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樱花煞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语言朴实又隽永,有时像淙淙山溪,有时像汹涌海涛,却又不装腔作势。小说让我看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不光有着繁华和浪漫,还有着泪泉血波和奔突的地火。从中还能读到许多出色的场景描绘,如写日本关东大地震,可以感觉地壳晃动,烈焰炙烤;写武士老松谷切腹殉国,像能闻到血腥扑鼻;写钱塘大潮,似见玉城倾倒,气势磅礴,天地感奋;写浙东山乡的天螺湾,就像走进鸟语花香的童话世界。其中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画面,是写季炎如和夏惠子在临近大难的前夕,有过一次激烈争吵,通过年轻后辈彭永骏的巧妙劝架,写出了这对跨国夫妻间割不断的恩爱,让人忍俊不禁又催人泪下。

内容推荐

日本美少女惠子爱上比她年龄大得多的中国文人季炎如,用双双殉情的“樱花计划”迫使顽固的父亲同意婚事。两人迁居中国上海,构筑爱巢。然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惠子的表叔松谷曾是季炎如的朋友和恩人,也成了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灿烂的樱花树下的生死情义陡然亮出了刀光剑影,美丽的爱情也在家仇国恨的硝烟中饱受生离死别的苦难……而彭永俊和刘青燕两个中国年轻人的爱情在巨大的城乡背景差异下,留下的也是一声令人扼腕的凄婉叹息……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日本谚语说:“最难忘,花见时。”

花见,是日本人对赏樱的雅称。日本庆长三年,战国时代统一全国的武将丰臣秀吉任太政大臣,权倾朝野,他在京都醍醐寺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赏樱会,史称“醍醐花见”。从此,日本民间便流行开了一个词语:“花见”。

“花见”二字,寄托了日本人对樱花的浓烈诗意,也表现了日本人对汉字的钟爱和巧用。

夏惠子十八岁那年的花见时节,让她终生刻骨铭心。

十八岁,是女人最值得骄傲的年龄。十八岁时候的夏惠子不姓夏,姓小林。小林惠子在十八岁的花见时节初涉爱河,却差一点走向毁灭。

小林惠子是主动爱上中国侨民季炎如的。初见季炎如的那年正在读大学一年级,按中国人的说法还是个黄花闺女,而季炎如却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已经三十三岁,比惠子大十五岁。惠子的父亲小林哲坚决反对女儿的选择,不仅嫌对方年龄偏大,有过婚变史,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理由。

小林哲年幼的时候,在祖父的督导下读过中国的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成年后长期在上海办厂做生意,曾不止一次向女儿炫耀说,他在上海有过的辉煌并不是靠炮舰开的路,也不是靠军刀撑的腰,而是全凭自己的本领和诚信,因此,本来对中国并没有太多偏见。可是,要把女儿嫁给中国人,这就难以认可了。当时,整个日本因为明治维新而国力大增,连续打败中国与俄国,侵占了朝鲜半岛,抢下了德国在中国的地盘,正处在“脱亚入欧”的狂潮之中;在这样的时风下,若让自己的宝贝独女成为一个中国穷书生的妻子,这在社会上毕竟是一件大大有失体面的事情。

小林哲出身望族,事业失败了,架子还得牢牢端住。在女儿婚事上,他决不肯降格以求。他劝女儿说:“爱情是个泥潭,年轻人最容易把它当作游泳池跳进去,常常一跳进去就出不来了。千万小心啊,爱是会让人变得愚蠢的。你是名门之后,又美丽又聪明,选择的机会大大的有,可不要为了贪图一片树叶而放弃一座森林。”

