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氏家族生活秘史
内容
试读章节

顽劣少年

1887年10月31日,也就是清光绪十三年旧历九月十五,一名健康的小男婴诞生在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溪口镇(宁波西南方约33公里)一个小康盐商之家。这位新生儿的名字叫做蒋瑞元,族谱上称蒋周泰,他正是日后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蒋介石。据老蒋自己的说法,蒋氏先祖出自周公旦之子伯龄,伯龄封于“蒋”这个地方,于是就以封国为姓。瑞元的父亲蒋肇聪在他9岁时过世,此后,他便与母亲王采玉相依为命。

王太夫人管教甚为严格,对瑞元的人格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只是他生性活泼好动,和同年的小孩一同玩耍时,总常显露出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小瑞元于6岁就学,学习传统汉学经典,14岁以前读《论语》、《孟子》、 《诗经》、《易经》、《左传》、《尚书》,15岁读策论,旁涉子、史、古文辞;直至17岁入奉化凤麓学堂,才开始接触西方新知,学习英文、数学。

赴国启蒙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革命思潮风起云涌,蒋自动剪去发辫,以明变革之志。后来,他得到王太夫人首肯,于1906年4月东渡日本,暂入东京清华学校,因此结识了陈其美。蒋对陈极为倾慕,与之结拜为兄弟,自此广泛结交青年志士,开始接触革命运动,当时的蒋年方20岁。他于当年冬天返国,1907年夏,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接受军事教育,尔后考取了官费留日陆军生资格。他于1908年再赴日就读振武学校,接触到旨在“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革命思想;并在后来经由陈其美介绍,加入了同盟会。他早晚拜读邹容所著《革命军》,写下“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的诗句,进一步地表明革命救中国的志向。

1909至1911年,蒋进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实习,为士官候补生;就在这段期间,1910年的东京,蒋首度见到了他崇仰已久的孙中山。

青年游侠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蒋回国参加革命,跟随陈其美起义,光复了浙江,他以先锋指挥官率领百余人进入浙江,于10月5日光复浙江抚署,光复杭州。之后,陈其美在上海被推举为沪军都督,任蒋为沪军第五团团长,不久即光复全江苏。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开国,蒋于3月再度赴日,修习德文,为留学德国作准备,并创刊《军声》杂志。

此时中国内部情势纷乱,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控制了共和政府。1913年3月,发生了当时甫获胜选的国民党党魁宋教仁之刺杀案件,最大的嫌疑犯直指遭内阁制架空的总统袁世凯。孙中山起而号召讨伐袁世凯,以陈其美为上海讨袁军总司令,于是蒋再度回国相助。7月在上海召集旧部,急攻江南制造局,因国际干涉而解散;9月,各地讨袁军相继失败,史称“二次革命”。之后孙中山东渡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这时蒋仍在上海秘密部署讨袁军事,乃首先宣誓加入。此一时期,蒋居于上海,传说与当地青帮有所接触。之后他赴日本,面见孙中山,孙托以重要革命任务。1914年,蒋先后于上海和东北筹划策动军事,并寻找属于他自己的革命哲学——初以“弱肉强食,优胜劣败”为心得,后经孙中山指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才符合革命的宗旨,并提示他应研究《伏学》、《中庸》之道,蒋于是开始认真研读两本经典,终其一生从无间断。

1915年袁世凯图谋称帝,国民党发起反袁运动,蒋也在上海策动肇和兵舰起义,1916年4月,率兵突击江阴要塞,并且占领5日。5月陈其美被刺身亡,蒋在敌兵环伺中,挺身而出为之治丧,同年袁世凯病逝。

早年的蒋介石血气方刚、个性激烈、言语轻佻,和后来的端庄形象大为不同。年轻的蒋其实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也有为情所困、不能自拔,或者情绪失控、与人斗殴的时候。蒋曾因为访友途中遇见人力车夫被欺负,愤而出拳相助;也曾与女子缠绵相思,不能自己,而留下“嗟呼!情之累人,古今一辙,岂独余一人哉!”的感叹。不过,他总算能反省检讨,开始阅读大量宋明理学的书籍,以为修身养性,大陆学者杨天石即指出,此时蒋从一个“上海洋场的浮浪子弟”,渐而转变成“信仰宋明理学的道学家”。

1917年,因北洋军阀无意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张勋随后发动复辟,拥护还住在故宫中的末代皇帝溥仪复位。孙中山于是率领海军南下广州,号召“护法”,蒋奉命留上海主持党务军事。1918年,经孙中山介绍,蒋在陈炯明领导的粤军中担任作战科主任,但旋即因与陈炯明不合而离去。适逢1919年发生“五四运动”,蒋也受到时代思潮的冲击,回到上海向孙中山陈述留学英、美计划,但未获允同。两年后(1921年)母亲王太夫人病逝,蒋哀痛逾恒,杜门守制,孙中山勉以“移孝作忠”。

1922年6月,陈炯明与孙中山决裂,发动炮击广州总统府,孙中山先生避难于永丰舰上。蒋闻讯后,立刻从上海赶赴广东,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协同指挥作战、出谋划策。历险四十余天,孙中山终于在8月9日脱险,蒋随孙中山回到上海,并撰著《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由孙氏替他作序。之后他奉命为东路讨贼军参谋长,赴福建整顿各军,并讨伐陈炯明。1923年,孙中山将大本营迁回广州,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容共”政策,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年派蒋等人组织代表团,赴俄考察苏维埃体制的政治与军事系统,旅苏期间,因苏俄不正面允诺援助革命政府并坚称外蒙属于苏俄势力范围,使蒋顿生反感,自此认定共产主义不适用于中国。1924年,蒋回到广州,向孙提呈访俄心得,随后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自此掌握军权。黄埔建军初期,蒋培养出一批对其忠心耿耿的年轻军官;在1925年前,黄埔学生军在争夺广东省控制权时已初露锋芒。

