箭射死在彭山县境内。这时候的秦国即将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秦惠王坐在一把宽大的龙椅上已感受到了一统天下的自豪和喜悦。然而当时的蜀地偏僻而遥远,强大的蜀国虽然已经被纳入了秦国的版图,但开明王朝的残余势力还在做着“反秦复蜀”的美梦。于是,秦惠王便命令他的宰相张仪在成都修筑一座用以屯兵的秦城,以此加强对蜀地的监督和控制。

张仪是北方人,既战功卓著又足智多谋。他听到秦惠王一声令下,便调集民工开始筑城。当时成都是开明王朝的国都所在地,已经形成了城市的建筑和规模,但在张仪看来,当时的成都城还很不像样,因此,他有决心把成都建得跟北方城市一样坚固阔大。一时间,成都平原上出现了黑压压的劳工潮,民工们喊着号子抬土,用宽大的木板夹住泥土,夯筑城墙。雄心勃勃的张仪是总指挥,毒辣辣的太阳使他白皙的面孔逐渐变黑。一堵墙筑起来,但刚想加宽加高,却呼啦一下垮掉了。张仪很纳闷:怎么我在北方筑城时,泥土坚实得像又黏又硬的糯米,而成都的泥土却软得像豆腐呢?

原来,当时的成都平原低洼潮湿,河泽密布,土质疏松。张仪和民工们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成都城的修筑还是修一次塌一次。张仪摸着一天比一天长的胡须徘徊在工地上。忽然,有一只巨大的乌龟从江边的水中浮起来,用清冷而光亮的眼睛同情地瞧了张仪一眼,然后就奋力沿江向前游去。张仪心中一动,便跟着这只乌龟朝前走。这龟乘风破浪划到东城的东南隅,却忽然一翻肚皮——死了!张仪很伤感,从水中捞起这只乌龟的尸体,像怀抱着自己天折的孩子。

当时朝中养着许多占卜吉凶祸福的巫师,张仪便叫来一个巫师头目问:这龟在我面前如此表演,有何深意?巫师看看天,又掐掐手指头说:恭喜丞相,这是上苍显灵啊!你只要沿着龟迹筑城,城墙就不会垮塌。一席话说得张仪频频点头。张仪急忙命令士兵和民工连夜搭起一座眺望塔(后世又名“张仪楼”)。他站在楼上,手搭凉棚,指挥民工按龟迹筑城,果然这一次怎么筑怎么有,一堵堵高大巍峨的城墙拔地而起,很快就把成都城建起来了,秦国的士兵开始在这座新建的成都城中安营扎寨。

因为这段故事,所以成都城最初又名“龟化城”。据说现在的青石桥,就是当初乌龟殉难的地方。青石桥古名又日“龟化桥”。

那么,那只用生命造福成都百姓的乌龟还有下落吗?有。因为它对筑城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张仪把它视作神灵,供奉起来加以膜拜。但是不久以后,张仪被秦惠王召回,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成都,这只神龟的下落从此变得扑朔迷离。但是到了唐代,这只龟的龟壳又浮现世间。据李石《续博物志》下篇讲:当时成都府有一个守护官府银库的小官吏,名叫宇文遇,有一次他看见一副六尺长的巨大龟壳被完好地珍藏在府库中,通身裹以大红缎。一天晚上,西川节度使高崇文找到宇文遇,叫他打开府库的门,命令手下把这副龟壳取走了;又过了几天,宇文遇看见节度使的腰间多了一条用龟壳做成的腰带。

“神龟现世”三则

从文献记载看,成都城确乎与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府河和南河中出现巨龟的记载也屡见不鲜。例如康熙末年李馥荣在其所写的《滟预囊》中就记载说,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将要剿四川时,成都濯锦桥下突然出现一只绿毛龟,直径达五丈长!身后有数百只小龟相随,它们在水里游动的姿势显得非常烦躁不安,引得全城的人都跑来围观。有些自认为懂得占卜的人就说,成都快要发生大灾难了。三天后,这只巨龟和无数的小龟才隐没不见。

