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刑场翻供
内容
编辑推荐

军旅作家王炼锋经过数十年检察官生涯的磨练,具备了编织侦破小说的严密神奇的逻辑推演能力。那一桩桩奇案、悬案,在作者笔下无不呈现出推理过程的严谨、破案过程的惊险和审判过程的庄严……

《刑场翻供》是一本小说集,作者王炼锋的正业是海军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写小说是他的副业。他写的是那种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

内容推荐

《刑场翻供》内容介绍:军旅作家王炼锋经过数十年检察官生涯的磨练,具备了编织侦破小说的严密神奇的逻辑推演能力。那一桩桩奇案、悬案,在作者笔下无不呈现出推理过程的严谨、破案过程的惊险和审判过程的庄严。更引人入胜的还数那诡谲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腻入骨的心理描写,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技艺非凡而又诡谲颖黠的女神探,执法如山而又侠骨柔肠的检察官……

《刑场翻供》的作者是王炼锋。

目录

刑场翻供

虎鲸303

靳同村奇案

女神探逯迦飞出山

逯迦飞夜闯乌鸦坟

主诉检察官

九死一生

试读章节

那是一个初秋时节,满畈的稻子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弓着腰,微风拂过,忽左忽右地向人们点着头。那成熟待收的庄稼,在正当顶的阳光照耀下,金灿灿,银闪闪。

一辆解放牌汽车紧跟在警车的后头,从国道线上下来,驶进了那片翻着金浪的稻田。路两边,“呱呱”叫个不停的青蛙,被一阵陌生的警笛声惊呆了,齐齐地停止了奏乐。田埂上的青蛙立刻蹦到了稻田、水沟里,眼睛鼓得大大的,不解地望着面前走过的怪物。

车上被六名武警战士押着的那个刚刚被夏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九山粮库女会计方克村被奸杀一案的强奸杀人犯施三尧,拼命地抬着头望着面前那熟悉的稻田,那熟悉的土路,那熟悉的山村……他本能地挣扎了几下,才意识到自己的手脚都被绳子捆着。尽管两名执法员按住了他的手和头,但他还是使尽了全身仅有的一点力气,一次再次地扬起头,向周围张望。他知道,过了这片稻田便是牛记山,再过一会儿,到了那座小山上,他亲手种下的这稻子,这生他养他的施凉村,这美好的世界,将再不属于他了。他想利用属于他最后的一点时间,把他们的施凉村,把这满畈的庄稼,把夏河市的山川,不!把整个世界看个够。汽车路过他家承包的那一片稻田,他仿佛看到他种下的稻子正在向他招手,告诉他说:“三尧啊,三尧!你不能走。你回来吧,我们等着你!”他仿佛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比正在召唤他的这些稻子更可爱;他仿佛觉得庄稼在挽留他,施凉村在挽留他,整个大地都在挽留他。此刻,一种留恋生活、强烈的求生欲望就像一座将要爆发的火山。

“不!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我要回来收割我种的稻子,我要……”

忽然,他扬起了脖子,瞪圆了眼睛,从嘴缝里挤出了几句话:“我——我有话要说,那女人不——不是我杀的,我要——我要活——!”

“放老实点!”

执法员把套在他脖子上的细绳,往后拽了拽,并把他的头使劲往下按了按。

他还是拼命地挣扎着,嚷嚷着。  警笛声传到了施凉村,人们潮水般地涌了过来。

枪毙犯人对于施凉村的人来说是那样陌生。一些好奇的人想来看个热闹;年纪大的老人想看看今天就要绑赴刑场执行枪决的施三尧,究竟还是不是昨天的那个施三尧;被挤得“哇哇”乱叫的小孩,是想看看什么叫犯人。黑压压的人群,一个个踮着脚,伸着脖颈,仿佛是一群受过惊吓的鸭子。人群中,戴着两顶破草帽的是三尧的两个哥哥大尧和二尧。弟弟四尧也扔下了手里的水牛跑了过来。而人群中,呼喊三尧的声音压过了嘈杂声。

“三尧!”

“三伢子!”

“三尧哥!”

“……”

施三尧踮着脚,伸直了脖子,眼睛就像雷达一样地在人群中拼命地搜寻着。

年轻的姑娘他无暇顾及,友好的伙伴也一扫而过,他究竟在找谁?

他在寻找着两个人。

一个是村里的长者施大爷。他小的时候,常和施大爷到牛记山放牛,是施大爷给他讲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是施大爷教他唱会了牛记山的山歌,至今仍会唱;是施大爷教他怎样做人,他永远忘不了施大爷这样善良的老人。临别前,他多想看一眼施大爷啊!可是,他怎么也看不见施大爷的身影。忽然,他发现远处的村头一座土窑上站着一个人。他想,那一定是施大爷。

的确,他没猜错。年逾古稀的施大爷此时拄着一根放牛棍,站在那土窑上,拈着他那花白的胡子,望着黑压压的人群,连声叹道:“哎,这三伢子怎么会呢?”

施三尧把头偏向了左方,把身子往下缩了三下,以示向施大爷鞠的最后三个躬。

施三尧要寻找的另一个人,就是他的娘。

“也许娘仍卧病在床,也许娘正在为儿伤心,也许娘为我这个不争气的儿正在生气,根本没把儿今天要走的事放在心上,也许……”

就在他把头转向右方的一刹那,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见到的一个人果然会是他的娘。

“娘!”

