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夹山茶意/夹山茶禅文化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夹山茶意》是由楼宇烈、蔡镇楚等学界名人担任名誉总编,明禅、杨书凡、张耀南等担任总编,由夹山禅茶文化研究院主编而成的一部学术论文集,聚焦夹山千年茶禅文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追溯夹山文化源头,由《夹山茶禅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发覆》《夹山“茶禅一味”出山路径考》《与日本茶道的因缘》《茶禅文化与夹山禅茶》《夹山茶禅文化与日本茶道》等数十篇论文构成,具有极高的学术性、可读性和历史文献价值。 目录 代序 夹山千年茶禅文化论坛上的开示 夹山文化源流考 夹山善会参船子和尚处 “禅茶一味”禅意内涵探微 夹山茶禅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发覆 夹山“茶禅一味”出山路径考 论圆悟克勤的东传墨迹“漂来的圆悟”与日本茶道的因缘 茶禅文化与夹山禅茶 圆悟克勤与夹山寺 夹山历代祖师及智本禅师研究 夹山善会生平事迹 夹山茶禅文化与日本茶道 夹山善会禅师生平及相关禅学思想研究 夹山善会禅法试析 夹山禅茶文化的渊源与韩国的茶禅一味 “茶禅一味”缘起夹山 土音乡物总关佛 五面而观“夹山境” 《碧岩录》学术研究 俄藏黑水城汉文写本《碧岩录》残叶考 《碧岩录》中“廓然无圣”公案之解读 圆悟克勤禅师《碧岩录》的流传与影响 《碧岩录》论议三题 圆悟克勤《碧岩录》诠释方法论及其 禅学思想的特质 圆悟克勤评唱《碧岩录》的接引宗风 即凡即圣:从《碧岩录》噢茶到禅门茶礼 《碧岩录》学术研究(续上册) 论圆悟克勤“文字禅”诠释模式的四个逻辑层面 《碧岩录》成毁与言意之辨 圆悟克勤禅法思想及其《碧岩录》中的华严妙谛 评唱体的开山之作——《碧岩集》 《碧岩录》与公案禅 “洞山麻三斤”的葛藤 ——以《碧岩录》中的圆悟克勤评唱为中心 圆悟克勤解读赵州茶公案 茶禅文化纵横谈 无尽禅意赵州茶 ——赵朴老对赵州“喫茶去”的体悟与赞叹 依《百丈清规》论“茶禅一味”之道 从佛教中国化解读“茶禅一味” 僧人货茶:“佛茶”关系中的一个社会历史现象 茶禅一味Tee und Zen-ein 禅茶一味浅谈 大慧宗杲的茶禅 武当不二禅茶及唐代煎茶茶艺详解 禅者的茶禅一味 从“喫茶去”看中国茶禅文化的精神特色 古为今用论茶禅 茶禅一味与素食之道 关于湖南石门“夹山茶禅”时代定位的思考 禅茶、道茶与养生 “禅茶一味”所蕴涵的禅宗智慧及其 与健康养生的关系 关于茶禅文化与养生之道 试论夹山“茶禅一味”境界及其在当代生产力作用 “禅茶一味”的养生旨趣 “茶禅一味”的当代意义 夹山茶禅文化对为政之道的影响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夹山茶意/夹山茶禅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2466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0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46 |
CIP核字 | 2017227175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82 |
高 | 4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