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千万个明天/殷健灵温暖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千万个明天》是殷健灵2009年最新奉献的小说佳作。小说以不同寻常的开头展开了一个错综复杂、丰富而感性的成长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短短一年间,却向读者展示了非常丰富的寓意和内涵:无常人生中的错失与坚守、无望与希望、无奈与承受、爱与痛、逃避与担当……都尽在其中。

希望她的故事能深入到读者的心里面。在失落的时候,被伤害、甚至被撕碎的时候,故事能够重新塑造你。

内容推荐

《千万个明天》是殷健灵2009年最新奉献的小说佳作。

暑假,初一女生海瑟薇和父母一起来到泰国攀牙海湾度假。但是,美好的假期却因父亲的离奇消失而中断……小说以不同寻常的开头展开了一个错综复杂、丰富而感性的成长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短短一年间,却向读者展示了非常丰富的寓意和内涵:无常人生中的错失与坚守、无望与希望、无奈与承受、爱与痛、逃避与担当、拯救和自我拯救……

小说语言凝练清新,格调高远明快。境界阔大丰厚,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目录

夏天

秋天

冬天

春天

又一个夏天

儿童文学的天空(代后记)

试读章节

从春天开始,爸爸便盘算着带海瑟薇和妈妈去海边。

海瑟薇从来没有见过海。长到十三岁,海仍然只存在于她的想象中:澄碧的颜色,连接着同样澄碧的天空,仿若一匹巨幅丝绸。关于海的遐想,充满了浪漫温情的色彩,和美人鱼联系在一起。至于海的深不可测,也是一种神秘而美丽的诱惑。

计划中要去的海边,在泰国的南部,叫攀牙海湾。据说,那里有美到极致的海滩和位于半山的酒店,除了冲浪和潜水,还有与海鱼和鳄鱼嬉戏的游览项目。

“好好安排一下,我们在那里畅快地住上一星期。”爸爸兴致勃勃地说。关于这趟旅行,他好像作了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计划。他们要参加哪家旅行团,住在哪里,准备带上些什么东西,听起来很诱人。

说起来,这么奢侈的旅行对海瑟薇和妈妈来说都是一件遥远的事。每年假期结束,同学之间会互相交流各自的旅行经验,海瑟薇很少加入。这种场合,她多半会陷入孤独和自卑的阴影。海瑟薇回家抱怨说自己从没住过旅馆,但妈妈说她住过。也许那是在她刚出生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带她去附近的森林度假村,在小木屋里住过一夜。但在海瑟薇的脑海中,全家出行的记忆是空白。哪怕妈妈给她看了当年他们全家在森林小木屋前的合影,海瑟薇依然无法想起。照片上的婴孩不过十几个月大,被妈妈抱在手里,怎么可能记得呢?妈妈有时真幼稚,海瑟薇想。

上初一后的一个雨天,妈妈在厨房里切菜,海瑟薇走到妈妈身边洗手。妈妈从后面轻轻惊呼一声:“薇薇,你长得比我高了呀!”两个人马上踢掉拖鞋,赤脚站在地砖上,背靠背比身高。果然,海瑟薇比妈妈高出了好几公分。“有一米六三了吧,”妈妈摸摸海瑟薇的头和肩膀,“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盼望着能长到一米六三,可到最后,还是没能如愿。”她悻悻地说,好像还在为少女时代的遗憾感伤。海瑟薇“嗯,嗯”应着,倒也没有欣喜若狂。其实,超出妈妈的身高,那是自然而然的事。班上好多女生早已比自己的妈妈高出半个头了。

妈妈喜欢大惊小怪,芝麻大的事情都会惊乍不已。妈妈在做少女的时候,一定是那种长不大的类型,任性,娇弱,还有点蛮不讲理。这种脾气等到做了妈妈都没有改掉,时常会为琐碎小事和爸爸较劲儿。因此,家里时不时生出莫名所以的不愉快事件。幸好,对父母不冷不热的状态海瑟薇已经习惯。或者说,她从没有仔细考量过父母的婚姻状态好或者不好,只是偶尔,当亲眼目睹别人的父母在外人面前作恩爱状时,她的心底才略有波澜,不过,也是稍纵即逝的那种,容不得她沉浸和思考。

