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上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名门望族的滋养,东土西风的熏陶,使她们的学识和教养,气质和风度,卓然独立,与小家碧玉不同,也与传统闺房小姐相异。她们是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一道特别风景,有着特殊的风度与风采。
作者宋路霞女士,在十多年研究近现代家族史的过程中,近距离采访了历经风雨而幸存下来的一大批名门闺秀,记录下她们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并收集到大量秘藏闺中的珍贵老照片,为我们留下了贵族女性角度的百年历史沧桑的记忆。
图书 | 上海滩名门闺秀/精品老上海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上海滩上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名门望族的滋养,东土西风的熏陶,使她们的学识和教养,气质和风度,卓然独立,与小家碧玉不同,也与传统闺房小姐相异。她们是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一道特别风景,有着特殊的风度与风采。 作者宋路霞女士,在十多年研究近现代家族史的过程中,近距离采访了历经风雨而幸存下来的一大批名门闺秀,记录下她们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并收集到大量秘藏闺中的珍贵老照片,为我们留下了贵族女性角度的百年历史沧桑的记忆。 内容推荐 本册《上海滩名门闺秀》,选取了曾国藩、李鸿章、段祺瑞、盛宣怀、严筱舫等十个著名家族的十个名门闺秀,记录了她们坎坷、优雅而精彩的百年人生,为我们展示了东方女性的绝世风雅,大家闺秀的绝代风华,以及极有魅力的上海滩上流社会女性生活…… 目录 序言(李伦新) 第一章 曾国藩的外孙女 聂其璧 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 聂家花园最调皮的女孩 请宋美龄当傧相之风波 孤身追星好莱坞 饭桌上小小的“战争” 关键时刻显身手 永远的大家风范 第二章 李鸿章的侄孙女 李国秦 李家孙女十姐妹,个个都是一本书 “八字”不合,舍“马”就“张” 贵妇人的富贵与灾难 屈映光法师的衣钵传人 百岁老人突然“失踪” 第三章 段祺瑞的外孙女 袁迪新 一个人用了八个奶妈 缠绵的爱情和无奈的婚姻 半年“军调处”,十年挨批斗 两次“上交”的“洪宪瓷” 第四章 周馥的曾孙女 周稚芙 花园洋房里长大的周七小姐 中西女中的住读生活 一个孩子用了三个保姆 从百万富翁到身无分文 不能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牛部充满了爱 第五章 吴调卿的孙女 吴靖 祖父是李鸿章的哥儿们吴调卿 三岁来到上海外婆家 清华大学的第一届女生 独自逃婚回北京 成了赵四小姐的嫂子 半个世纪后相逢在美国 长寿秘诀:把不愉快的事情忘记 第六章 严筱舫的曾孙女 严仁美 提前来到人间的“丑小鸭” 为读书而爆发的“战争” 为“冲喜”,小马家迎来大美人 梦的破灭与美的哀愁 刘家、盛家与宋家、孔家 美丽招来的烦心事 新社会的天是明亮的天 奉献使她更美丽 远在天涯海角的深情厚意 福寿双全,欢度晚年 第七章 盛宣怀的女儿 盛爱颐 与宋子文的恩恩怨怨 一个电话打给宋子文 中国第一件女权案 在汽车间里的最后岁月 第八章 一号车主周纯卿之女 周素琼 南京西路上的周家花园 父亲的一号汽车与两艘游艇 与“红棉小开”盛康年一见钟情 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大风大浪方显名门闺秀本色 健康、快乐就是幸福 第九章 文博泰斗徐森玉之女 徐文绮 徐家三代才有了一个闺女 瞒着父母偷偷考进天津南开 一顿饭两只对虾的南开生活 日寇炮火炸碎了她的教授之梦 独身之梦 被诗人王辛笛友情击破 耀眼“红花” 旁边的高级“绿叶” 大风大浪中的硬骨头 带着永恒的微笑远去 第十章 席家花园六小姐 席与时 东平路上的席家花园 如花似玉的席家七姐妹 战争使一家人星散四方 纽约盲童学校的女教师 任张家最困难的时候嫁到张家 婆媳和睦相处四十多年 后记(宋路霞) 试读章节 聂其璧陪母亲上教堂(虹口的景灵堂)做礼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认识了宋美龄。因为两家的老太太都信基督教,当时都住在虹口一带,年纪大了,上教堂都需有人陪。宋家老太太倪桂珍常由宋美龄陪同,宋子文开车接送(那时他们都已经从国外留学回来);聂家老太太曾纪芬就由聂其璧陪着,有时也由媳妇陪同。日子久了,两家人成了好朋友,小姐、媳妇们相互常有走动,宋美龄也就成了聂家花园的常客。 