同样在这本书中,作者在记述吴三桂反叛清廷、将要率军入川时,写道:康熙十三年(1674年)癸丑,成都濯锦桥下又出现了一只绿毛龟,它大如车轮,见背不见首,也有数百只小龟众星捧月般围绕着它。它们像一次寓意深刻的行为艺术展览一样,在成都市民面前展示了三天,又突然消失不见了。

王士祯是明末清初大文人,他在《陇蜀余闻》一书中也说到这只神奇的大龟,说它平时都潜在江底,不易见到,但是康熙癸丑年间,它却带着上千小龟,出现在东门外的江水中,“大如夏屋”。王士祯别号“渔洋山人”,一生中曾经两次入川,第一次是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奉命来成都当主考;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又奉皇上之命到成都祭祀江河古迹。他谈到这只巨龟时,口吻不是亲见,而可能是听成都的老百姓或官吏们的口述。不管这只巨龟是否存在,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成都城自古与龟有着深刻的渊源。

P2-4

序言

成都的风花雪月

在作家汪曾祺眼中,成都是这样一座城市:“在我到过的城市里,成都是最安静、最干净的;在宽阔平整的街上走走,使人觉得很轻松、很自由。成都人的举止言谈都透着悠闲。这种悠闲仿佛脱离了时代。”(汪曾祺《成都》)在贾平凹笔下,成都的形象是:“满街红楼绿树,金橘灿灿。树叶全没有动,但却感到有薰薰的风,眼皮、脸颊很柔和,脚下飘飘的,似乎有几分醉后的酥软。我早早晚晚都在茶馆泡着,喝着茶,听着身边的一片清淡。这么一杯喝下,清香在口,音乐在耳,一时心胸污浊,一洗而净,乐而不可言状也。在那有名的锦江剧场看了几场川剧,领悟了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尤其那高腔,甚是喜爱。当一个唱而众人和之时,我便也晃头晃脑,随之哼哼不已了。”(《入川小记》)

这是两个中国作家的看法。而在外国人眼中,成都又是何种面目呢?《马可·波罗行纪》记载道:“市内有一座大桥横跨其中的一条河上。桥顶是木质结构,装饰着红色的图画。河中船舶舟楫如蚁,运载着大宗的商品。城中有许多制造业,尤其能纺制精美漂亮的布匹、绉纱或绫绸。”以上这些看法为我们描述了一座传统南方城市的华丽、悠闲、舒适、养人,这是造物主专门为成都人创造的一种生活背景,就像李白诗句所感叹的那样:“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干门入画图!”

要把成都这座城市的精髓像描述一个人那样表现出来,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尽量贴近她,就像“亲近芳泽”那样,闻出她的香味,触摸她的肌肤和秀发,感受她的体温和呼吸,了解她的性情与爱好。只要有了这种愿望和企图,你就能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成都。

成都是一座鲜花和流水环绕的休闲城市。想当年,后蜀皇帝孟昶在成都城广栽芙蓉,“四十里如锦绣”的芙蓉花把成都的天都映红了。秋季花开的时候,他带着妃子花蕊夫人在城头上饮酒。他一边瞧着人面如花的俏丽佳人,一边吟唱着自己写的小曲,成都因此有“芙蓉城”的美誉。而在汉代,绕城而流的锦江河畔又有许多浣纱女子,她们是锦官城里的女工,专门负责把染过的蜀锦拿到河中去浣洗。那些飘柔华美的锦缎在女工们的纤纤玉指间抖动着,锦江河水中倒映着织锦和成都女工们的面影,有一种浪漫和凄楚的美。世世代代的成都人在绿树鲜花和潺潺的锦江河水滋养下,享受着“天府之国”的富庶和安闲,在茶馆和美食中度过他们闲适安逸的一生。