爸爸提出夏天要去旅行。那是再好不过的消息。海瑟薇很轻易地被爸爸鼓动起来,从春天开始,便热切地盼着这趟旅行。

然而,从春天到暑假,却似乎格外漫长。

爸爸还是像往常一样早出晚归,休息日也会外出。爸爸在企业里做销售,难怪。妈妈则不像过去那样早睡,总是要等到爸爸回来后再睡。这种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海瑟薇说不清楚。等爸爸的时候,妈妈会打打毛线,看看冗长的韩剧。爸爸回来后,再给他热一碗红枣莲心汤,等他洗完了澡一起休息。这种情形在前几年是没有的。那时候,妈妈没有等爸爸的习惯,爸爸不回来,她也会自管自睡觉。其实,在很多年前,妈妈就没有固定工作了,她从保险做到化妆品和保健品直销,白天经常见不到人,但是到了晚上,多半是在家里的。

海瑟薇见他俩深夜在昏黄的灯光下说说笑笑,便装作去别的房间拿东西,从他们身边走过去。他俩见了她,会不自觉地停止说笑。因此,海瑟薇始终没听清楚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但不管怎么说,海瑟薇还是能感觉到,这几年爸爸在做着努力,尽量让她和妈妈开心。或者说,他是在弥补某种曾经的遗憾,但那具体是什么,海瑟薇说不清楚,或者说,并没有用心去想过。

去旅行的时间已经定下了,是7月的第三个星期。那段时间,正好是海瑟薇暑期英语补习班的空当,爸爸趁机安排了年休假,妈妈则把回外婆老家的时间改了期。这样,所有的安排都围绕着旅行了。

到了7月初,全家开始正式为旅行做准备。她陪妈妈去超市购置了密封饭盒、方便装的小药盒、旅行专用的化妆品小罐以及大号的拉杆箱。妈妈还特意换了副大框架的太阳眼镜,把原先那个索尼数码相机也淘汰了,添置了新款的松下FX33。至于必需品一览表,妈妈早就写好了,备好一样,随良口勾掉。想到了,又加进去,又勾掉。

一切都有条不紊、生机勃勃地进行着。P1-4

序言

收在这个系列里的文字充满了意味。你跟着我重返青春年少时代,而我则故地重游、旧时再历,再度品尝到自己成长的滋味。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论是虚构还是真实,也无论是写给大人看的还是写给孩子看的,你在文字中读到的都是我一一我真实的情感,我对成长的体悟、对童真的怀恋,以及对人生和未来的期冀与思考。

这个系列还原了我创作的真实面貌,从起点一直到现在,将近20年的痕迹都在这套书里零星呈现。虽然几个重要的长篇没有收入(比如《纸人》《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橘子鱼》《风中之樱》《轮子上的麦小麦》《哭泣精灵》等),但最早的散文、最早的短篇小说都是头一回在这里集束。如果还能有一点欣慰的话,就是这些看似稚嫩的小说和散文让一些孩子在长大后仍然记取,事隔多年,他们辗转让我知道那些文字已经深深刻在他们心上。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是莫大的奖励。

编这套书的过程让人清醒,我看到自己一路上在追求什么,想给予读者什么。

我知道成长的过程从来不是单纯的。一个孩子长大着,活在纷繁芜杂的环境里,面对着变化中的自己,面对着神秘莫测的世界,探索着自己的身体,探索着内心,也探索着未知的人生。成长好快乐,成长也好辛苦。

儿童文学决不是编几个有趣的故事那么简单。总想,读着我的文字的孩子,能不能有所得到?能不能更加了解自己、爱自己?能不能被文字的美感浸润、感动?能不能从中窥测到博大的世界?

读着我的文字的大人,会不会心生共鸣?会不会唤醒你沉睡的情感和记忆?会不会重新发现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童年?