1923年,聂四小姐要出阁办喜事了,新郎官是从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回来,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务长的周仁教授(周仁教授的祖母是晚清洋务重臣盛宣怀的姐姐,与盛家的亲戚关系很多)。经两家的老太太商量,邀请尚在闺阁的宋美龄小姐充当傧相。宋美龄爽快地答应了。那天她穿了一身漂亮的衣裙来到聂家,还带了一串珍珠项链。 也许此时的宋美龄还不习惯珠光宝气的打扮,也许这串珍珠已久不使用了,总之在聂家对镜的时候,竞一下子把珠线给扯断了,珍珠滚散了一地,满屋子的人就不得不一个个蹲下身去,帮她拣珍珠。等她珍珠摆弄停当,才陪新郎新娘到花园里去拍照…… 这本是两家人友好往来的一件好事,谁知过了四十多年,到了十年浩劫的时候,聂其璧的麻烦来了,成了她的一大罪状。“文革”中的造反派们武断地认为,不可能是宋美龄为聂家作傧相,一定是聂其璧为拍宋家马屁,前去为宋美龄当傧相。于是大动干戈,一再审问她与宋美龄有什么关系。更有甚者,有的造反派连什么是傧相都不知道,还逼问她:“你跟宋美龄到底是什么关系?宋美龄为什么要送你一个‘冰箱’?”弄得她哭笑不得。 其实那些造反派哪里知道,当年的聂家是上海道台(相当于上海市市长).之家,远比当时的宋家显赫。聂其璧是道台之女,曾国藩的外孙女,其三哥聂云台又是大实业家、上海总商会会长,真的是有钱有势。而宋家的声威是四年之后(即1927年),蒋宋联姻之后才振作起来的。当时宋家老太爷宋耀如已经去世,宋家大姐宋蔼龄曾在盛家(盛宣怀家)当家庭教师,虽已嫁孔祥熙,但此时的孔祥熙还没有发达。宋子文从美国回来后的头几年,在上海到处碰壁,他追求盛家的七小姐盛爱颐,盛家还嫌他穷。其二姐宋庆龄嫁了孙中山先生,然而辛亥革命后南北对峙,形势复杂,常在动荡的生活中……如此悬殊的家境,不学无术的造反派是根本不了解的。 然而“文革”中的聂其璧有口莫辨,因为她和丈夫的结婚照被造反派抄家抄走了。直到“文革”后落实政策,她的亲戚蔡粹盎女士(蔡元培先生的女儿。周仁教授的姐姐是蔡元培先生的夫人,周仁是蔡元培先生的内弟)从发还的抄家物资中,发现了他们的结婚照,特意给她送来。聂其璧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这张照片可以为我平反了。大家可以看清楚了,的确是宋美龄为我作傧相嘛!” P06-07 序言 城市是地球上的一道特殊风景。全世界的城市,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个性。记得那次和白先勇先生共进晚餐,我谈到从上海经香港去台湾访问,对三城风景的观感。白先勇先生说,他早年也是从上海经香港去台湾的,后来又从台湾经香港来上海,明显感受到这三座城市的发展变化,相互间的共性和差异。 读着宋路霞女士送来的书稿《上海滩名门闺秀》,我想起了和白先勇先生的交谈,感到自己对上海城市风景的认知,其实还是很不全面和深刻的! 上海开埠以来的城市风景,无论是外在的有形的建筑,如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市,还是内在无形的人文精神、时尚风情等等,都有着鲜明的特点,有些还颇具奇光异彩,而且在不断翻新变化。然而上海滩名门闺秀们真实而极富个性的传奇生活,却是我以前不曾接触过的。《上海滩名门闺秀》,使我领略了海派文化的另一种风光,产生一种崭新的感受。 上海是海。海派文化姓海。用海水和海滩的泥塑造出来的上海人,自然是浸透了海派风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滩上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饮黄浦江滔滔之水,领大海猎猎之风,东土西风的滋养熏陶,使她们的学识和教养,气质和风度,与小家碧玉不同,也与旧时闺房小姐大不一样。她们大都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与海外亲友有千丝万缕联系,通过多种渠道接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有的在六十多年前就出国深造或探亲旅游。在上海城市风景中,可以说是一道特别的风景,有着特殊的风韵与光彩。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以往的研究和作品却很少表现。 宋路霞女士慧眼识宝。十年浩劫刚刚结束时,她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在向社会征集古籍以丰富馆藏的过程中,她无意中和幸存的名门闺秀有了接触。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目光,发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开采的富矿,从而开始了大规模采访名门闺秀的艰辛历程,写出了一篇篇真实感人的文章,在《上海滩》杂志上陆续发表,深受读者欢迎,引起强烈反响。