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生命同行--王文澜散文集》辑录了作者多年来的随笔,结构清晰、合理,语言清新质朴。共分四章:读雪听云、深情回忆音乐之魂、爱与生命同行。笔随心走,书中有对往事的追忆,有对世事的思考,也有对音乐的热爱……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难能可贵。
图书 | 爱与生命同行--王文澜散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爱与生命同行--王文澜散文集》辑录了作者多年来的随笔,结构清晰、合理,语言清新质朴。共分四章:读雪听云、深情回忆音乐之魂、爱与生命同行。笔随心走,书中有对往事的追忆,有对世事的思考,也有对音乐的热爱……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难能可贵。 内容推荐 《爱与生命同行--王文澜散文集》辑录了作者多辑录了作者多年来所写的随笔,共分四章:读雪听云、深情回忆音乐之魂、爱与生命同行等,具体内容包括:读雪听云话孤独、我的小千世界、门外说气场、命运之神疼爱梵高、向星空中的高更致敬、真诚遥望塞林格、这样的人叫艺术家、音乐文化的强磁场、说说书院学府的树、我的故乡叫芦河、清明时节话宗祖、万苦千辛人生路、不能尘封的记忆等。 《爱与生命同行--王文澜散文集》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难能可贵。 目录 读雪听云 读雪听云话孤独 我的“小千世界” 门外说气场 命运之神疼爱梵高 向星空中的高更致敬 真诚遥望塞林格 这样的人叫艺术家 音乐文化的强磁场 说说书院学府的树 深情回忆 我的故乡叫芦河 清明时节话宗祖 万苦干辛人生路 不能尘封的记忆 天生童心苦亦乐 这方水土当敬仰您的灵魂 我的“洋戏匣子” 故乡的端午节 雨啊,是你听见了我的祈祷 永远失去的水塘 伟人故里行 音乐之魂 波兰音乐之魂 美丽的梦幻 拥抱莫扎特 走进音乐“四季” 纳百川而成汪洋 为辉煌的艺术顶礼 为音乐的人生是幸福的 在音乐的交响中永生 永不孤独的名字 沐浴在浪漫的晨光里 永恒的音乐瞬间 乘着歌声的翅膀 维也纳的骄傲 北欧的音乐诗人 捷克音乐之魂 音乐铸就不朽的灵魂 美丽的瞬间印象 致不朽的帕赫贝尔 钢琴王国的神话 莫扎特,为音乐而来到这个世界 哦,这儿真好 爱与生命同行 爱与生命同行 月亮牵着我的手 我的倒挂的心 谁能理解我 唱给小绵羊的挽歌 带着愁绪的心结 说给牵牛花的悄悄话 天幕上挂着小提琴 爱乐青春少女 修来的缘分 美丽的湿地公园 晨曦中的海滩 天涯海角,永远的梦 西岛的记忆 大海,给我生命的启示 宁馨幽兰 绿叶的缘分 永远的神秘园 上苍,你想沉睡多久 试读章节 阅读美国诗人、作家约翰·古尔德·弗莱契撰写的《高更,他的生活和艺术》这本书给我以深深的震撼。我越往后读,便越觉得爱不释手,放它不下。高更,这非凡的名字、非凡的人,还有他那非凡的人生经历及其艺术创造,一切在我的心中变得越来越厚重。他和他的灵魂所走过的天堂,也一样成了我灵魂的向往。 高更,记得从我最初接触他艺术的时候,便为他的神奇乃至神秘的魅力所折服。以前读过一些有关高更的作品和著作,但从未像这次二样,让我对他的一切如此的流连忘返。 今天,当我读到欲罢不能的时候,我摆弄出自己手头所有的有关高更的四五本书,以及散见于其他著作中的高更的散文,但却发现没有一本令我满意的高更的作品集。于是,我想到了“凤栖屋”——我在那里见到过高更精美的画册。记得,当时只因觉得价格不合理而没有购买。晚上散步时,我特意和希梅一道前往“凤栖屋”。最后,终于怀揣着仅剩的这本标价七十八元的珍藏本“高更”,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在我的概念中,如果说巴黎时期的高更是一个充满普通人之天性的艺术家,那么到了南太平洋塔希提岛之后的高更,便是一个以野性为外在而以神性为内在的艺术大师。在人类的艺术史上,他是一个几近空前的奇迹。正如我所读的这本书中所说:在决定去往塔希提岛的时候,“高更所渴望的有关和谐的观念被唤醒了……那是灵与肉、自然与神灵、地球与点缀其上空的群星之间的和谐统一,他一直追求着这样的和谐,直到生命的终点”。 当他的艺术和人生在巴黎遭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渐渐地,高更的意识中开始闪现出曙光,形成一种模糊的认识。现在,这种认识慢慢转变为一种深信不疑的确信。 最后,他终于明白自已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如此失败。