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规训与抵抗--当代美国诗歌的城市书写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历史纵向的角度对20世纪美国诗坛的客体诗派、纽约诗派、后现代诗歌以及少数族裔诗歌在城市书写上的不同表现进行了梳理,始终将特定诗人的诗学风格与其笔下的城市场景结合起来加以论述,充分注意到诗学研究的具体性。作者提出,尽管角度与风格大有差异,但当代美国诗人大多放弃了宏大的精神建构,而回归经验的具体性,从细微处察看人的异化,揭示来自社会的隐蔽的控制力量,自觉反观自身经验的被塑形状态,直面解构的难度。这些创作与诗学探索,成功地突破了包括庞德、艾略特诗风在内的传统诗学范式的束缚,成就了自身更具针对性的社会观照。 作者简介 虞又铭,江苏南京人,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语系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英语诗学、比较文学、戏剧学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文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戏剧艺术》等学术刊物,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课题等,并多次参与学术主编、译介等工作。 目录 前言:20世纪美国诗歌城市书写的兴起 关于引用体例的说明 第一章 “客体派”诗人的左倾城市批判 第一节 威廉斯:不彻底的左派与城市经验的激活 第二节 奥朋:存在主义左派诗人对城市的细节凝视 第三节 祖科夫斯基:马克思主义者的拼贴式城市批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纽约诗派与城市经验之流 第一节 奥哈拉:“闲言碎语”体与都市生活之流的保持 第二节 闭合与敞开:后现代浪漫派阿什贝利的城市经验 第三节 戏谑者科克:城市书写与“是其所是” 第四节 斯凯勒:视角交叠中的自我与城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解构之难:日常生活之压迫性的深化体认 第一节 经验能否自由:后现代诗歌中“冷化”的日常场景 第二节 肯尼思·哥尔德斯密斯:被自然化的城市经验 第三节 表现主义城市与当代诗歌的现实讽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歧视的隐化:少数族裔诗歌的城市揭露与颠覆 第一节 兰金与威尔逊:档案化日常场景与族裔歧视的隐蔽漫延 第二节 郊外与城市张力中的“拖延”诗学——C.S.吉斯科姆的族裔书写 第三节 “幽默”场景与当下华裔诗人的族裔书写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规训与抵抗--当代美国诗歌的城市书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虞又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781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1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80 |
CIP核字 | 2022133515 |
中图分类号 | I71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66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