是的,读我的书的人,凭什么要把最宝贵的时间交付给我呢?

我始终不安地意识到要追求的还有很多,于是,写作的过程也变得如探险般丰富曲折。但一切又都是顺其自然的。就好像在果园里,我从各色果树上采孺下果子,储存起来以备过冬之需,也把我对孩子的爱意注入酒窖,一并储存、酝酿。

这个系列挑选了三种类型的作品。

第一种是长篇小说。说是长篇,但都不是什么鸿篇巨制,篇幅只在十万字上下,这个长度对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耐心来说大概刚刚合适。

《玻璃鸟》是我的长篇处女作,写作时的年龄不满24岁。那时有满腹的话儿需要倾吐,用一泻千里来比喻当时的创作状态并不为过。正如“玻璃鸟”的意象所表达的:敏感、脆弱、透明,欲飞而不能,一个人的成长也就是这般美丽而胶着吧。这本长篇处女作出版十多年来不忍回头再看(因为担忧其生涩稚拙),竟也连续印行多次。直到这次重版,才从头至尾细心重读、修订。这是来自我内心最真实单纯的成长记录。

而另两部,《蜻蜓,蜻蜓》和《千万个明天》则属于最新创作,分别写于2007年和2008年下半年。它们都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借不同的故事的躯壳,承载了我的成长所得。《蜻蜓,蜻蜓》是借留守孩子的故事背景,探讨关于爱的主题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得与失;《千万个明天》则更为丰富,无常人生中的错失与坚守、无望与希望、无奈与承受、爱与痛、逃避与担当……都尽在其中。

希望,我的故事能深入到读者的心里面。在失落的时候,被伤害、甚至被撕碎的时候,故事能够重新塑造你。我充当梦的制造者,制造我自己的梦,也制造你的梦。

第二种是中短篇小说。

我没有给小说署上日期,聪颖的读者也许可以大致猜到创作时间的远近。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我的大学时期,距今已有十八年整。那时候关心的故事,现在依然在被人关心。而我关心的故事,在我之前很久很久,也早已被人关心。长大这点事大抵如此。成长,被我们每个人经历着,感受着,但每个人领受的方式、心境都是不同的,因此,才会有看似各个不同但本质却大致相同的故事。

在中短篇集《夏日和声》里,有两篇作品略为特殊。前些日子,我在整理早期的手稿时发现了两部没有发表过的中篇小说,改定后首次以《九月阳光》和《白鸽子的梦》为题在这里公开发表。说真的,我已经彻底忘记了有过这两篇小说的存在,重读时,有一点点惊诧,惊诧那里面带着浓浓的清朗光明的气息,这种气息和这个时代有一点点隔膜,却令我自己感到温暖和亲切。

第三种是散文和随笔。

和小说相比,散文和随笔无疑更加真实坦诚,你可以轻易地看到我的内心。这些文字按照内容和风格分辑:

第一辑散文均写于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曾经在当时的《巨人》杂志连续集束刊登,因其“坦诚到令人害羞的地步”,虽然明显稚嫩,甚至带有习作痕迹,却仍受到业内外不少好评。当年成书后,更有小读者将其中段落摘抄珍藏,“孤独时大声朗读背诵,是成长期贴心的陪伴”。

第二、第三和第五辑取材于现在的心境、我的见闻与对过往的感悟。时代变得太快,但人性却十分稳定,几乎丝毫没变。对写作者而言,这是件好事。因为写时注入了真情,不管我写的是什么,重读时发现,时间一直停滞不前。

第四辑更像一些小品。每一则都是小故事,儿时游戏也好,听来的故事也好,短,也没有关系,只要有趣味。

写儿童文学的人时常被问:“你早已远离年少时代,为何还钟情于写这些孩子们的事?”他们的潜台词也许是,儿童文学是“小儿科”的,是被忽视的。可是,你不知道,和儿童文学打交道日子越长,越能体会到这件事的好处。可以永葆年轻的心态啊,可以重新返回年少时光啊,这些都是,还有一样好处是我最痴迷的——能用我的成长经验让今天的孩子比我当年过得更好,少一点痛苦迷茫、孤单无助,多一点温暖陪伴、美好体验。

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殷健灵

2009年1月 上海

后记

曹文轩:你的写作,显然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范畴,你是怎样来定位你的写作的?