此刻,他知道自己的艺术究竟为何物了,那是一种伟大的抗争,一种自我灵魂中根深蒂固的叛逆的外在体现。一直以来,自己所顽强对抗着的,是19世纪欧洲的巧取豪夺、道德沦丧和斤斤计较的伪善。而与此同时,19世纪的欧洲也开始了对他的集体讨伐,他们合谋起来,放逐他,摧毁他。那么,他必须宣战,为了自己的生命、艺术和灵魂。 塔希提岛人经常被一些在任何时候都意欲诋毁高更艺术的家伙轻蔑地称之为“野蛮人”。然而,在这些原始人当中,高更却发现了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荣誉感、勇气、道德尊严以及无私的善良。在这些压迫和掠夺的土著人中,还留存着文明的痕迹。在那样一种文明里,艺术作为一种让生活更丰富、更快乐的方式,作为一扇无论科学家还是神学家都无法洞穿的神秘之门,在万物的体系中拥有自身合适的位置。(见《高更,他的生活和艺术》137—138页) 高更在塔希提岛将要度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在1894年9月20日给友人蒙弗雷德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将在遥远的地方度过余生,不再为明天担惊受怕,并远离与浅薄无知的外部世界的斗争——绘画,我要和你说再见了,除非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手段,否则我将不再拿起画笔。而我所居住的房子,将由我自己用木材来建造和凿刻。”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高更果真如同信中所说的这样做了——除了没有放弃比他的生命更重要的绘画。 1895年2月,这位艺术家掸掉了双脚上所沾染的欧洲的尘土,开始了自己前往塔希提岛的终极之旅。正如一位友人所说的那样:“他是面带着微笑离开巴黎的,甚至没有回头再看一眼。” 当俗世中一切该腐朽的东西无可奈何地腐朽匿迹,一切该尘封的东西被无情地尘封绝迹之后,高更,人类艺术苍穹中这颗任何尘埃和污垢都无法掩饰和玷污的璀璨之星,散发着越来越耀眼、越来越绚烂的永恒光芒。他和他的艺术,集人性的纯真与神性、集艺术的天然和质朴于一身,给向往艺术的美与真者以无尽的启示,直到永远。 伟大的高更,让我向你、向人类最美丽的艺术致敬,向人类伟大而质朴的灵魂所在的群星璀璨的天堂致敬! 这篇短文写完了,才发现今天正好是高更逝世106周年纪念曰,故以此文向这位人类艺术史上的大师表示敬仰与纪念。P18-20 序言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关心我的好心人总这样提醒我:“你的生活是不是有点太单调了?你成天过着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 我知道,说这话的人,除了对我不了解,或者说不理解之外,没有别的意思。至于讽刺或者有恶意,是绝对谈不上的。 在很多人的眼里,我的生活也许真是单调的,可我想说的是,我过着如此“单调”的生活,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在其中温馨着、诗意着、快乐着、幸福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的“单调”完全是因了生活的“简单”。在一些人的眼里,我是个书呆子——除了学习没有别的情趣。的确,除了法定的工作,我差不多把休息之外的时间大部分用于读书、写作、听音乐。当然,还有同友人交流或是户外散步。 对我来说,读书、写作、听音乐,那是何等的惬意呀!我有一间被我称之为“听云轩”的书屋。在我心中,这是一方宁静而又温馨的天地。我是一个心灵渴望宁静的人,这个渴望宁静的心灵在这方宁静而温馨的天地里,望着窗外的蓝天,仿佛能够听到天空中飘逸之白云的呼吸,这是世间多么美妙的心灵之所啊!正是在这个心灵之所,我如此地思想着:宇宙是无极的,人类创造的知识是无极的,而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类对宇宙的思考和对知识的追求更是无极的。这个超然的心灵之所,仿佛前世注定了,要成为实现我之精神梦想的怡然之所。 听云轩,这个心灵的休憩之所,这个蕴藏着圣贤智慧的宁静之所是圣洁而超然的。在这个超然的地方,人的心灵同样会变得超然的。