P4-13

目录

序言 1

蒋氏家族谱系

第一章 蒋介石的人生剪影 1

 ●顽劣少年 4

 ●赴日启蒙7

 ●青年游侠9

 ●壮年军人15

 ●蒋委员长26

 ●八年抗战 36

 ●“总统”蒋公50

 ●台湾岁月 62

永远的蒋夫人——宋美龄86

第二章 蒋经国的生命旅程 105

 ●启蒙到留俄之行 110

 ●“蒋青天”建设新赣南 116

 ●上海打老虎 122

 ●经国先生“总统”之路 125

荣辱与共的异国佳偶——蒋方良 144

第三章 蒋家后代的悲欢岁月 155

 ●蒋家第三代的宿命157

 ●蒋家第三代的童年一日 167

 ●花果飘零后的新生枝叶 176

附录:蒋氏家族大事记 181

序言

如果读者是“五年级生”,甚至是更年长的三、四年级,一定对1975年4月5日那个突然狂风骤雨的晚上,还留有深刻的印象。就在那个晚上,一代强人蒋介石离开了人世。而五年级后段班、或者像笔者这样一个六年级生,想必一定还记得:1988年1月13日,那天晚上,突然变成黑白画面的电视屏幕上,主播哽咽地宣布,蒋经国先生溘然长眠。时序来到21世纪,正在求学,或者刚踏入社会的七、八年级生,很多人应该会对蒋友柏、蒋友常兄弟那轮廓深刻的混血儿脸孔感到好奇吧?觉得哥哥酷得不行,弟弟一整个帅气!大时代的变动,因缘际会,蒋氏家族和生活于市井中的你、我一样,在台湾绵延生根,不同时代的人对不同世代蒋家成员那些浮光掠影的印象和画面,几乎成了台湾人世代传承下来的集体记忆。

说到脑海里的印象和画面,提到蒋介石,在您眼前马上浮现的是哪张面容呢?是台币两百元钞票、十元硬币上面那个身着中山装、面带慈祥笑容的老人?还是会想起从前国中、高中教室后方和国父遥遥相对的那幅标准照?或者,您看过若干大陆拍摄的战争片吗?《长征》里面,由影帝陈道明饰演的那位阴沉凶狠的“蒋介石”,或者《大决战》里头那个诡谋深沉的赵恒多,是否传神地演绎了当时蒋介石的样貌神韵呢?

这几年政坛流行所谓“蒋经国热”,但是说起蒋经国,即使像笔者这样在80年代读书、考试,逐渐对于台湾史、中国现代史有若干启蒙的历史系学生,如果要在脑海中认真搜括对这位被官方标榜“亲民爱民”之领导者的印象,恐怕也仅止于那位头戴鸭舌帽、身穿米黄色夹克,面容因糖尿病而显得有些疲惫浮肿的老人吧!

不管是1975年,还是1988年;也不论你对蒋氏父子与蒋家在历史上的功过抱持怎样的评价,相较于最近两任“总统”,我们对于蒋家——这个在大陆和台湾都留下重要影响的家庭,其实没有清楚的了解。90年代后期起,大陆出版的蒋家传记进入台湾,一些曾在蒋家服务过的侍卫、秘书也纷纷出版回忆录,追忆他们的居停主人。只是上述这些著作,内容良莠不齐。之前特殊时代,我们无法以“常人”的角度对蒋家一窥究竟,时至今日,该是可以跳脱政治因素,从最平凡的衣食住行角度来还原、观察蒋氏家族生活史的时候了!

在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照片是唯一可留存的视觉资料。本书将用“看图说故事”的方式,来说明蒋氏家族的时代环境。当然,照片的拍摄,不可否认带有当时官方意识形态择取所留下的痕迹,不过“相片会说话”,我们尽量采取翔实可信的史料佐证,透过照片,以生活史的角度,一起进入过去从未探索过的蒋家生活历程。

作者廖彦博

书于2006年11月

内容推荐

蒋氏家族是一个不寻常的家族,诸多政治因素穿流其中,蒋家成员也显示出其特殊之身份,因而,在我们眼中,蒋氏家族总是蒙有一层神秘的面纱。

蒋氏家族又是一个平凡的家族,当我们抛开那些政治因素,蒋家便同生活于市井中的你我一样。光圈褪去,便是真实。

时代洪流中的蒋家,“家族”背负的百年印记,已逐渐隐去;“个人”的身影,亦渐次鲜明。

在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照片是唯一可以留存的视觉资料。我们可以通过珍贵的照片,穿梭于近代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现场,回首那段蒋家真实走过的岁月人生。

编辑推荐

在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照片是唯一可留存的视觉资料。本书将用“看图说故事”的方式,来说明蒋氏家族的时代环境。当然,照片的拍摄,不可否认带有当时官方意识形态择取所留下的痕迹,不过“相片会说话”,本书尽量采取翔实可信的史料佐证,透过照片,以生活史的角度,一起进入过去从未探索过的蒋家生活历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氏家族生活秘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廖彦博//陈一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44408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9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