成都出辣椒般鲜亮泼辣的美女,而且她们的名字也很好听,比如浣花夫人、花蕊夫人、卓文君等。这里我要特别把卓文君提出来,她本来是邛崃的一个富家小姐,新死了丈夫在家闲居,恰好遇到成都才子司马相如到她家去做客。这一对旷世的才子佳人一见面,眼波中的爱意就跟春天的湖水一般涟漪阵阵,两个人顿时如干柴烈火燃烧起来,顾不得封建礼教的束缚,连夜私奔到成都。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到处派人去找,后来发现这“两个畜生”竟然在成都街头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穿戴得漂漂亮亮地当街卖酒,而司马相如也放下他大才子的架子,穿着“犊鼻裤”在酒店后头洗碟子。无奈之下,卓王孙打算送100个仆人给他们,但被他们拒绝了——他们觉得爱情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和富贵来衡量的。

成都人以文辞显天下(余秋雨语),普通百姓好摆龙门阵,文人雅士以文章惊天下。司马相如就是汉代中国写赋写得最棒的人,当然司马相如的名气还不敢跟李白和苏东坡比,这两个大才子的横空出世,足以让天下文人汗颜。李白在长安受到唐玄宗接见的时候,为他捧砚磨墨的人不是别人,竟是以跳《霓裳羽衣曲》而轰动宫廷的杨贵妃。后来李白做了翰林供奉,专门陪皇上游山玩水饮酒做诗,他的脾气大,撂下皇上独自跑到酒楼去喝酒,皇上叫动身还不肯上船;至于苏东坡,余秋雨专门写过一篇《苏东坡突围》,来讲述他的才能是如何遭到别人忌恨的,言语中充满了同情和感伤。

成都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就像一口火锅,来者都是菜,大家在一口热腾腾的锅里共享荣华富贵和酸甜苦辣。成都人既有适度的游戏精神,又有极强的自嘲精神,因此生于天府之国而不跋扈张扬,而是静静地、乐呵呵地享受着自得其乐的生活。

贾平凹的体验中,成都的街道“树木很多,枝叶清新,路面潮潮的”;成都的名小吃“竟一顿一样,连吃十天,还未吃尽”;成都的女子“腰身婀娜,秀发飘动”。总之,成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它的历史和文化中有一种关于生活的哲学在暗暗滋长着。在成都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中,这座城市曾经被历代统治者视作边防要塞,故在此修筑高大坚固的城池来巩固西南地区的边防,比如秦城(又称龟化城)、大城、罗城、皇城、满城的修建,其初衷都是用以屯驻中央政权的军队。然而这些曾充满刀光剑影的城池最终都被成都的水流和人情软化了,变得如此柔媚而舒适。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壮怀激烈的东西,比如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抗日将士的慷慨就义……但这些东西很快会被一种软的东西、文雅的东西所缠绕,就像岷江之水被李冰驯服一样,陡急的历史河流会被软性的堤岸所规引。

成都漫长历史中所沉淀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见仁见智。就像茶馆遍布于成都的大街小巷一样,它的存在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价值。过去有人批判成都人生活闲散,满脑子“盆地意识”,此说中是否有不了解城市文化真谛之误?因为城市不是人群劳累奔波的竞技场,城市的使命是提供给人们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是按它所固有的历史文化素养在生长,一切人为的不当干预都是徒劳无益的。  肖平

2013年4月于成都

书评(媒体评论)

肖平简明扼要介绍了四川以及成都,且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可读性高。他意欲唤醒川人年轻一代,知晓先人奋斗过程,以期历史资源古为今用,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坚强我们的人生态度。美意如此,予葚嘉乏。

——著名诗人、文亿学者流涉河

《地上成都》《地下成都》《人文成都》从考古、历史、人文环境和文化多方面释读成都及巴蜀文化文明,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兼具普及和研究的双重价值。

——四川省匿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嘉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上成都(修订版)/巴蜀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08000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201221815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