殷健灵:我对“儿童文学”的定义是有些困惑的,难道只有那些专门写给儿童和少年看的文学才能被称作儿童文学吗?安徒生童话一直被看作是最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安徒生并不是专为孩子写作的。他有很多作品只有大人才能体味其中的深意,而孩子也能在阅读中获得另一种显在的关感。

在很长时间里,我都不太清楚是否需要对儿童文学的题材和表述方式作种种限定。人们肯定了它的纯洁性、娱乐性等特点,那些不单纯,甚至肮脏、丑陋的东西能否进入到儿童文学里面来?关键是,我们的儿童和少年,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阅读?

一些问题的答案是慢慢显现出来的。接触了很多爱读书的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阅读范围常常令我惊讶,其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在我的估计之上,除了文学,还涉及哲学、心理、艺术、社会学等领域。《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彼得·潘》、《长袜子皮皮》之类,几乎只能算他们的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读物。而我们认为适合他们阅读的儿童文学,却常常使他们感到无法解渴。这是一种尴尬的错位。

在这方面,我没有严谨的理论思考。我只是凭直觉,觉得与其对儿童文学做限定,不如轻松地去除一些框框,这些框框是作家自己圈囿自己的。我看了你的很多作品,比如引起广泛影响的《草房子》、《根鸟》等,也是在整个“文学”的范畴里来做文章,而没有局限在所谓的“儿童文学”里。结果却是获得了那么多少年读者的感动与喝彩。

不过,以上都是就少年文学而言的。对幼儿文学和给小学生看的文学,则是必须讲些“规则”的。相比之下,幼儿文学更难写,要做到既浅显奇趣,又隽永深刻,是比较高的艺术境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勇气尝试。所以仍然在写成长文学,它界于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之间,是比较狭窄却又无限宽广的一条路子。

……

曹文轩:但我是经常性地在怀疑我的写作。说心里话,我有点儿吃不消当下的文学时尚了。你看,人家都在那里往死里追求思想的深刻,而你还在这里不识时务地谈什么诗性,谈什么美感。中国人疯掉了吗,怎么一说到’“美”这个字眼,就觉得矫情呢?文学将祖先创造的那么好看的文字用来写什么?写厕所,写浓痰,写蒜臭,写脚气,写窥阴,写各种各样的猥琐之物象,之事情。好像只有这些东西才是与深刻、真实、真诚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样一个语境中,我时常觉得自己孤单,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浅薄。有时有一种冲动——想深刻一把的冲动。我知道,那种所谓的深刻藏在哪里——藏在污垢里,藏在腐烂里,藏在无耻里。我对中国文坛的这样一种心态百思不解。一个民族的文学居然将那样大的篇幅交给恶俗,一些人并因此而被认为是作家——出色的作家,对此我一直不能从理论上证明它的合理性……我认为情调是一个来得比情节更重要的东西,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

殷健灵:情调大概比情节更高级,情节只能满足人浅层次的阅读审美需要,而情调却可以深层次地陶冶人的性情。

曹文轩:如果你的少女心理小说在触及本来状态时不有所舍弃和有所保留的话——我的意思是说:更加大胆地显示的话,是否会给作品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产生更大的影响?我很想知道你在这个领域中最终到底走多远。

殷健灵: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没有仔细想过。写作时我的确是有所保留的,因此仍旧是那种比较温婉的调子。我的弱点是缺少直面“残忍”的勇气。在某种程度上,心态仍旧保留在过去的少女期,与其说无法直面,不如说是不忍直面。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些变化,这和我自己的阅历增加有关。其实,写作的路子也一直在调整,不单在这个领域,我希望自己的写作和自己的年龄一起成长,逐渐地丰厚起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千万个明天/殷健灵温暖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健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46478
开本 32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