惠子根本不听父亲的教导。她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生活优裕,个性独立而奔放,在中学阶段就痴迷希腊神话故事,想当一个像阿佛洛狄忒那样的爱情女神,神通广大,好似海洋上的浪花一般自由自在,又具有凡人一般的七情六欲。父亲感到越来越难以管教自己的女儿,就严厉警告说,如果在婚姻问题上一意孤行,就要用“破门”的传统家法来惩处,从此断绝父女关系。使小林哲万万料不到的是,没等他下达驱逐令,惠子竟然离家出走了,还留下了一封哀的美敦书式的告别信,宣称她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如果父亲不登报认错,她将永远不再回到父亲的身边,万一逼得无路可走,就去拜会黄泉下的母亲。

是表叔松谷雄次郎藏匿了惠子。松谷的祖上在幕府时代失去封禄,成了怀书抱剑浪迹天涯的武士,保持着以忠诚、信义、名誉为处世信条的传统。松谷成年后,立志要为大和民族做一番开拓事业,曾接受一个政治团体的派遣,到中国的东北和上海等地考察研究好多年,说得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成了一个“中国通”。此时他的职业是一家综合性月刊社的社长,在东京文化界小有名气。小林哲雇请私人侦探查到了女儿的下落,好说歹说,她也拒不回家,甚至以死相胁。为了这件事,小林哲迁怒于松谷,怪表弟纵容了惠子的叛逆行为,甚至口出恶语,指责他存心诱拐自己的爱女,两人大吵一场,差一点拔拳相搏。

其实,松谷帮助惠子,纯粹出于一片好意,惠子永远心存感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惠子与父亲的决裂,是一种必然,也许从她的童年时代起,就埋下了失和的种子。

惠子的外婆原来在东京当酒吧女郎,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美国水手,说是乐意出大价钱雇请她当临时导游。几天工夫兜了几个名胜地,这位洒脱的美国佬突然不告而别,不但赖了报酬,连真实姓名都没有留下,唯一留给她的礼物,便是一个美丽的混血儿,也就是后来成为惠子妈妈的美雪。还好那时候提倡人种改良,赞成日本女子与白种人通婚,即便是非婚生的混血儿,也不会受到歧视,甚至还有人十分羡慕。惠子的外婆带着初生婴儿,日子总算还过得下去。

美雪长大以后,用她的姣好容貌作资源,当了一名艺妓。在一次日本传统的“女体盛”宴会上,全身裸露的美雪将洁白无瑕的青春躯体充当玉盘,将各种寿司和生鱼片之类的美味食物直接摆上她的肌肤,供食客们用美色佐餐。食客中有一位风流倜傥的阔少,为美雪的姿容所迷醉,压根儿就没有吃好这一餐丰盛的料理,第二天就托名人说情兼用重金替美雪赎了身,且不顾父母反对,快速成婚,以度蜜月为由,一起西渡到了中国上海。从此乐不思归,就在上海做起了生意。这位叛逆阔少就是小林哲。

一年后,带有第二代白种人血统的惠子出世了,美丽又聪明,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意外的是,当惠子开始上学的时候,父亲因为不赞成日本企业主对中国劳工的过分压榨,被日侨企业界首领指责为大和民族的叛徒,横遭排挤,生意连连爱挫,一些本来要好的朋友也同他疏远了。父亲受到刺激,变得玩世不恭了,对母亲的感情也一落千丈。母亲怕让女儿知道会难过,开头总是假装着没事儿一样,憋着不说不闹,独自忍受。后来,母亲患上了一种慢性病,经名医会诊,认定难以逆转。父亲身心交瘁,脾气越来越乖戾,老是不回家。事业的失败和对婚姻的不满,使他变得既自卑又蛮横,常靠美色、美酒、美食“三美”打发日子。有时候喝得酩酊大醉,深更半夜摸回家来,等母亲一开门,他就瘫倒在门旁,口吐污物。生病的母亲把他搀扶起来,为他更衣擦洗,还要受其打骂。母亲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越来越胆战心惊地过日子,即使为出门理发买药这样的小事,也要先查皇历卜个凶吉再作决定。年幼的惠子可怜母亲,又无法理解父亲的蜕变,只好偷偷地哭。在她十二岁那年,随着爷爷过世,父亲变卖了在上海的所有家产,带着妻女回到东京。在松谷家族的支撑下,父亲另起炉灶,和别人合伙办企业,境况虽有好转,可是他对母亲的态度却每况愈下了,甚至不愿再同母亲说话,即便有事非得一道上街,母亲也不能同他并排走在一起,非得落下一段距离。十多年的患难夫妻,完全成了陌路人。