我的无尽美妙的精神盛宴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开启:我在这里读书、赏乐——让我的心灵得以面对人类智慧的圣哲;我在这里品茶、会友——让我的鲜活的思想在与友人智慧的相互撞击中诞生;我在这里遐思、幻想——让我的美妙的思想在遐思中升华,在幻想中飞翔;我在这里写作、耕耘——让我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在我的辛勤劳作中化为灵魂可以触摸的存在。 无论在清新的早晨,还是悠然的下午,或是宁静的夜晚,当我坐在属于我自己的这张写字台前,打开一本让我永远为之肃然起敬或心动不已的名著的时候,我便进入了属于我的时空。此时此刻,眼前映现着的绝不是一行行的文字,而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和他伟大的思想。此时此刻,我心中仿佛渐渐地生长出无数多的且无限延伸着的敏感的触角。这触角,轻轻地贴近而后又深深地伸进这些文字之中,伸进这些承载着人类精深博大之思想和智慧的文字之中。透过无尽美妙的文字,在这人类智慧的浩淼之海中,我的心灵沉浸于无限的狂欢或虔诚中,自由地吸吮着各式各样的营养乳液,并随之孕育生发出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崭新思想。然后,由这思想引领和托举着被其净化的灵魂,飞向通往宇宙的五彩世界。 听云轩,这个可以让心灵听见白云之呼吸的地方,空气里弥漫着的,是永远夹杂着书香的、令人心境怡然的宁静。这样宁静的去处,自然也是聆听音乐的最佳环境。当乐声弥散开来的时候,我让自己虔诚的心灵在无尽美妙的音乐的包围和裹挟之中远离尘嚣。我窃以为,聆听音乐最好是选择宁静的夜晚,而且最好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在我看来这既是聆听莫扎特和肖邦的最佳选择,更是适于走进勃拉姆斯和马勒灵魂的最佳时空。在夜色里,在深邃的悠然与宁静中,我可以怡然自得地望着窗外嵌在静谧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此时此刻,在音乐与大自然凝结而成的神圣氛围中,我所能够领略到的,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宁静与超然、抒情与崇高。在那直入心扉、覆盖灵魂的乐声中,我仿佛看到我所挚爱的神明一般的大师们正在款款向自己走来——带着他们人生的幸福与浪漫、苦难与超然。在这种心灵相约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与大师们的灵魂之跨越时空的虔诚拥抱。正是在这无数次的相约与拥抱之中,我的心灵被缪斯之神的阳光雨露一次次地沐浴着、净化着。我深信,在尘世间微若沙砾的我,成了无数音乐圣哲们认可的心灵知音。我从此活在他们的苦难与幸福中,而他们则永远活在我的虔诚与敬仰中…… 当然,我和友人之间的倾心深谈和默契交流,十之有九很可能依然是我读书、写作或思考的另一种延续——并不是我想要这样,而是因为大多时候我的来访者要求如此。而户外漫步的时候,面对着跳入眼帘的花草树木、绿色原野、清澈溪流,至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凡此种种,都会有充满诗意的文思乐念不由自主地在我脑际飞翔,在我的心中流淌。如此一来,我的生活真是显得有点“单调”了——因为它所有的内容几乎全都跟我“单调”的兴趣挂了钩。然而,这样的生活就真是单调和索然无味的吗?我从不这样认为,而且我想,所有如我一样的人也一定不会这样认为。 感谢你啊,我生命中的“听云轩”!在这方令人无限心仪的神圣的天地里,你让我得以仰望上苍,面对神灵,陶冶性情,净化灵魂。望着蓝天里飘然而过的白云,你和伟大的缪斯之神一道,正在让我的精神、我的渴望、我的生命、我的幻想之翼伸向无限遥远的天际…… 我爱听云轩,我永远爱我这样的生活。 我想对深爱的这个世界说:生活,真的很美好! 王文澜 2013-03-1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爱与生命同行--王文澜散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文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0042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8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4 |
CIP核字 | 2013095586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