现在这些反映名门闺秀奇异生活的文章汇编出版,这是宋路霞女士多年辛勤努力结出的硕果,的确可喜可贺。 宋路霞女士执意要我为这本书写序,倒使我感到惭愧。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黄浦江边,并有意于海派文化研究的上海市民,我对于上海滩名门闺秀的情况,却是不甚了了,看来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还是知之不足。我曾经不恰当地以为,她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生活内容也就是吃喝玩乐,想不到她们的人生经历竟如此坎坷,心路历程也如此复杂,尽管屡屡遭遇不幸,却始终苦苦依恋着故土,怀着一颗坦荡而善良的心。例如以“盛七”闻名上海滩的盛宣怀的七小姐盛爱颐,在与宋子文的恩恩怨怨中尽展个性,在中国第一桩女权案中大显风采,在十年动乱中被迫蜗居汽车间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那手持雪茄烟的优雅风姿极为传神。又如曾国藩的外孙女聂其璧,别看平时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关键时刻却身手不凡。抗战时期她随丈夫周仁教授(时任中央工程研究所所长)撤退内地时,要经过香港到越南河内中转。他们一行人带着研究所堆积如山的设备和资料,运输遇到极大的困难。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是聂家小姐挺身而出,以熟练的英语和法语,各处奔走联系,指挥若定,使难题一一迎刃而解…… 这本别具特色的《上海滩名门闺秀》,让我们看到昔日东方女性的优雅风姿,大家闺秀的卓越修养,欣赏到上海城市风景中,一道别具魅力的丽色与馨香,相信它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2007年12月 后记 前几年我不太喜欢看电视。原因之一是,里面的女性形象大多面目不佳,令人大倒胃口。尤其是风云一时的“选秀”——各种名目的、轰动全国的“海选”,让人一打开电视就头脑轰鸣,眼睛疲惫。 屏幕上三千佳丽,原本模样不错,上了台却一个个张牙舞爪,疯疯癫癫,男不男女不女的,不是头发一根根竖起来(据说是“炸弹式”),就是把肚脐眼袒露出来……也许别人以为这就是美,是现代的美,可是愚顿落伍如我,怎么也看不出美感来,只好“咔嚓”一声,把电视机关掉。 令我聊以自慰的是,跟一些中老年朋友聊天时,她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并且鼓动我说:“你不是在写老上海的故事吗?从前的名门闺秀可不是这样子的,何不写出来让大家看看,起码让我们这些人怀怀旧也好。” 这倒是个好主意,我极其乐意做这项工作。因为我在十多年的近现代家族史的调查和写作中,的确接触到许多过去的名门闺秀,她们基本上都已经八十“奔九”了,甚至九十开外(也有的现在已经故世了),但大都依然保持了令人艳羡的大家风范,不仅待人处世保持低调,说话极有分寸,哪怕是些细琐小事,也尽可能地处处妥帖,而且那种仪态风度,那种不偏不激的典雅,总是那么叫人从心里感觉舒服…… 除了服装、发式、仪表优雅动人,更为可贵的是,她们中的突出人物,在世事万变的动荡年代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矜持和大度,着实令人感动。她们都受过良好的或传统、或现代的教育,有着与一般民众不同的家庭背景、人际遭遇和个人品性,她们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上海滩上流社会女性生活极有魅力的一部分。 我非常喜欢她们,常常是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缠着她们给我讲故事。这可能是我个人的偏爱。在这本书里,我就把我的这些偏爱奉献出来,给那些跟我有同样偏爱的朋友们。 当然,还有很多没写出来。这是第一集,请容我慢慢道来。 宋路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滩名门闺秀/精品老上海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路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371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6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8.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5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