渐渐明白世事的惠子,为妈妈的遭遇深感不平又满怀狐疑,开始悄悄地探究起爸爸越来越厌弃妈妈的原因。有一回妈妈发烧,爸爸仍旧借故外出,惠子假托为妈妈买药,像个小小的密探一般跟踪爸爸,悄悄地来到一幢私宅外。开门迎接爸爸的竟是一个很年轻的女人,看上去不过二十几岁,差不多可以当自己的姐姐,虽然谈不上多么美貌,不过体态丰腴,皮肤特别白嫩,白嫩得让混血儿后代的惠子也嫉妒。惠子终于醒悟,从此以后,妈妈再也不可能得到爸爸的爱了。她不忍心将这事告诉妈妈,只告诉了表叔一人。表叔冷冷地回答:“这事我早就知道了,你爸爸也有他的难处啊,你妈妈有病,多少年没法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了,等你长大了就会懂得这个道理的。不过你应当相信,爸爸是疼爱你的,会永远疼爱你,你要用心读书,不要掺和到这件麻烦事里面去。”

惠子从小爱妈妈。记得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所在的日侨小学有一个漂亮的花园,孩子们放学以后都爱逗留在花园里玩耍。天快黑了,校工就会敲响钟声,叫做“爱之声”,代表妈妈的呼唤。许多孩子玩疯了,赖着不想回家,而惠子却和这些孩子不同,只要一听到“爱之声”响起,便头一个向伙伴们告别回家,免得让妈妈挂念,校工爷爷总会笑着夸她是“最爱妈妈的好孩子”。在她上中学的时候,就立下志愿报考医科大学,将来成为一个医生,好给妈妈看病;不料等她刚刚跨进医科大学的门,妈妈的病况就急剧恶化,开始进入了垂危状态。惠子爱妈妈却无法报答妈妈给她的爱,成了她心中深深的痛。

惠子永远不能忘记妈妈最后的一个嘱托。

重病的妈妈特意把惠子喊到床前,偷偷地把自己的全部首饰包括结婚钻戒,都交到她手中,呜咽着说:“好女儿,你把这些东西都拿去卖了,赶紧为妈妈办一件重要的事,为我到公共墓地去另外买一处单独的墓穴,我死后决不进小林家族的坟地,免得将来同你的黑心爸爸埋葬在一起。我活着不能和他分开,死了也要和他离婚,好让灵魂得到安宁。”妈妈的首饰本来很多,都是珍品,在爸爸破产回国后,为了支持爸爸重新创业,变卖了绝大部分。妈妈说余下的这些首饰换来的钱,买个公共墓穴还是足够的,多下来的钱不要交给你爸爸,作为妈妈给你的最后一次礼物,你就留着用。妈妈又再三叮咛惠子,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否则妈妈死了也不会瞑目。惠子跪在妈妈面前,用最庄重的传统跪法,双手靠近,手指并拢,头颈挺直,深深地鞠躬到底,哭着保证说一定执行好妈妈的嘱咐,请妈妈放心。

半个月后,妈妈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离开了人世。爸爸为了保全家族和自己的名声,坚决反对按照妈妈的遗嘱办事,不由分说地还是将她的遗体安葬在自家的坟地上,惠子哭得死去活来也无法挽回。惠子虽然没能帮妈妈实现可怜的遗愿,但是在她心目中,从此以后,爸爸已不再是妈妈的丈夫了。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樱花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边震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09066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1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