他不顾执法人员的强制,硬想挣脱绳索,身子猛地向左蹿了一下,大叫一声。

他的娘身穿一件土布衫,站在路旁一动不动。瘦削的脸庞没有挂一滴泪,她左手拿着一个橘黄色的香瓜,右手向上抬了抬便放了下去。那举动好像在说:“三儿,你去吧,娘没什么好给你的,只有送一个你最喜爱吃的香瓜。你还是娘的好儿,娘了解你,你绝对不会去做那种伤天害理的事儿!”

施三尧不敢相信身患疾病卧床不起的娘,今天竞奇迹般地站得这样的直。他暗自庆幸一定是那一大笔钱治好了娘的病。想到这里,他又觉得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满足感。刚才他路过责任田,看到了自己种下的稻子,着实不想死。现在见到了自己的娘,倒觉得死也罢了。娘能站起来,儿倒下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汽车停在了山坡下的一个水塘边。刑场指挥员,也就是该案的审判长曾安崎,以及执行临场监督任务的市检察院刑检一处处长栾西沛和法医、执法员等人,已在一个小土堆周围等待着。执行手是一个武警上士班长,他手持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已推上了膛,站在土堆旁待命。施三尧被执法员从车上架了下来。他的脸色苍白,两腿痉挛,惟有那两只眼睛,瞪得就像一支平行双管猎枪的枪口,黑洞洞、圆溜溜的。他把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那张笨得出奇的嘴上。人到了这时候,任何胆怯与羞涩都顾不上了。

他决定要用平生最后的力气,把要说的话说出来。

“我有话……我有……”

他刚冒出几个字,执法员就用手拽了拽那绳索,没说出的话都被堵回去了。P1-3

序言

《刑场翻供》是一本小说集,作者王炼锋的正业是海军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写小说是他的副业。他写的是那种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侦探小说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窃以为王炼锋的这个业余爱好就带上了不业余的色彩,他的副业和他的正业就有了相辅相成的关系。

王炼锋是执法者,受过科班训练,天天运用着法律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法律之美。女人美,鲜花美,法律也美吗?是的,法律也美。任何事物进入了它的高级境界之后,就摆脱了枯燥和乏味,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美感。数学公式在数学家眼里是美的,武器在士兵眼里是美的,甚至,一个成功的大手术在外科医生眼里也是美的。在优秀的法学家和司法者的眼里,法律和案例就不仅仅是刻板的条文和枯燥的案卷,而是精彩的艺术。我不懂法律,但是我猜想到,法律条文应该具有严谨之美,推理的过程应该具有逻辑之美,破案的过程具有惊险之美,审判的过程具有庄严之美。但王炼锋写的毕竟是小说,他的小说的法律之美是通过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和流畅的语言体现出来的。他写的是小说,但是我在阅读他的小说的过程中,时时刻刻能够感觉到作者的法学造诣和法律的神圣光辉在字里行间闪烁。

大约十几年前,文坛上曾经有过一阵小说要不要讲故事的争论,许多比较前卫的小说家也进行过淡化小说的故事要素的实验,这些争论和实验,对于丰富小说的表现方法、拓宽小说的理论界定,毫无疑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不讲故事的小说,就像试验田里的一个不成熟的农作物品种一样,始终也没获得大面积推广的资质。而讲述故事的小说还是小说的大多数,那些获得了普遍认同、引起读者关注的小说,无一例外地都是用精彩的方式讲述了精彩故事的小说。王炼锋的小说是讲故事的小说。就我的阅读范围,他的小说中的故事还比较精彩,可读性很强。他的作品能够在《检察日报》和《法制日报》的小说栏目里连载就部分地证明了我的判断。譬如那部在《检察日报》连载过的《靳同村奇案》,故事情节就编织得非同凡响。所谓非同凡响就是不落俗套。所谓不落俗套就是言人所未言,讲人所未讲,就是让读者读到一个奇特但又合情合理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就是拴住读者的绳套。

与小说要不要讲故事一样,小说要不要塑造“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也一度被先锋作家们质疑,当然也有一批没有典型环境没有典型人物的小说出笼,与不讲故事的小说一样,这样的“两无”小说也没有成为气候。一部小说之所以不被读者忘记,多半取决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没有贾宝玉、林黛玉,几乎就没有《红楼梦》,没有阿Q就没有《阿Q正传》,甚至就没有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班门弄斧,还是说王炼锋的小说。他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生活在一个法律的环境里,要么是执法者,要么是犯法者,这个典型环境既决定了他的小说的紧张性,又决定了他小说中的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譬如那个技艺非凡、冷艳照人、诡谲颖黠的女神探逯迦飞,譬如那个执法如山、大义灭亲的检察官栾西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概是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这个说法认真地推敲起来就会变得复杂,“语言”如果是指的语言学意义上的,那么岂止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没有语言甚至可以说就没有人类社会。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我认为这话的意思是说,即便你有了好的故事,好的人物,但如果你没有掌握一套纯熟的叙述语言,就不会有一部完美的作品。王炼锋的叙述语言基本上达到了纯熟、流畅的标准,他的语言在大量的法制、侦探类作品中已经是上乘的,但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那么就引出了我对他的小说的不满之处。

我希望王炼锋在保持着他的鲜明特点的同时,还应在锻炼出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方面下功夫。这个希望有点过分,因为在成千上万的作家当中,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的作家并不是很多,谁能做到这一点,就几乎可以进入大师的行列。因此,这个对于王炼锋的希望,其实更是我自己的一个梦想。记得从前有人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这种说法太华丽了,其实,语言是思想的材料。对于小说家来说,掌握了或者说是创造了一种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就等于掌握了点石成金的法宝。

与王炼锋共勉,向王炼锋学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刑场翻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炼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67638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313170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